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夕龍
全國著名兒童教育家、特級教師李吉林說:“我是長大的兒童?!弊呓鼉和炎约寒敵砷L大的兒童,你就會從兒童的角度看問題,永遠擁有童真、童趣、童樂、童心。把自己看作長大的兒童,會使我們距離孩子最近。近日,我以“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為題,向部分學生征文。讀罷孩子們情真意切的文字,我頓感班主任責任重大,形象至要。
學生A:“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幽默、風趣、不包庇,與我們親密無間……我衷心希望老師能真正讀懂我們這本書——童心?!?/p>
【思考】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善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對待他們滿面春風,而不是板著面孔,言語生硬。他(她)會蹲下身子,走進學生的心田,與他們平等對話,實現(xiàn)師生心與心的交融?!氨M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p>
學生B:“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一位和藹可親、知識淵博的老師。他給予我們許多關懷,讓我們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他給予我們許多知識,使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他給予我們許多鼓勵,讓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困難時心情得以平靜。”
【思考】在學生眼里,教師是力量的源泉、知識的高山,又是情感的港灣。在給予他們?nèi)宋年P懷的過程中,一份鼓勵,就是一股力量。特別是當他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積極的引導與鼓舞,會使孩子們變怯弱為剛強,變退縮為大步向前,努力成為生活的主人。
學生C:“在我的心目中,老師并不是個個都是好的。真正的好老師對待學生要像園丁呵護花草一樣,盡心照料。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不稱心的事情不要放在臉上,更不能將無名的火氣撒在我們身上。我還想提醒老師,與同學們說話要和聲細語,同學們做了錯事要與他們談心,不可大聲吼叫?!?/p>
【思考】教師不必用自己的喜怒哀樂左右學生,因為學生不是學習的機器,而是具有情感的人。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在這種接觸過程中,發(fā)火和呵斥都是有失教師形象的行為?!芭u的藝術在于嚴厲與善良的圓滿結(jié)合:學生應該在教師批評中感受到不僅是合乎情理的嚴厲,而且是對他充滿人情味的關切?!?/p>
學生D:“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就是××老師了。他做什么事都是說到做到,不像有些老師那樣朝三暮四。但他也有缺點,比如下課時不能跟我們一起玩游戲,除了上課就是備課、改作業(yè),要么找同學談話。要知道,跟老師一起不但是學習知識,也包括做一些開心愉悅的活動。”
【思考】在《西方教育辭典》中,教育被定義為“成功地學習知識、能力、技能的過程”。當我們帶著一顆愛心、一顆童心走下神圣講臺,走近孩子,來到操場上、樹蔭下、樓道旁,與他們嬉鬧,談天論地,會使孩子們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寬容、真誠與友善,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與建議,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豐富的情感體驗,完善健全的人格,為走向成功奠定基礎。“教育,這首先是老師跟孩子精神上的經(jīng)常交流。對孩子的依戀之情,這是教育修養(yǎng)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zhì)。”
學生E:“好的老師目光里一定充滿慈愛。像××老師就不是這樣,好像我上輩子欠他什么似的。我希望他能換一種眼光看我,我會覺得自在些……說話不要把話說絕,會讓同學很沒面子。還有,做人要有記性,他說過到××同學家去家訪,但到學期結(jié)束也沒有去,這不表明他不誠信嗎?”
【思考】師生間彼此傳輸信息,除了有聲語言外,還可以借助表情、體態(tài)、動作等無聲語言。班主任借助這些體態(tài)語言傳達情感、信息時要把握分寸,怒發(fā)沖冠不行,橫眉冷對不行,前俯后仰不行。不要長時間地直視某個學生,使其如坐針氈,也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有被忽視、被冷落的感覺,要始終讓自己的內(nèi)心活動與外在表情相一致,使學生看到老師表里如一、誠信可靠的形象。陶行知先生說:“演講如能使聾子看得懂,則演講之技精矣?!睅熒g的對話與交往不同于演講,但體語運用上都是一致的。此外,凡是對學生提出的要求,班主任不能動搖和妥協(xié),要不斷地進行督促檢查。如若朝令夕改或輕易讓步,就會影響教師在學生心中的誠信度。
學生F:“我覺得,好的老師不能像教我們××學科的××老師那樣不敢批評有錯誤的同學,整天說好話,特別對教師或干部的子女。我認為,不管是誰,有了不對的地方就要給他指出來,就像一個人生了病,醫(yī)生還不給他診斷,小病就會變成大病?!?/p>
【思考】表揚與批評都是教育手段,恰如孩子成長之舟兩側(cè)的槳,都是為了教育和引導他們駛向成功的彼岸。這名教師不敢批評教師或干部的子女,表面上是偏愛,實質(zhì)上是加害。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苯處煟鳛榱⒌聵淙私逃救蝿盏嫩`行者,面對新時代,肩負新重任,謀求新作為,需要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在提升中前行,才無愧于這個時代。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安豐鎮(zhè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