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瑩
摘 ?要:在疫情期間的幼兒園課程游戲應當怎樣進行,我們更加深入地認識和感受到家庭生活、親子游戲和幼兒園課程的關系。為了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進程,更好地體現(xiàn)“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思想,我們結合目前幼兒宅家特有生活方式和學習特點,對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進行了粗淺的思考與探索。
關鍵詞:親子教育;有效途徑
一、幼兒園實施親子教育的重要性
(一)親子教育是當前幼兒園教育的需要
親子教育在幼兒的發(fā)展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親子教育強調(diào)的是能力素質(zhì)、知識教育和情感教育三者合一,而不是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受到當今社會家長們的普遍接受和重視。通過幼兒園活動對家長們親子教育的指導,不僅可以讓家長理解老師工作的意義,還能夠增強家園間的緊密聯(lián)系。
(二)親子教育是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
經(jīng)眾多研究機構長期觀察研究表明,寶寶三歲的智力、體能、個性已經(jīng)定型80%以上。而同時0~3歲還是運動、語言等能力發(fā)展最快的敏感期,此時讓孩子的父母參與孩子的成長,科學育兒,對孩子的一生,對家庭和社會,都會起到不可估量的良好作用。
二、幼兒園親子教育實施的有效途徑
親子教育的實施途徑主要通過親子溝通、親子活動、親子閱讀、親子游戲等具體形式進行開展。由于幼兒園具有家庭所不能比擬的優(yōu)勢教育資源,所以幼兒園親子教育仍是當前親子教育的主體,而家庭親子游戲則是有效的補充?!毒V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 幼兒園主要通過指導親子游戲實現(xiàn)對孩子的教育。在游戲中,幼兒與家長、伙伴增加了交流機會,提供了社會體驗,增加了幼兒交流與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也加強了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感情交流,有助于幼兒獨立個性和情感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幼兒園親子園開展親子教育的途徑
1.嬰幼兒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經(jīng)驗來自于那些有接觸價值的人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提供與嬰幼兒年齡水平相適應的活動。
我園親子活動是以親子間的情感聯(lián)系為基礎的,在游戲中,父母與孩子圍繞著共同的游戲主題,通過語言、手勢、表情、動作等符號進行面對面的近距離的交流活動。親子游戲傳導給孩子的基本信息是愛和珍視,嬰幼兒通過這種游戲形成和發(fā)展與父母之間的信任與依戀關系,進而產(chǎn)生對父母和家庭的安全感與歸屬感,并能有效地滿足嬰幼兒的各種發(fā)展需要。
2.我園親子園還將園本課程與親子教育游戲活動相結合,融入五大領域,并注重孩子入園前習慣的培養(yǎng),幫助寶寶們快速度過入園適應期,很好地適應入園的生活。
(二)幼兒園日托班級親子活動開展的途徑
1.在各種親子活動中,廣泛征詢家長們的意見建議,增強家長主人翁意識,老師向家長明確活動中需要配合的點滴,并說明原因。在活動進行中適時指導家長與寶寶間的互動、活動內(nèi)容的重要意義,使家長明確親子活動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對寶寶成長起到的重要作用。
2.親子教育活動開展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在今年的疫情期間,我園教師利用線上各類親子游戲,指導家長和孩子在家度過一個健康快樂、有意義的疫情假期。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我們把親子游戲融匯于家庭的一日生活中,采用居家必備的材料,將親子游戲與課程有效整合。家長積極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親子游戲環(huán)境,在“家園趣味互動”活動中大大調(diào)動了家長參與的積極,并通過日常老師在線上的指導,學會了“舉一反三”,成效喜人。
我們制定適合幼兒年齡段的親子游戲課程,分為七個版塊:
(1)“我是防疫小衛(wèi)士”
普及健康知識,通過《寫給孩子的冠狀病毒繪本》讓幼兒初步了解什么是病毒,怎樣預防,從小建立健康防護意識,安全衛(wèi)生很重要,良好習慣早培養(yǎng)。也讓家長了解了怎樣通過疫情來引導孩子不緊張、不害怕,懂得基本自我保護知識。在困難中學會堅強勇敢。
(2)“聽我講故事”
倡導親子閱讀,通過看繪本、聽故事,分享適合幼兒的手指操、兒歌、詩歌、古詩。
(3)“我是小廚師”
開展親子美食制作,同時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設計幼兒參與家庭服務的目標及游戲內(nèi)容。也可以根據(jù)當前生活狀態(tài)推薦食材、健康食譜制定、食品的花樣加工等。家長們通過這些日常親子互動,親身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成長和變化。
(4)“一起運動吧”
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分段,走、跑、跳、鉆、爬、投擲、平衡等基本動作,分享一些適合家庭親子合作的體育游戲。
(5)“我有一雙小巧手”
家庭就地取材,分享適合幼兒操作的安全的手工制作及科學小實驗。
(6)“爭當安全小衛(wèi)士”
針對中班幼兒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知道日常生活中不玩火、不玩電器、不和陌生有走、不做危險的事情等。
(7)“小小音樂家”
分享適合幼兒的健康、優(yōu)美的音樂,動作簡單易學的律動……在網(wǎng)絡上具體體現(xiàn)在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家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互作用等方面。在幼兒活動過程中,鼓勵家長用親切的語言、贊賞的目光、適宜的動作、和善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支持孩子設想,對孩子的游戲行為做出反應。
請家長在班級群里反饋和寶寶在家活動的照片和小視頻,老師做成“美篇”與全班小朋友及家長分享,為幼兒間互相學習、家長間互相幫助提供很好的平臺,受到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三、加強對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培訓
幼兒園親子教育活動的開展,教師是重要的組織者,能夠為家長和幼兒提供必要的指導,使幼兒、家長和教師三者互相配合、支持。因此,幼兒園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和專業(yè)水平,園所也應當給予幼兒教師更多學習、提升的機會。這樣在工作中才會得心應手,才能夠在親子教育活動中給予家長和孩子更科學、合理的指導,令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家長信服,作有口碑、有良心的教育。
綜上所述,幼兒園開展親子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并且親子教育的措施也是多種多樣,充滿契機。我們應當抓住幼兒園親子教育的有利資源,不斷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更加豐富的親子教育途徑和方法,不斷提高親子教育質(zhì)量,為孩子帶來更多的樂趣,為家長帶來更好的親子教育體驗。
參考文獻:
《幼兒園綱要》、《親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