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翔
摘 要:小學美術教學的目標是提升孩子們的藝術審美能力,促進孩子們的個性培養(yǎng)。緊跟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優(yōu)化,小學美術教育一直包含版畫內容,這也是孩子們的必修課。版畫教育重點是提高孩子們體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聯系自身的工作體會,分析在新課程標準改革基礎上,通過小學美術版畫教育中的許多教育措施,來提升孩子們整體藝術素質的重要性與詳細的實踐策略,希望和同行一起探討。
關鍵詞:小學美術版畫;綜合素養(yǎng);策略
小學階段的美術版畫教育是小孩子不可忽略的課程,它能夠培育孩子們使用雙手和大腦的能力,對孩子的智力發(fā)育、耐心和實際操作均大有裨益[1]。小學美術版畫教育也有著多元化的特點,并且也包含很大程度的趣味性,能夠調動孩子們對美術的熱愛。作者通過對小學美術版畫教育的長期實踐,知道了老師需要怎樣教學,
才可以提高孩子們的藝術素質,把版畫融合于現實生活中,給予了一些建議。
一、版畫教學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現狀
盡管九年制義務教育教學大綱正在不斷改革,可老師對孩子教育知識的措施未發(fā)生多大的變化,有些老師仍然用原來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經常忽略了孩子們的自主學習,造成孩子們不能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他們也未能發(fā)自內心地熱愛版畫教育,或者可能對版畫教學感到厭煩。在小學階段美術版畫教育過程中,老師體會不深或者教育措施不合理,均可能對孩子們的美術版畫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有些老師會在教學過程中直接教孩子們版畫的繪畫方法和步驟,孩子們只會一步一步地跟著操作,沒有一點自主學習的理念,想象力與理念等方面均會受到很大的制約。
二、小學美術版畫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作用和意義
1.小學美術教學改革對多樣化課堂的需要
在過去的小學階段美術版畫教育過程中,簡單的教育方式與應試教學觀點給孩子的個體成長及智力發(fā)展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和影響。新課程改革進一步開展后,老師知道了孩子們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和學習過程中積極探究的重要性,從而采取落實多元化方法,使孩子們能夠較好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2.學生的個人發(fā)展離不開美術素養(yǎng)
孩子的藝術素質不但包含對藝術作品的欣賞水平,也包含豐富的想象能力與卓越的創(chuàng)造能力,還有對藝術精神理念的認知和感悟。孩子的個體成長與能力的提高和美術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息息相關。孩子唯有培育了美術核心素質,才能較好地開展版畫學習。
3.版畫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小學階段美術版畫是藝術學科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小學藝術教育中,對孩子的整體能力與全面素質有很高的要求[2]。藝術學習并非是簡單理論知識的學習,它需要和優(yōu)秀藝術品開展靈魂碰撞,然后與思維、想象相結合開展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出具有個性的作品。版畫藝術是早期活躍在大眾生活里的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孩子們可以通過對版畫的學習,提高自我的自主思維能力以及審美鑒賞能力,孩子們也能夠通過學習版畫來了解獨特的版畫語言,在版畫里體會生活,又可以反映生活。在學習版畫的過程中,孩子的藝術才能和想象能力能夠得到體現。并且,老師的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將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確保版畫教育的質量,從基礎上提高藝術教育內容,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審美能力與欣賞能力,促進中國美術事業(yè)的發(fā)展。
三、小學美術版畫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實踐
1.多種媒體板材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
