楊方超
我是一名剛入職五年的年輕老師,大學的時候學的是地理專業(yè),走向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因為對語文的熱愛,我向學校申請教語文,學校安排我教一年級。第一次做班主任、第一次教一年級孩子的我,面對一群在座位上無法安靜聽課五分鐘、又聽不懂道理的孩子,面對個別上課時間滿教室亂竄或突然哭叫,引發(fā)整個教室轟動的孩子,我感到很無奈,只能使用高聲呵斥或嚇唬的方式控制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孩子們倒是暫時聽話了,可我的嗓子沒幾天就發(fā)出抗議了,我不開心,孩子們也很壓抑,這不是我想要的教育生活!
當時我剛剛加入新教育種子計劃半年時間,看到新教育種子教師們都在教室開展新教育晨誦,在他們的教室里,師生都過著溫潤幸福的教育生活,我很羨慕。
新教育晨誦用詩歌擦亮每個日子,呵護每個生命,我要和孩子們一起用詩歌來潤澤彼此的生命。
我的第一節(jié)晨誦課是教師節(jié)專題——《老師的眼睛》。
伴著美妙的音樂,我打開幻燈片,把我們班的照片與詩歌編織成圖片,孩子們心里美美的,我的心里也美美的。
從此之后師生每一天都很期待上晨誦,點開幻燈片,悅耳動聽的開啟音樂躍然而出,讓人心神躍動歡快。我跟孩子們美妙地互致問好,之后便開始了我們的晨誦,領讀、齊讀、分男女生讀、拍手讀、加動作讀……各種方式都用上,孩子們很喜歡,兩只小眼睛放著光。
9月28日,是茗棋小同學的生日,那天我們正好晨誦《在一起》這首小詩,我改編了此詩送給他作為生日禮物:“小茗琪、小寶錚,歡歡喜喜在一起。跑跑步、踢踢球,青草地上做游戲。”看著他亮晶晶的眼神,我的內(nèi)心也說不出的喜悅。
我們班孩子小宇從小發(fā)音有點問題,有一天家長特別興奮地給我發(fā)來信息:“今晚我有重大發(fā)現(xiàn),小宇從小發(fā)音的時候卷舌音就不好,經(jīng)過這段時間每天讀詩,突然全部改過來了,我以為這輩子都好不了了,太棒了!謝謝楊老師堅持讓孩子們讀詩,把孩子的習慣給改過來了。”
晨誦新階段
2016年9月,《新教育晨誦》讀本出版,我們再也不用為找詩歌犯愁了,我們的晨誦課開啟了開學課程、趣味課程、中秋課程、友誼課程等一系列主題晨誦,我們對晨誦課程的研發(fā)制作越來越規(guī)范,在實施的過程中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我們晨誦《我是草莓》,當美妙的《花仙子之歌》響起,孩子們情不自禁地邊唱邊舞動著雙手,隨樂起舞。
待音樂結束,我們用改編的《早安,小松鼠》做開啟詩互致問好開啟了新的一天,這個時候是我們最享受的時刻,“整個早晨我都在看著你們”我溫和地看著孩子們,孩子們也報我以溫柔:“整個早晨您一直看著我們!”沉浸其中,身心陶醉!
出示新詩,我用自己飽含情感的聲音為孩子們范讀一遍,引領孩子們進入理解詩歌的階段:
“我喜歡生長,
生長真叫人喜歡。
葉子軟軟的,
太陽暖暖的?!?/p>
“你喜歡生長嗎?如果你是圖片中的草莓,你此時是什么樣的感覺?”“老師沒有聽到你對生長的喜歡,再讀?!币槐楸榈睦首x,孩子們果然一遍比一遍讀得好,他們最后真的讀出了生長的歡喜。
“我熟了紅了圓了,
就有人
把我扔到簍子里邊。”
“此時,你是什么樣的感覺?”
“不太開心。”
“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每個孩子讀的都是屬于自己的詩歌,他們已經(jīng)幻化成了詩歌中的草莓。
“做草莓不是總那么好玩。
今天早晨他們
把我放進冰激凌,
我冷得直打戰(zhàn)戰(zhàn)?!?/p>
“此時的你是什么感覺?”
“冷!”
“請用聲音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吧?!?/p>
師生讀詩,邊讀邊問邊答,一遍又一遍,孩子們讀得越來越投入,讀到盡興時,全身都在投入。
這種感覺真好,這是成長的感覺,自己的成長和孩子們的成長融合在一起,我們在共同進步著!叩問生命,讓生命在場,喜歡這樣的課堂,享受這樣的課堂。
這就是我的日常晨誦課,基本流程是:
1.開啟儀式:一首開啟音樂,一段固定詩句。
2.誦讀主題詩:精選一首詩歌作為單元主題詩,凸顯單元主題,學生在不斷咀嚼中享受精神的芬芳。
3.誦讀復習詩:學生在誦讀中鞏固和積累。
4.學習新詩:運用多種形式的讀來透徹理解,與孩子們當下的生命進行編織,讓詩歌真正走進孩子們內(nèi)心。
5.思與行:對生命叩問,引發(fā)學生深度思考。
晨誦再升級——晚間讀詩會
因為晨誦,我們愛上詩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遍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悄然而至,2016年開始,我在我們班的家長微信群中發(fā)起了“晚間讀詩會”,每天傍晚我會精選一首詩歌發(fā)到班級群里,然后自己深情范讀,我鼓勵孩子朗讀甚至親子共讀,一起享受讀詩的美好。
我希望早間晨誦和晚間讀詩交相呼應,一起借助詩歌的力量熏陶孩子們的情感,同時促進孩子們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增長,培養(yǎng)孩子們的詩性智慧、詩性情感和詩性品格。
在這樣的晨誦晚讀中,效果在潛移默化中逐漸顯現(xiàn),幾個有心的家長驚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不知從何時起在無意中開始吟詩,細問才知道是孩子自己的隨意創(chuàng)作,趕緊拿筆記了下來。他們的詩雖然有晨誦或晚讀詩的影子,但是這已經(jīng)是很大的驚喜了,詩歌開始在孩子們頭腦中生根發(fā)芽了,怎能不叫人感到驚喜?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所說:“你不需要,事實上也不可能教一粒橡子成長為橡樹,但是只要給橡子一個機會,其內(nèi)在的潛能就會得到發(fā)展?!?/p>
關于“晚間讀詩會”,我的具體操作是:
1.每天下午放學,在晨誦過的詩歌中精選一首跟當下契合的詩歌發(fā)到班級群。
2.自己首先范讀,運用“為你讀詩”APP伴著音樂深情朗讀然后發(fā)到班級群。
3.鼓勵同學們或家長發(fā)語音朗讀,以“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及時進行評價并鼓勵同學之間互評。
隨著晨誦課質量的提升和讀詩數(shù)量的增加,我跟孩子們已經(jīng)被詩歌深深吸引。從一開始的一字一頓到后來的流利而有感情,我們的班級群見證了我和每個孩子的進步,也見證了我們對詩歌愈加濃烈的感情。我們的內(nèi)心因為詩歌愈加柔軟,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也更加多彩。
經(jīng)過幾年的晨誦課程研發(fā)與實踐,我感受到了詩歌的滋養(yǎng)和精神的愉悅。我參與了《新教育晨誦》讀本的編寫,并在2017年被評為全國新教育優(yōu)秀種子教師,成長帶來的成就感,鼓舞激勵著我,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的教育生活。
伴著晨誦開啟美好一天,暮省讀詩伴我們進入夢鄉(xiāng),這就是我和孩子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