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鳳
【摘要】幼兒天生喜歡游戲活動,在具體的活動中能夠釋放天性,產(chǎn)生愉悅的情感。尤其是角色游戲,更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促使他們調(diào)動積極思維,創(chuàng)造性進行活動,在活動中再現(xiàn)自己的生活,從中學會生活的技巧,從而提升生活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大班幼兒;角色游戲;指導策略
角色游戲是幼兒借助真實條件之外的游戲,借助大膽而合理的現(xiàn)象,在象征材料的輔助下,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進行再現(xiàn)。幼兒在角色游戲中不單單是進行刻意的模仿,還會在整個過程中不斷進行創(chuàng)造。
一、角色游戲在大班幼兒成長與發(fā)展中的作用
1.角色游戲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要素
我國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苯巧螒蚴且环N創(chuàng)造性游戲,能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大班幼兒年齡較小,對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能深層次理解。角色游戲與大班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狀態(tài)相符合,能夠?qū)τ變浩鸬胶芎玫慕逃桶l(fā)展作用,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2.角色游戲具有促進幼兒認知發(fā)展的功能
角色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對社會角色的認知。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幼兒心理品質(zh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認知能力,涵蓋感知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記憶能力等。通過角色游戲,激發(fā)幼兒的游戲活動興趣,調(diào)動幼兒的思維,展開合理而大膽的想象,創(chuàng)造性開展活動,在輕松愉悅的活動過程中充分發(fā)展幼兒的智力。比如,借助角色游戲,可以使幼兒對角色的工作和社會職責進行充分的了解。當孩子們在扮演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時候,他們就會了解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職責,同時對他們工作的艱辛進行體驗。
3.角色游戲是幼兒人際關系的載體
角色游戲能夠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大班幼兒并沒有成熟的思維能力,不能完全理解生活中的事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獨特關系,同時由于長期與父母生活在一起,并沒有較強的社會交往技巧和能力。借助角色游戲,能夠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人際關系。角色游戲多數(shù)是團隊型活動,若要完美開展游戲,就需要幼兒之間進行一定的團結(jié)合作。比如,班上有個別孩子不善于與人交往,筆者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交往類型的角色游戲,讓內(nèi)向的幼兒扮演商店老板,在售賣商品的過程中,就會與其他扮演顧客的幼兒進行交往,從而以角色游戲為載體,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人際關系。
4.角色游戲能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探究
角色游戲能夠激發(fā)幼兒探究科學的興趣。大班幼兒對外界始終有著獨特的好奇心,借助相應的角色游戲,可以讓幼兒正確認知科學。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難題,應學會用科學的態(tài)度去對待,去解決。教師可以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學習生活實際,合理利用身邊的資源,將角色游戲與幼兒教育充分結(jié)合起來,從而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探究。幼兒園開展角色游戲的主要意義是讓幼兒充分觀察生活,同時對未知的世界保持相應的探索欲望。幼兒在角色游戲活動中會調(diào)動自己的思維,積極思考,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解決游戲中的問題。
5.角色游戲過程是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過程
角色游戲是創(chuàng)造性游戲,不僅能夠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而且能夠讓幼兒借助想象與創(chuàng)造,體現(xiàn)出更加豐富多彩的主題、角色與情節(jié)。幼兒在面對角色游戲的時候,會想象角色、物品甚至情節(jié)等。比如,幼兒在相應的游戲中,會將樹葉想象成為盛菜的盤子,又將另一些樹葉想象成為食物。因此,借助角色游戲,能夠提升大班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
二、教師指導大班幼兒角色游戲活動的有效策略
1.尊重幼兒,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轉(zhuǎn)變過來,尊重幼兒,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對幼兒的言行舉止要善于觀察,在必要的時候進行一定的引導,始終保持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借助活動載體,去探索相應的生活知識,提高生活能力。比如,在開展角色游戲的時候,本來事先說明了幼兒的角色,但是有的幼兒會中途變換自己的角色,其實這對活動沒什么影響,這時候教師就不要干涉,讓他們自己商量并繼續(xù)游戲。
2.提供適合的游戲場地與豐富的游戲材料、玩具
