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大英縣國志雙語學校 唐明國
唐明國
遂寧市大英縣國志雙語學校理事長、校長,中國民辦教育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民辦教育發(fā)展聯盟常務理事,“中國鄉(xiāng)村民辦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杰出人物”。所創(chuàng)辦的國志雙語學校獲中國民辦教育家協(xié)會授予“中國鄉(xiāng)村民辦教育AAA級示范學?!?。
去年九月的一天上午,我從操場回到辦公室,課間操的旋律仍縈繞在耳畔,孩子們的活力還浮現在眼前,這也許是我每天最輕松愜意的時候。剛剛坐下來,辦公室門就被一個衣著樸實的老大爺輕輕推開:“唐校長,您好!”問候中顯得心情十分激動。
當我還未來得及答話,他又開口道:“唐校長,我家楊明(化名)考上了大學,感謝您,感謝學校,您看,這是他的錄取通知書!”
說起楊明這個孩子,我印象深刻。楊大爺的兒子兒媳,也就是楊明的父母,一個在上海打工,一個在成都上班,根本沒有時間照管孩子。楊明在小學五年級之前,一直成績優(yōu)異,但就是在這兩年,他的父母因為長時間分居鬧起了離婚,受到父母的影響,13歲的楊明成績直線下滑,每天放學回了家,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看書做作業(yè),而是看電視玩手機,偶爾放學了還不按時回家,拿了爺爺的錢偷偷地和同學去網吧玩游戲。這學期剛剛開校,楊明就因為逃課去網吧,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這一切讓楊明失去了信心,繼而產生了輟學的想法。楊大爺為此操碎了心,他打聽到我們學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學校,且依山傍水,遠離城市的喧囂,完全擺脫了網吧的干擾。于是,楊大爺就想讓楊明換個環(huán)境,到我們學校來插班讀書。
第一次見面,我問孩子:“你小學的時候語文和數學能考多少分?”
他說:“都能考90多分?!?/p>
我點點頭說:“嗯,不錯!底子很好,那么上學期期末你的語文、數學和英語分別考了多少呢?”
這一下他小聲地說:“數學差兩分就能及格,英語考得不好,語文沒及格是因為沒寫作文?!?/p>
“為什么不寫作文?”我又問。
“因為作文題目是‘幸福的家’。我反復思考無從下筆,不知道該怎么寫,我也不想寫。”說到這里,他的眼眶里噙滿了淚水。孩子的爺爺在旁邊也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看到氣氛有些沉重,我連忙轉移話題,找來學校負責教學的老師,對楊明的學業(yè)水平和進步空間進行了測評。得到肯定的答復之后,我將他編入八年級二班。
后面兩年,楊明重新找回了信心。他經過老師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國家級重點高中后,母親也與父親重歸于好,并回老家來照顧他。如今他不負眾望,又考上了大學,相信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會越走越順暢。
每當工作之余,我回想起這十年辦學的風雨歷程,雖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但看到學生轉化成才后,更多的是感到欣慰。我們這所學校從幼兒園到初中,現有1200余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占80%以上。堅持立德樹人,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就是一個鄉(xiāng)村民辦教育舉辦人的初衷和扛在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