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燕萍
【摘 要】更新家校聯(lián)系觀念,促進換位思考,給家長會一點陽光、一點雨露、一點溫情,能使家長和學生不再排斥家長會,特別是學生不再害怕開家長會。
【關鍵詞】由內(nèi)而外的改變;換位思考;家長會;新型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0)18-0173-02
說到家長會,大部分人會覺得這是一次分析成績、鞭策后進、表揚優(yōu)秀的會議,會想到一群家長坐在教室里像小學生一樣,聽著講臺上的班主任、任課教師滔滔不絕地演講。但是這樣的家長會有多大效果呢?筆者一直思考家長會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改革。因為,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有的家長對家長會不再期待,特別是成績差的學生的家長怕見老師難為情,到開家長會時找各種借口不參加。因此,雖然每學期只開一次家長會,但是參會的人數(shù)還是逐漸減少。那么怎樣才能增加家長對家長會的期待,提升家長的興趣,提高家長會的效率呢?作為班主任,筆者也在做著各種嘗試,最近的一次家長會比較成功。
一、一次醞釀、策劃,帶來“由內(nèi)而外”的改變
要使家長樂于參與家長會,就要讓家長感到這是盛事,不是他的負擔,不是來聽老師訓斥的。怎么讓家長樂于參與家長會?筆者就先從改變家長會的座位和形式開始,將其開成自助餐形式的沙龍會議。改變了“排排坐,聽報告”的形式,讓家長自主選擇座位,和認識的同事、談得來的朋友坐一起,這樣在心理層面上家長就會輕松很多。筆者還沒有開自助餐形式的家長會的經(jīng)驗,萬事開頭難。筆者對學生說:“班級有客人來了,客人是各位的家長,要好好招待,要供應茶水?!睂W生很機靈,他們說:“老師,光有茶水不行,還要有點心、水果?!惫P者問:“那么在教室里這樣坐好嗎?還有誰有好的提議?”學生紛紛發(fā)表建議,最后大家都同意座位擺成自助餐廳的形式,食物放窗邊,教室桌椅排成圓形,這樣家長能一邊吃一邊聊,關系好的家長也可以坐在一起。家長會這樣舉辦,學生興趣都很高,紛紛從家里帶來點心和水果,還把家長會改變形式的消息告訴家長,家長和學生對這次會議都很期待。
形式改變了,內(nèi)容呢?像之前敘述班級狀況、分析考試成績、對家長提出要求和希望的“老三段”,家長也不愿意聽。于是筆者從凝聚力入手談學生的價值感、認同感、歸屬感。擷取學生精彩的在校學習、生活情況,并制成視頻,展現(xiàn)在全體家長面前,讓他們了解孩子的校園生活。當然家長還是關心孩子成績的,所以筆者在黑板后面布置了進步榜,如學習進步榜、作業(yè)進步榜、聽課效率進步榜、體育能力進步榜等,巧妙地避開單一的成績排名,讓每個學生都榜上有名。這樣能讓家長看到孩子方方面面的進步,不視成績?yōu)槲ㄒ粯藴省?/p>
二、一次改變,帶來滿滿的收獲。
(一)帶著孩子一起做,提升學生能力
改變形式后的家長會,從策劃到環(huán)境布置很多是學生自己動手、分工合作完成的,秩序井然,他們就像招待客人一樣忙碌著。他們自動分成很多組,如打掃衛(wèi)生組、食品準備組、教室環(huán)境布置組等。最讓人感到驚奇的是他們還有專人負責拍照,筆者問為什么要拍照,他們說這是班級的創(chuàng)意,要把這次家長會拍下來,給校園新聞欄目組投稿,讓其他班羨慕。從這件事情上,筆者看到了學生除了學習外,其他能力也在提高。很多老師帶著羨慕的眼神從教室門口走過,這時筆者心里特別高興。
(二)“想不到”的感言,增進家長與老師的關系
這種特殊形式的家長會,一掃家長心里的擔憂和多慮,給家長帶來了新鮮感以及家庭式的溫馨。家長會開始有一個暖場的回憶環(huán)節(jié),即把學生精彩的在校學習生活情況通過照片展示給家長,借機將家庭教育理念滲透在活動當中,讓家長在活動中自我體驗、自我覺察、自我反思,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快樂、苦惱與憂愁,從而更深刻地在情境體驗中融洽教師、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許多家長邊吃邊點頭,發(fā)出會心微笑,還時不時和身邊的其他家長互換意見。