版畫創(chuàng)作適合孩子們熱愛游戲、活躍、滿是好奇心的特點。在雕刻創(chuàng)作中,一個人需要用雙手和大腦共同完成一件好的雕刻作品。所以,老師在教育過程中,能夠把版畫引進美術教育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具體操作能力以及大腦思維能力。比如,當創(chuàng)作版畫美術作品時,老師可現場引導孩子們創(chuàng)作版畫,使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體會樂趣,提高他們的美術素養(yǎng)以及思維想象能力。孩子們在開展版畫雕刻制作中,應選擇恰當的媒體板塊開展創(chuàng)作[3]。比如,吹塑紙印刷品相對較軟,孩子們容易刻畫。它特別適合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當孩子們雕刻版畫時,所用的工具主要是鉛筆、刀子等。他們使用壓劃法、搓揉法等方法來開展制作版畫,創(chuàng)造出來的版畫具有一定的復古風格。另一種是拼貼紙版畫,相對簡單,對孩子們創(chuàng)作力的運用未能產生很大的作用,這樣的版畫創(chuàng)作需要孩子們揉搓畫紙,再結合具體實際展開,到后來拼貼成自我想象的版畫風格。孩子們能夠在版畫中畫上自身喜愛的色彩,賦予版畫藝術品生命力,取得不一樣的藝術效果。
2.主題版畫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
老師應該采取版畫教育,培養(yǎng)孩子們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的建立。孩子們有著探索新事物的強烈愿望及好奇心,老師需要抓住這個特征,根據孩子們的生理特點,在掌握教育目的與教學大綱的前提下,為美術版畫教育創(chuàng)設主題情境,幫助孩子們更主動地參與到小學美術版畫教育活動中來,因此運用孩子們的主動性探究,培養(yǎng)美術核心素養(yǎng)。比如,在美術版畫的設計中,老師能夠指導學生在版面上畫出他們喜歡的圖案,設置適當的故事主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老師也能夠設置具體的主題來教學生版畫,主題內容能夠是描繪溫馨的家庭或山水風光等,如此一來,孩子們可以結合老師的要求充分開展想象,然后通過雕刻創(chuàng)作來描繪將要展示的內容,孩子們也可以在學習版畫刻畫過程中融入真誠的情感。
3.結合生活創(chuàng)作,提高學生審美體會
小孩子年齡小,智力發(fā)育不成熟,他們只注重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而不把太多的情感放在另外的事情上。所以,老師應該采取版畫教育,提升孩子們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的建立[4]。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應該對版畫藝術展開介紹,這樣在孩子們對版畫有了充分的認知后,對版畫激起了興趣,有了自我的想法之后,老師就可以講授版畫的內容,如此孩子們就不可能對版畫學習產生厭煩情緒了。老師在傳授版畫知識中,能夠將日常生活用品作為版畫素材,使孩子們比較具有代入感,提升他們的審美體驗。比如,老師能夠用廢布、木箱和其他廢紙作為素材,來引導孩子們進行版畫創(chuàng)作,并且,版畫創(chuàng)作機動性也有助于孩子更方便地進行版畫創(chuàng)作。
4.多色彩選擇創(chuàng)作,拓展學生想象力
僅僅依賴老師的指導,想要在深層次上提高孩子們的核心藝術素質還遠遠不足,更重要的是,它應該讓孩子們調動自我的學習積極性,使孩子們采取進一步思考,逐步拓展自我想象能力,從而較好地提高自我的美術核心素質。色彩是學習版畫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開展以創(chuàng)造作品想象為重點的多元化色彩教育,能夠使孩子們采取多種色彩的選擇,深入拓展想象能力,提高自我的綜合素養(yǎng)。比如,在花朵版畫的創(chuàng)作中,可以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花朵的顏色,并討論不同的色彩搭配有什么樣的效果等。老師也可以讓孩子們互相評判對方設計的幾種色彩是否搭配,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而在三原色的基本學習中,指導學生開展分析和討論現實生活中的色彩認知及實踐,然后導入色彩融合產生新的色彩等活動,使學生變成課堂活動的主體。孩子們經過積極自主地參加版畫教育活動,他們可以深刻認識三原色和實際生活的關系,嘗試制作混合紅藍墨水等,能夠大大地調動孩子們的學習激情,從而讓孩子們提高自我的藝術操作能力。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逐步推進和深化的前提下,小學美術版畫課堂教育中,對培育孩子們的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做出了進一步的闡明。本文期望經過創(chuàng)設版畫課堂主題情境,選取多色作品制作內容,充分鼓勵孩子們在小學美術版畫教學活動中,一起分享各自的觀點,提高孩子們的綜合藝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郭金培.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美術高年級版畫教學的研究與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8(2):65-66.
[2]陳曼曼.小議小學美術教學中創(chuàng)意性寫生教學的價值及策略[J].時代教育,2018(14):87-88.
[3]張帷瑋.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小學美術五環(huán)式教學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8,182(19):124-125.
[4]汪曉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研究[J].中華少年,2018(32):16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