幼兒園是一個獨特的教育場所,在這個區(qū)域里需要保證充足的活動材料,才能讓大班幼兒順利進行游戲活動。因此,為了讓大班幼兒順利開展角色游戲活動,就要保證相應材料的充足。教師要針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及具體的需求,創(chuàng)新和完善角色游戲所需要的材料,提供豐富多樣的游戲素材,促使他們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借助游戲材料來激活游戲欲望,從而能夠順利開展游戲,借助于角色游戲這個載體,鍛煉發(fā)散思維,積累相應的生活經(jīng)驗。
比如在“逛超市”的角色游戲中,教師給幼兒布置相應的任務,讓他們用一百元去選定自己喜歡的物品。幼兒作為“顧客”,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會調(diào)動自己的情感去感知這些事物,將所面對的事物與生活中的實際需求充分結(jié)合起來,從而獲得不錯的體驗效果。有些幼兒將自己選定的商品交到收銀員的手里時,會對自己的需求進行全方面的考慮,甚至會將一些不是很急需的物品放棄。這樣的方式對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3.隨機應變,隱性指導與顯性指導相結(jié)合
在大班幼兒開展角色游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指導,應當采用隱性指導與顯性指導相結(jié)合的方式。教師要對幼兒的游戲活動進行充分觀察,在恰當?shù)臅r候給予相應的指導。教師要根據(jù)幼兒參與游戲的情況,把握幼兒的個性特征,不能盲目指導。對個性較強、自尊心較強的幼兒,可以采用隱性指導的方式;對自信心不夠、不敢大膽參與到游戲活動中的幼兒,采用顯性指導的方式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甚至在有些時候,教師需要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其中。
比如在開展“超市購物”角色游戲的時候,當幼兒不能進入“顧客”狀態(tài),挑選商品顯得比較隨意而拘謹?shù)臅r候,教師可以扮演“顧客”參與到活動中,與其他“顧客”進行交流,發(fā)揮出相應的指導作用。
4.教師要重視游戲活動的評價
教育學家陳勤英認為:“教師在角色游戲開展前是導游和設計師的角色,在游戲過程中是觀察者和欣賞者的角色,在游戲結(jié)束后教師充當評價師的角色。”幼兒年齡較小,當完成一項任務之后,希望獲得相應的肯定和贊賞。在評價的時候,教師盡量采用鼓勵性的語言,用欣賞的語言,不要用批評性的語言,更不要過多地去指責孩子的所作所為。采用行之有效的評價,可以激發(fā)幼兒參與角色游戲的興趣,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從而有助于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
比如在進行角色游戲“參觀我美麗的家”的時候,讓幼兒作為向?qū)蚱渌暮⒆咏榻B自己美麗的家。有的孩子在講解過程中精心完成游戲,取得了很好的講解效果,但是也有個別的孩子不敢大膽說話,或者介紹的時候抓不住重點,顯得比較凌亂,但是還是完成了整個游戲。教師就要對他們的游戲活動情況進行評價。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對產(chǎn)出優(yōu)秀作品的幼兒要盡量用“太棒了”“非常好”“優(yōu)秀”等詞語;對那些表現(xiàn)不夠優(yōu)秀的孩子,盡量使用溫和的語言或者商量的語氣,比如“我認為(我建議或我希望)你在這里或者那里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方式”,能獲得較好的評價效果。只有采用這樣的方式,才能讓幼兒在內(nèi)心深處接受教師的評價,積極面對生活。借助活動,能夠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5.結(jié)合幼兒實際生活,延伸游戲主題
活動的目的是激發(fā)孩子們的探索興趣,拓展他們的發(fā)散思維。游戲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具有比較嚴密的邏輯性,但是幼兒因為年齡特征,沒有形成較好的形象思維,在這個階段引導幼兒對游戲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就要根據(jù)幼兒的學習實際,創(chuàng)設趣味性較強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具體的活動中去感知游戲知識。只有讓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思考,才能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想象力?!皩⒂螒蛑R融入游戲中”,是一種有效的游戲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投入到相應知識的探究中,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
比如,家里的門壞了,如何找人來修理,需要進行相應的交流,這時候就可以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相應的任務。借助相應的游戲活動,讓孩子自主思考,自主交流,表達,享受樂趣。教師在活動過程中給予了孩子寬廣的學習探索空間,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對相應的問題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找尋相應的解決方案。
總之,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生活學習實際,對幼兒進行充分的引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充分挖掘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力。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特點創(chuàng)設相應的角色游戲活動情景,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在幼兒開展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同時借助相應的評價,盡量采用鼓勵性的語言,讓幼兒能夠順利完成相應的游戲活動,從而提高幼兒的游戲活動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陳鶴琴.家庭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張曉艷.論幼兒園大班角色游戲的指導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3):202-203.
黃益秀.角色游戲中構(gòu)建良好師幼互動關系的策略[J].龍巖學院學報,2012(B07):62-65,68.
于淵莘.角色性主題游戲課程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