會后,有的家長說:“沒想到家長會還可以有那么多歡笑與感動,沒想到真的把家長與孩子當成了主角,沒想到家校之間還可以用這樣平等的方式交流。這樣的家長會開放包容,真不錯!”還有家長說:“這場家長會沒有班主任的‘滔滔不絕,沒有任課教師的‘輪番上陣,沒有‘告狀,沒有‘成績發(fā)布,真正把大家放在平等的位置,推心置腹,值得點贊。”
這場家長會拉近了家庭和學校的距離,讓家長看到學校對學生的關愛和對家長的尊重,更好地了解了學校的育人政策。筆者通過這場家長會促進了家校的平等交流對話,聽取了家長好的建議,形成了教育合力,能共同教育好孩子。通過開放式家長會,讓家長更放得開,更自由,凸顯家長的教育地位,真正凝心聚力,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三)結伴走出校門的背影——拉近家長與家長間的距離
平時讓家長上臺談談育兒經(jīng),他們會不好意思上臺。但是像自助餐形式這樣坐下來后,家長就會放松很多,互相談的話題也很多,聊得很開心。他們可以和坐得近的家長聊,也可以是聽到感興趣的話題后湊在一起聊。孩子在學校鬧的小矛盾也能通過聊天互相化解和理解。很多家長聊到很晚,才結伴走出校門。
三、一次策劃,帶來深度的思考
對于這次家長會的成功,筆者認為以下幾個原因。
(一)更新家校聯(lián)系觀念,換位思考
改變形式后,家長和學生不再排斥家長會,特別是學生不再害怕開家長會。
第一,在共同教育學生的問題上,家、校的目標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因此,學校、家長、教師都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主體。學校和教師要引入資源,群策群力,利用家長會,以平等合作的態(tài)度,真誠地與家長溝通交流。
第二,班主任要切實樹立與家長平等溝通的思想,在家校溝通問題上,不要老想著找家長“告狀”,讓家長配合工作。而是應該把家長視為合作伙伴,換位思考。每次開家長會時,筆者都會耐心傾聽家長的想法,真心實意地做家長的朋友,真實反映孩子情況,和家長一起探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一起商討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方法。在和家長交流時,對家長產(chǎn)生的急躁情緒及沖動要學會體諒。只要教師態(tài)度誠懇、方法得當,就一定能贏得廣大家長的理解、支持。
第三,真正把和家長溝通的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重視,和家長共情。
(二)明確家長會的目的、任務。
家庭教育資源雖然豐富但并不是現(xiàn)成的,雖然珍貴但并不是完美的,有的不能直接引用。它就像一塊璞玉,需要每位教師去挖掘、打磨。開家長會就是要找到哪些是積極因素,需要開掘、提煉、加工;找到哪些是潛在的因素,需要探索、梳理、激活;找到哪些是消極因素,需要下工夫糾正、改進。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班主任要務實,要重視家校聯(lián)系工作,最主要的改革措施之一就是開好家長會。不要讓家長會流于形式、不要讓家長聽到開家長會就頭疼。改變形式、改變方式、改變思考角度,學會從家長和學生的立場思考,能促進家校聯(lián)系工作更好的開展,使班主任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黃軍.雙向互動筑牢家園共育的堅強防線[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9).
[2]王帥.不一樣的家長會[J].中小學管理,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