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關鍵詞】胃脘痛;中醫(yī)護理;耳穴壓豆;慢性胃炎
【中圖分類號】R453.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87-02
西醫(yī)認為,胃脘痛屬于慢性胃炎的一種,臨床表現為上腹部近心窩處疼痛。而中醫(yī)理論認為胃脘痛形成原因,主要是肝胃失和、胃絡失切。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胃脘痛發(fā)病率顯著上升,作為一種常見多發(fā)消化系統(tǒng)疾病,該疾病病程長,對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較大[1]。本文結合我院開展的中醫(yī)護理方案,對胃脘痛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臨床效果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胃脘痛患者,作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35-79歲,平均年齡(53.54±3.42)歲,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52.95±3.98)歲。經中醫(yī)辨證診療,患者患病主要為脾虛氣滯、脾胃氣虛、脾胃虛寒、胃脘脹痛、濕熱中阻、瘀血停胃,不同病癥的患者在舌苔、脈弦、疼痛部位、痛感覺等方面,表現各異。兩組患者在年齡上、性別比例上、發(fā)病原因上、疾病表現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指導患者口服西咪替丁等治療藥物,叮囑患者按時服藥,避免錯服、漏服。對照組采用中醫(yī)護理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由護士長統(tǒng)籌負責,對所有脾胃科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于患者癥狀的觀察細致程度。使護理人員掌握舌苔觀察技巧、脈弦把握技巧、疼痛按壓技巧等等,并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與使命感。培訓時間為每周兩小時,為期一個月,所有經過培訓的護理人員要通過《胃脘痛中醫(yī)護理方案》考核之后,才可進入到臨床護理階段。(2)對患者進行辯證評估,分析患者一般資料,再與主診醫(yī)師確認。綜合評估患者的胃脹,噯氣等現象,并通過24小時監(jiān)測,記錄患者脹滿程度、胃脹痛持續(xù)時間,并分析該種癥狀對于患者情緒的負面影響。(3)對患者進行辯證飲食指導,避免其使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按照不同疾病類型對患者進行劃分,根據患者癥狀,開展不同護理,脾胃虛寒型患者要進行每周兩次耳穴貼壓,每周一次穴位貼敷,每周12次中藥熨燙。對于脾胃氣虛與肝氣犯胃型患者,要進行每周兩次耳穴貼壓,每周一次穴位貼敷,并調整患者飲食記錄,患者胃氣脹滿程度,飲用玫瑰花茶。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由科室自制評分量表,滿分100分,低于60為不滿意,60-80為一般,超過80為滿意。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21.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整體胃脘疼痛狀況改變較為明顯,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從西醫(yī)角度看來,胃脘痛主要是由于胃黏膜病變持續(xù)惡化造成[2]?;颊呷玳L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膩食物或長期服用刺激類藥物,會對胃黏膜造成二次破壞,嚴重時可導致膽汁反流,造成胃黏膜屏障受損。同時,還可并發(fā)口鼻咽部慢性感染,以及多種系統(tǒng)性免疫疾病[3]。西醫(yī)治療方法主要是服用抑酸類藥物,抗感染的藥物等等,這種方式與患者飲食生活習慣的配合度比較差,治療效果較慢,同時少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明顯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患者可能會不配合用藥,導致病情長期反復。
傳統(tǒng)護理方式主要是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以及心理疏導,通過針對性護理,給予患者人性化關懷,而中醫(yī)護理是在中醫(yī)理論之下,根據患者的臨床病癥制定差異化護理方案,并對患者的體質進行辯證判斷與分析,從而調整護理方案,提高護理科學性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對于胃脘痛疾病的認知,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根據2018年國家中醫(yī)藥局發(fā)布的《關于加強中醫(yī)護理工作意見》當中的相關內容,大力推廣中醫(yī)護理方案,可以為慢性疾病治療提供有效護理路徑。從中醫(yī)臨床角度觀察來看,胃脘痛多數由外邪入侵造成,如患者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肝氣犯胃則會加重癥狀,發(fā)病時患者可出現腹脹,反酸,惡心,噯氣,納呆等癥狀。中醫(yī)護理采用的耳穴貼壓、穴位貼敷、中藥燙熨等方法,可促進患者腸胃蠕動,尤其是配合順時針方向的腸胃按摩,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胃氣滯賬情況,減緩患者噯氣、反酸癥狀。在護理過程當中,護理人員通過有效怡情方式,還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中焦氣機,從而實現肝胃調和、脾胃平衡。
有研究指出,通過中醫(yī)護理方案,尤其是穴位貼敷、耳穴貼壓,對胃脘痛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可提高患者滿意度10%-15%,這與本研究成果基本一致。
參考文獻
崔春.胃脘痛中醫(yī)護理方案對脾胃氣虛型胃脘痛患者的臨床實施和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05):227.
劉妍.脾胃氣虛型胃脘痛中醫(yī)護理方案的效果評價[J].系統(tǒng)醫(yī)學,2017,2(02):147-149.
曾霞,王小,劉雅男.胃脘痛中醫(yī)護理方案在臨床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36):4091-4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