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繼 喆
(安陽市北關區(qū)洹河醫(yī)院普外科;安陽市北關區(qū)洹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安陽 455000)
急性闌尾炎(AP)為外科常見疾病,發(fā)病率居各種急腹癥首位,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右下腹轉移性鎮(zhèn)痛、惡心嘔吐等,一經(jīng)確診,優(yōu)選外科手術切除闌尾[1]。隨著腹腔鏡、內鏡等設備出現(xiàn),傳統(tǒng)開腹闌尾切除術創(chuàng)傷大、術后恢復慢等不足逐漸顯現(xiàn),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成為治療AP重要術式。LA術中處理闌尾系膜的方法眾多,主要有電凝法、絲線結扎法、生物夾夾閉法等,其中電凝法離斷效果確切,其又分為闌尾系膜雙極電凝、闌尾系膜單極電凝。本研究選取我院AP患者112例,比較闌尾系膜雙極電凝、闌尾系膜單極電凝在LA術中的應用效果。
選取我院AP患者112例(2018年5月~2019年12月),均行LA術,將采用闌尾系膜單極電凝的55例作為對照組,采用闌尾系膜雙極電凝的57例作為觀察組。對照組女22例,男33例;年齡18~66歲,平均(41.7711.74)歲;化膿性42例,單純性13例。觀察組女25例,男32例;年齡19~67歲,平均(42.9811.84)歲;化膿性43例,單純性14例。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納入標準:患者知情、自愿并簽署同意書;符合《Manage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adults: A practice management guideline from the Easter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2]中AP診斷標準。(2)排除標準:伴有麻醉及手術禁忌證、心肝腎等臟器功能異常;闌尾腫瘤。
兩組均行LA術,全身麻醉,取平臥位,于臍上做弧形切口(約1cm),建立氣腹,氣腹壓為12mmHg;放置10mm Trocar與腹腔鏡,確定為AP后于麥氏點、反麥氏點各做一小切口(5mm),借助腹腔鏡放置Trocar與手術器械,探查腹腔情況,確定闌尾位置,處理闌尾系膜。對照組采用闌尾系膜單極電凝,使用Babcock鉗提起闌尾頭部,以電刀沿闌尾頭部系膜自闌尾系膜到闌尾根部進行離斷。觀察組采用闌尾系膜雙極電凝,以雙極電凝自闌尾頭部系膜凝固系膜組織,后用剪刀剪斷,一凝一剪,直到闌尾根部。
(1)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費用、腸蠕動恢復時間;(2)比較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引流液出血、感染、腸瘺等。
觀察組手術時間、腸蠕動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多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手術及術后指標
對照組3例引流液出血,兩組均未見感染、腸瘺,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0.00%(0/57),對照組為5.45%(3/55),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LA術處理闌尾系膜的方法眾多,絲線結扎法僅適用于慢性闌尾炎,AP闌尾系膜明顯腫脹,闌尾四周滲出膿液,使得腸管、闌尾系膜相粘連,闌尾系膜組織變脆,接觸易出血,絲線結扎易脫落[3]。而闌尾系膜單極電凝應用于AP,無異物殘留,遠期影響小,但不能及時、快速凝固闌尾系膜上的小血管,止血難度大,且術后易出現(xiàn)闌尾系膜出血[4]。闌尾系膜雙極電凝處理潰爛、肥厚或質韌的闌尾系膜,手術操作簡單,可縮短手術時間,止血快速有效,利于減少引流液出血等術后并發(fā)癥出現(xiàn)風險。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手術時間、腸蠕動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多于對照組(P<0.05),提示闌尾系膜雙極電凝應用于AP患者LA術,可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促進康復。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闌尾系膜雙極電凝應用于AP患者LA術安全性高。在LA術中應用闌尾系膜雙極電凝需注意:由于部分患者的闌尾動脈分支粗,電凝過程應緩慢進行,以防損傷動脈分支。
綜上所述,闌尾系膜雙極電凝應用于AP患者LA術,可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促進康復,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