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心怡
經(jīng)年的杏花在石橋邊慢慢凋落,青石橋下蜿蜒的小巷通向富有詩意的遠方。一場煙雨,幾縷輕風,太奶奶家的黛瓦屋檐下,風鈴輕唱著,唱過了我整個童年。
聽大人們說,太奶奶心靈手巧,總能給年少的我?guī)韯e樣的驚喜。每當想起時,我的眼前浮現(xiàn)的是:古畫中的江南小巷,年老的婦人在河邊做著小玩意兒,在水墨中緩慢又詩意地老去。
最難割舍的,是太奶奶親手做的風鈴。還記得天朗風過時,風鈴在屋檐下為微風伴奏。
太奶奶是怎么做風鈴的,我也從來不記。只知道她用一雙巧手、一把剪刀、幾張紙就能做出我喜歡的風鈴來。她在屋檐下剪呀裁呀,我卻只顧著在青石橋上玩。小孩子是最待不住的,不一會兒,我便從青石橋上回去了。濕潤的青石板上長滿了青苔,滑滑的,我因此摔倒過,但當我跑回太奶奶家時,看見太奶奶手提風鈴,眼睛亮亮的,笑靨如花,一切的疼痛也因此了然。
屋檐下的風鈴逐漸多了,我的個子一點點長了,太奶奶的眼神卻一日日黯淡了。后來,她好像不記得怎么做風鈴了,當我從青石橋上跑回太奶奶家時,再也見不到她笑著提風鈴了,她手足無措地操著剪刀,手忙腳亂地盯著紙張,嘴里念道:“下一步……該怎么做……”
后來,在一個雨天,我又拿到了太奶奶為我做的風鈴。這一個比之前的要精致許多,一看就知道太奶奶肯定下足了功夫。只是那場雨停后,太奶奶,走了。那個風鈴,也成了她對我最后的掛念。噩耗傳來時,我掛起了那串風鈴。
丁零,丁零,晚風里,它好像在演奏一曲凄婉的歌。
我又來到了太奶奶的老屋。夕陽西下,太奶奶在天涯,我還在屋檐下。
走過了那個屋檐,我才明白,太奶奶的風鈴一直都在。
走過了那個屋檐,我才明白,太奶奶的愛一直都在。
風吹過了那個風鈴,留下一曲贊歌。太奶奶的愛,在風里,也在我心里。
指導教師:無錫市兒童文學學會 胡友華
好詞:蜿蜒 詩意 笑靨如花 凄婉
好句:風吹過了那個風鈴,留下一曲贊歌。太奶奶的愛,在風里,也在我心里。
寫作技巧點撥:本文是一篇融敘述與抒情為一體的回憶性散文,這類散文在寫作時要善于運用文眼,為全文畫龍點睛。在行文的過程中,小作者以“風鈴”為文眼,串起回憶與現(xiàn)實,借風鈴托物寄意,揭示全文的主旨,來展現(xiàn)太奶奶對“我”的愛,以及“我”對已故的太奶奶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