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彤
很多女性坐著的時候是美人,臉和上身都很秀氣,但站起來就尷尬了——下身很胖,肉全長在了屁股和大腿上,而且這部分的肉是松軟無力的,從體形上看,很像底座大的梨。這種體形的形成除了和雌激素的分泌有關(guān)外,還和體溫有關(guān):身體越冷,下身越胖。
如果男性的腰臀比小于0.8,女性的腰臀比小于0.7,則為梨形肥胖。梨形肥胖者肌肉中的脂肪比一般人多得多。肌肉中脂肪越多,肌肉的張力越弱,對身體的危害也越大。
因為脂肪多的人對胰島素不敏感,醫(yī)學(xué)上稱為“胰島素抵抗”,通俗一點講就是別人用1克胰島素就能穩(wěn)定血糖,脂肪多的人就要加量,因為他們的脂肪像一堵墻一樣,影響胰島素作用的發(fā)揮。久而久之,他們分泌胰島素的胰腺就會被超量的工作累垮,胰島素分泌不足,就會得糖尿病。所以,胖人比瘦人更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的胖子,治療難度也更大。而胖人中,梨形肥胖的人相對于其他體形更加危險。
下身胖的人多是女性,因為女性的雌激素會使人體在臀部和大腿堆積更多的脂肪。男性的雄激素會將脂肪堆積在腹部,所以“油膩”者多是大腹便便的男性。
男性和女性都含有這兩種激素,只是含量不同而已。女性過了更年期,雌激素減少,體內(nèi)雌激素跟雄激素的比例改變,腹部的脂肪會增加,下半身的脂肪會減少,梨形體形便開始改變。所以,梨形肥胖多見于年輕的女性。
除了雌激素的作用,導(dǎo)致梨形體形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身體太冷了。
體溫是靠能量來維持的,脂肪就是能量的主要原料,而脂肪只有在線粒體中燃燒才能轉(zhuǎn)化為能量,線粒體是脂肪的“燃燒場”。
凡是生理活動旺盛的部位,線粒體就多,功能也強。在總是跳動的心臟、隨時待命解毒的肝臟中都有很多線粒體。除此以外,線粒體最多的部位就是肌肉了。
寒冷的時候,只要運動就不會冷了,因為在肌肉運動時,線粒體就開始工作了,脂肪被轉(zhuǎn)化為御寒的能量。所以,在同樣的嚴(yán)寒之中,不冷的絕對不是胖子,而是“肌肉男”。胖子的脂肪只能消極地保溫,“肌肉男”身上的線粒體卻可以積極地產(chǎn)能、升溫,他們不僅不怕冷,而且不容易發(fā)胖。
梨形肥胖的人大多是久坐的宅女,運動少,肌肉沒有增長的機會, 脂肪“燃燒場”也就小。如果再受冷,比如為了顯瘦而不穿秋褲,身體為保住本身就不多的能量,只能使脂肪變得更厚,以這種消極的辦法來保溫。因為只有在體溫正常的情況下,身體的各個器官才能工作。從這個角度來說,下身肥胖是被懶惰和寒冷逼出來的。
如果下身肥胖的同時伴有肌肉松軟、水腫、手腳冰冷,這類人就特別要注意對腿腳的保溫,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尤為重要。泡腳的時候加上能補腎、溫陽、活血的藥物,比如肉桂、杜仲、紅花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強化新陳代謝,幫助脂肪燃燒,不失為梨形肥胖者特殊的減肥辦法。
摘自《濕胖》湖南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