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可謂中華文化之精粹,歷經(jīng)千百年的發(fā)展而愈見其博大精深,耐人品讀。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是其重點和難點,本文以《愛蓮說》一文為例,來探索初中文言文教學“三步曲”,即從文本到知識點,從知識點到技法,從技法到文化,層層遞進,層層深入。這就好比剝洋蔥,一層一層剝開,終見其美好。
筆者將《愛蓮說》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一)從中考??嫉闹R點,即實詞、虛詞、斷句、翻譯、全文的內(nèi)容概括等五個方面進行精細講解。(二)講解本文中所設計的文學寫作的技法,比如“說”是一種議論文文體,還有“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等。(三)通過文本來感悟古文的潔身自好的優(yōu)秀品質(zhì),并將其上升為一種君子文化進行分析?;谛抡n標精神和學情反饋,筆者設計了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基礎(chǔ)知識點環(huán)節(jié),此環(huán)節(jié)可謂夯實基礎(chǔ),方能厚積薄發(fā);二、重點寫作技巧環(huán)節(jié),此環(huán)節(jié)可謂“守得云開見月明”;三、文化精神延伸環(huán)節(jié),此環(huán)節(jié)可謂“仰望星空,縱精神于無極”。
一、夯實基礎(chǔ),方能厚積薄發(fā)
1.自主閱讀在先,強化問題意識。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考察學生的記誦積累,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睆男抡n標的規(guī)定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非常關(guān)鍵。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首先,對于文言文文本的字音進行校正,讀準句讀,學生可以自己將文本讀通讀順。其次,學生充分借助課下注釋,還有借助工具書對文本中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查閱,將文本大意疏通完整。就《愛蓮說》一文,文本字數(shù)符合初中生的接受范圍,學生結(jié)合注釋和工具書進行文意的疏通基本可以完成。如若再有難以理解的地方,就只好讓學生做好標記,上課時由學生提問,教師引導,將問題理解透徹。
2.梳理歸納在后,強化遷移能力。
師者,所以傳道受益解惑也。其中的“道”即方法。教師傳播的是一種學習方法。尤其在文言文課堂上,一些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猶如浩瀚的大海中的自由自在的魚兒一般,數(shù)不勝數(shù)。在考試中,考察的是學生的活學活用能力,這時就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強化學生的遷移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日積月累的學習,并對所學知識進行分類、歸納,如此在考場上方能讓所學與試卷上的考題產(chǎn)生聯(lián)系。下面以《愛蓮說》這篇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為例,來梳理一下基礎(chǔ)知識點環(huán)節(jié)應該掌握的內(nèi)容。
投影示例:
(1)“鮮”這個詞有兩個解釋,一是少;一是鮮艷。下面兩個句子中分別是什么意思呢?
陶后鮮有聞(? ? )
芳草鮮美(? ? )《桃花源記》
(2)文言虛詞“之”可謂一詞多義,比如:一是助詞,的;一是無意義,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下面兩個句子分別是什么意思呢?
水陸草木之花(? ? )
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
在不斷的訓練中,學生們的積累達到一定的量,便可以真正掌握住文言文的精髓,同時也可以活學活用,從而轉(zhuǎn)化成自己的一種遷移能力。文言,文言,“文”是基礎(chǔ),“言”的教學和學習應該是靠日積月累,厚積薄發(fā)的,如若連“言”都疏通不了,何談“文”的理解?
二、掌握技巧,守得云開見月明
文言文教學,對于文本的鑒賞是主線,同時在鑒賞內(nèi)容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對其寫作手法有所了解,才能夠?qū)ξ谋捐b賞得更為透徹,真正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愛蓮說》這篇文言文中,首先要明確“說”這種文體。其次,要掌握“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掌握了這兩點技法,也便能夠輕巧地理解文章的大意以及作者周敦頤寫這篇文章的良苦用心。
1.明確文體,對理解文意大有裨益。
課堂上,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大家集思廣益,積極發(fā)言。比如在題目“愛蓮說”中,對于“說”這種文體的認識。各小組經(jīng)過討論后,積極發(fā)言,最后老師匯總答案如下:
“說”是一種古代散文體裁。就文章內(nèi)容上細分,該文體既可以敘述事情,也可以說明事物,當然也可以發(fā)表議論,針對一事一議。很明顯,本文《愛蓮說》便是取其第三個用法,用來發(fā)表議論,表達作者對“喜愛蓮花”的深刻見解。除此之外,還有《馬說》也是取第三個用法。
當然,在文言文中,除了“說”這個文體,還有許多其他文體,此時也要進行課堂互動式提問,讓同學們積極踴躍地思考以及回答問題,以便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并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此時同學們回答出了除了“說”以外的好幾種文體,匯總?cè)缦拢?/p>
“表”(一種特殊文體,是表達大臣對皇帝的忠誠和希望,如《出師表》)、“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文章之前的內(nèi)容,如《滕王閣序》)、“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如劉禹錫的《陋室銘》)等等。這些特殊文體,需要同學們積累和記憶,遇到便可以準確辨識出該文體,從而對理解文意大有幫助。
2.明確寫法,對理解寫作目的大有幫助。
作為初中生,在寫作手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積累。那就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就寫作手法而言,本文有什么特色?
