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周子龍 周利
摘 要:輕卡是城鎮(zhèn)需求的必備車輛之一。與重卡不同,我國輕卡技術主要受日本五十鈴輕卡技術的影響,便捷、環(huán)境適應性強、承載性好是其主要特性。文章通過研究輕卡近60年發(fā)展歷程,總結并區(qū)分三個發(fā)展階段,并列出每個階段的發(fā)展特點,為輕卡市場研究提供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輕卡;發(fā)展歷程;發(fā)展特點
中圖分類號:U46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7988(2020)14-248-02
Abstract: Light truck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vehicles for urban demand. Different from heavy truck, China's light truck technology is mainly affected by Japan's Isuzu light truck technology.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convenience, strong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d good carrying capac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ight truck in the past 60 years, summarizes and differentiates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and list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light truck market research.
Keywords: Light truck; Development proces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CLC NO.: U469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20)14-248-02
前言
1958年,我國第一輛輕卡躍進NJ130誕生,經過近60年的發(fā)展,輕卡已逐漸發(fā)展成為商用車份額較大的一環(huán)。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和物流集約化發(fā)展加速,城市用車的重要性逐漸提升。但我國輕卡看似產品眾多,其實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最初的技術來源來自日本五十鈴技術。通過研究這60年輕卡發(fā)展歷程,梳理總結輕卡發(fā)展大致可以分三個發(fā)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發(fā)展特點,能夠幫助更好的進行輕卡市場研究。
1 階段一:1958-1978年,輕卡產品緩慢發(fā)展
1958年3月10日,躍進輕卡NJ130問世[1],標志著我國輕卡產業(yè)的誕生。該產品仿制前蘇聯嘎斯51型設計而成,具有2.5t載貨量。1966年4月28日,北京市汽車修理公司試制出BJ130型2噸級載貨車,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yè)由仿制為主進入自我設計為主階段。
從60年代后,在各級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門的支持下,我國輕卡分為NJ130陣營和BJ130陣營兩個板塊的格局。此后,各地開花生產的130汽車基本是參照日本五十鈴測繪研制,主要特點:平頭、尺寸小、結構緊湊、自重輕、油耗低、經濟,特別適合地少人多、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國家。
2 階段二:1978-2010年,五十鈴輕卡技術大規(guī)模應用
1978年,我國進行了改革開放。此后,原有的幾個130車廠中,北汽、江西、重慶、南汽等4廠引進新一代五十鈴產品,其中“江鈴”和“慶鈴”汽車廠快速發(fā)展。
1985年,中國汽車進出口公司與日本五十鈴汽車公司簽訂了“N系列”輕卡的技術轉讓合同[2]。同年,江西汽車制造廠五十鈴N系列下線,重慶汽車制造廠五十鈴630產品下線,五十鈴產品技術大規(guī)模被我國汽車企業(yè)吸收。這其中還包括北京汽車制造廠、云南藍劍汽車、福田時代汽車、唐駿汽車、廣汽羊城等。
1993年,日本五十鈴100P上市,我國企業(yè)快速進行技術吸收和產品布局。這其中最為成功的企業(yè)就是江淮汽車。通過學習五十鈴100P技術,江淮分別在1996年推出威玲系列、2003年推出駿鈴系列、2004年推出康玲系列,完成多種產品布局,順利超越其他企業(yè),快速進入我國輕卡行業(yè)第一梯隊。
2006年,日本五十鈴700P上市,又一次成為我國輕卡產品對標的新標桿。江淮的帥鈴系列、中國重汽的統帥系列、解放的J6F系列、江鈴的凱銳系列等等,分別對標五十鈴700P產品,標志著我國輕卡進入高端化。
3 階段三:2010年以后,高端化產品需求持續(xù)上升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輕卡產業(yè)也再快速進行發(fā)展。
3.5t-6t的輕卡市場容量已達到每年76萬輛,其中藍牌輕卡占比達90%以上,成為商用車行業(yè)的重要板塊之一。
隨著商用車行業(yè)進入高質量發(fā)展階段,輕卡的高端化、智能化、電動化也逐漸成為發(fā)展的重點[3]。高端化產品如福田歐馬可系列、四川現代盛圖系列已具備國際輕卡產品的品質。電動化產品如吉利遠程系列、比亞迪T7系列等,也代表著新能源企業(yè)的崛起。
4 結論
綜上所述,日本五十鈴產品技術基本上可以認為是我國輕卡發(fā)展的主要來源,也是造成我國輕卡產品同質化嚴重的主要原因。但從700P產品后,日本五十鈴未再推出新車型,我國輕卡的產品的升級也“似乎”放慢了步伐。
經過60年的大浪淘沙,我國輕卡現存企業(yè)已基本穩(wěn)定,但仍面臨著許多危機。特別是隨著高端化、電動化趨勢的不斷發(fā)展,吉利、比亞迪這類新能源企業(yè)的進入,現存企業(yè)面臨競爭將會不斷加劇,未來輕卡行業(yè)必然會進行新一輪的洗牌。我國輕卡企業(yè)如何開發(fā)出完全屬于自身技術的產品,是未來輕卡主機廠必須攻克的難題。
參考文獻
[1] 王志新.我國輕卡今后5~10年發(fā)展趨勢初探.商用汽車,2008.06.
[2] 中國輕型卡車市場概況.道客巴巴,2011.05.
[3] 卡車之家.未來商用車發(fā)展趨勢:重卡智能化、輕卡電動化、氫能源逐漸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