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急需大批的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支撐社會的發(fā)展,因此教育界迎來了大變革,這次的改革對教師以外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和以為的教學模式完全不一樣,要求教師的教學思維和態(tài)度必須要有新的轉變,方能適應新課程改革后的教育方針,同時為了更好地展現(xiàn)改革的效果,教師們需要不斷地去鉆研和探究新的教學方式,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社會青年,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
1.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方式轉變面臨的阻礙
為了順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高中英語這門學科也必須面對改革,隨著國際化的普及,英語逐漸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英語的關注也不在是僅僅關注學生的分數(shù)多少的問題上,而在逐步轉變到學生對英語的運用上,因此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社會及家長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學方式必須進行變革。但是任何變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轉變的,畢竟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統(tǒng)治教育界時間久遠,可想而知在改革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的阻礙。例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開展的,在課堂上教師占主要地位,教師教給學生單詞的具體含義,以及涉及的相關語法,一些詞組的含義,學生主要的任務是聽和記錄,簡單來說就是應試教育的典型教學方法,目的只是讓學生取得更高的分數(shù)而已,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這一主題而開展的。同時英語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僅僅參考教材內容,不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素材,而且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教師只重視教學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這些都極大地打擊了高中生學生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整個教學氣氛很是壓抑和沉重,也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知識層面。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高中英語教師必須重視這些問題,并逐一找出應對措施和改進方法,才能更好地貫徹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學方針。
2.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方式轉變的有效策略
2.1改變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當代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以前教師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應該得到改變,要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散學生思維,不要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禁錮。教師要明白自己英語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授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方法,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理解中學習英語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人的身心發(fā)展最關鍵的時期就是高中時期,高中時學生的心智已經(jīng)趨于成熟,但是還不是完全的成熟,學生接受能力的高低也不相同,英語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具體情況來教授學生英語知識,能夠做到“因材施教”。
2.2創(chuàng)造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日常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愛好很重要,學生對英語感興趣才能從根本上去學習英語,去認真地研究英語。如何才能提高高中生對英語的興趣,讓興趣這個教師去影響高中生對英語的學習,是當前,高中英語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只有學生對英語感興趣了,學生才能參與到英語日常的教學之中,不斷提高自身英語素養(yǎng)。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在備課時找一些和課堂內容息息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音樂等,來優(yōu)化英語教學環(huán)境,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授課時,首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認真的理解其中的含義,之后,在根據(jù)學生的自主意愿,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相互的講解,教師出幾個問題,讓各小組之間進行討論,然后由小組推選一位代表來解答問題,教師進行最后的總結,這樣在輕松愉悅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和學習經(jīng)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
2.3開展分組教學激發(fā)學生動力
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有必要在英語日常教學中添加競賽的環(huán)節(jié)。添加競賽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學生在榮譽感的驅使下認真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習的積極性。適當?shù)母傎惪梢宰寣W生產生自我的價值實現(xiàn)。對于英語教師來講,可以幫助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教學理念,采用各種各樣的競賽方式,例如,教師在課堂中提問題可以采用學生搶答的方式來回答,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對英語內容的掌握程度。使課內課外學習方式相結合,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
3. 總結
綜上所述,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之前的教學觀念,要跟上時代的進步,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樹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的觀念,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來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問題并及時地對問題進行改進,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郝海英. 淺析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變[J]. 校園英語(下旬, 2016(04):
[2] 張文娟.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J]. 英語畫刊(高級版, 2016(16).
[3] 李化芬. 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方式的轉變[J]. 讀與寫(上,下旬), 2015(11).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