有的學生會回答道:就寫作手法而言,《愛蓮說》一文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表明了作者的寫作目的。除此之外,作者在文中還運用了正襯、反襯的寫作手法。
隨后老師會讓學生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進行分析,同學便回答道:
托物是一個環(huán)節(jié),而言志又是一個部分。在《愛蓮說》一文中作者于前文中,通過描寫“蓮”的生長環(huán)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而體現(xiàn)出“蓮”高潔的品質(zhì)。從對“蓮”的體態(tài)、香氣的描寫: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從而體現(xiàn)出“蓮”正直、芳香的品質(zhì)。從對“蓮”的風度的描寫: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從而體現(xiàn)出“蓮”清高的品質(zhì)。種種描寫,句句喻人,看似寫蓮花,實在在寫人。同時表達出作者對“蓮”的喜愛之情。直至最后,作者彰顯出了自己的志向,那就是“蓮,花之君子者也。”由此可見,前面對于“蓮”的描寫,均為托物,而最后才表明自己的心志,同時也體現(xiàn)了文章的主旨。
在正襯和反襯的寫作手法中,作者用“菊”來作正襯,而用“牡丹”來做反襯,在襯托的寫法中,既突出了蓮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又表達出了自己在塵世間不同流合污,保持潔身自好的一種美好的情懷。
此時老師會給學生一個很高的評價,那就是回答得非常準確而全面。
那老師會繼續(xù)提問,就修辭手法來說,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呢?這時同學們舉手舉得更加積極踴躍,這個題對他們而言,可以說比較簡單。有同學回答道:
就修辭手法來說,《愛蓮說》一文中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讓文章語言更為生動形象,耐人品味。
老師緊接著讓該同學舉例說明。該同學便可以很快回答出:
在修辭方面,作者周敦頤擅長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事物的特點,比如在寫“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這幾句比較經(jīng)典的語句,既運用了排比的修辭,使句式整齊,顯得有氣勢。同時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將“菊”“牡丹”“蓮”分別比喻為“隱逸者”“富貴者”“君子者”,巧妙而恰當?shù)谋扔鳎屛恼碌恼Z言生動形象,意蘊頓生。在擬人修辭這部分,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等,此處恰恰把“蓮”擬人化,將作者對“蓮”的贊美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最后老師總結(jié)出種種寫作手法,均可看出作者的寫作意圖,便是弘揚自己的“君子之道”的主張,這是文章的主旨,也是作者的心志。
三、仰望星空,縱精神于無極
所謂“仰望星空”便是學習古人優(yōu)秀的人格品質(zhì),讓自己“見賢思齊”,從而提升個人的精神文化水平?!拔难晕牡膶W習,實質(zhì)上是學習其所言的志,所載的道?!钡拇_如此,文言文教學的最終落腳點,應在文化價值層面。在《愛蓮說》這篇文章中,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文言知識,讀到了這么朗朗上口的優(yōu)秀文字,更主要的便是作者滲透在字里行間,能夠表達作者心志的精神品質(zhì),即君子之風。這是作者所言的志,同時也是作者于人世間所堅持的情懷。
同學們對《愛蓮說》中作者所宣揚的君子之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那就讓我們仰望星空,縱精神于無極,將這種君子之道發(fā)揚廣大。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上,甚至今后在社會上,都要保持這種“君子之道”的行事風格,讓人與人之間更加地和睦,讓社會更加地和諧,讓世界更加美好!
語文是集人文性與工具性高度統(tǒng)一的一門學科。文言文語言精煉,內(nèi)涵豐富,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從文言文中夯實基礎(chǔ)、掌握技巧、學會仰望,便是文言文教學“三部曲”的內(nèi)容。希望本文能夠給文言文教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鄭婷婷.新疆內(nèi)高班文言文教學初探[N].江門日報, 2020-01-22(A06).
[2]楊春雷.“翻轉(zhuǎn)”的文言文教學更有味[N].中國教師報, 2019-03-27(005).
[3]莊詠雪.文言文教學策略淺談[N].語言文字報, 2019-10-23(005).
張焱紅,陜西石油普教中心咸陽長慶子弟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