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娟莉 王穎輝
【摘要】 蔡文姬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才女之一,她的作品《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對后世影響深遠,本文主要淺談她傳奇悲苦的一生,以及在中國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關鍵詞】 蔡文姬;命運多舛;才藝
【中圖分類號】K23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20-0081-02
蔡文姬(177年- 254年)(確切生卒年不可詳知,據(jù)多數(shù)學者考證大約為漢靈帝熹平六年前后生),本名琰,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時期文學家、音樂家、書法家。她的一生精彩傳奇又命途多舛,她不僅容貌出眾,更具傳世才情。
關于這位偉大才女的傳記資料流傳下來的很少(散見于《藝文類聚》《太平御覽》《蔡琰別傳》,較全面的有《后漢書·列女傳》),這就增加了細致深入地研究她的難度,可以從其父親開始,來研究她悲苦坎坷的一生。
一、出身背景
蔡文姬出身官宦世家。父親蔡邕,字伯喈,歷任郎中、儀郎、左中郎將、遷傳御史、特書御史、尚書,故稱蔡中郎。師事太傅胡廣,博學多識,通經(jīng)史,好辭章、數(shù)術、天文,妙音律,善鼓琴,能書畫,是靈帝、少帝、獻帝三朝敢言直諫之名臣,漢末文壇泰斗,建安文學先驅。著書四千多卷,今僅存《熹平石經(jīng)》殘石,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jīng)典刻石;存書《獨斷》兩卷,為學者考證古代典制之書,《蔡中郎集》十卷;存賦墓志銘及石碑六十四篇、詩十八篇,人稱“曠世奇才”,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她的一生。母親趙五娘,通音律,琴技、繪畫造詣頗高。
二、成長歷程
東漢末年,漢桓、靈昏聵,漢室傾頹,內(nèi)部是宦官、外戚和士人三種勢力之間斗爭不斷,外邊是匈奴等邊地豪強戰(zhàn)亂,再加上黃巾軍大起義,中國歷史迎來最動亂、最黑暗的年代。蔡文姬就出生在漢末桓帝薨,靈帝即位,宦官集團兩個營壘殊死搏斗,200黨人受牽的“黨錮”事件的歷史背景中。
蔡文姬尚在襁褓之中,父親遭遇到了重大的打擊:由于父親對朝政不滿,進行了尖銳的抨擊,而得罪許多達官顯貴,被十二常侍誣告“仇怨奉公,議害大臣,大不敬”要處以極刑,在有關人士地奔走周旋之下才免于一死,“與家屬髡鉗朔方”。178年,靈帝下詔赦免蔡邕無罪。蔡邕卻因得罪了五原太守王智,被其密告,置恩怨于牢獄囚放,誹謗朝廷。靈帝聽信讒言而惡之。蔡邕為了避免下獄,遂逃亡江海而遠跡吳會(今紹興的別稱。屬古代會稽郡一部分)。蔡邕在江南歸隱這一時期,徹底地擺脫了進入官場的重重羈絆,專心致志地著書立說。他的《十意》《三志》《五行》《皇羲篇》等千篇書稿,包括后來蔡文姬默寫的四百多篇文章大都是在這時期撰寫完成的。蔡文姬在父親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度過了十年金色童年,養(yǎng)成了熱愛讀書的習慣。她立志向才女班昭一樣博聞強識,能夠撰寫《漢書》,名留青史。
漢靈帝中平六年(189年),權奸董卓因仰慕蔡邕才名,強行征遷其為尚書,這時蔡文姬十二三歲,便跟隨父母回到闊別十二年的陳留圉蔡家莊,開始了一段比較短暫的,平靜而富足的生活:蔡邕被召回后,前往京都洛陽任代理祭酒,又被人薦舉為高第,歷任侍御史、治書御史、尚書,三天之內(nèi),遍歷三臺。后來又升任巴蜀太守,留在京都擔任侍中。這次返鄉(xiāng)歷程是蔡文姬人生中的重大轉折。她的詩賦予書法,在這一時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進步,日漸臻于成熟。
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蔡邕被拜為左中郎將,跟隨獻帝東征遷都東京長安,封為高陽鄉(xiāng)大虞候,世人尊稱蔡中郎。關中大儒牛兆濂《續(xù)修藍田縣志》記載:蔡邕卜筑邑于藍田縣東南二十里悟真寺峪口蔡府村,“邕寄家于藍田焉”,蔡文姬亦隨父親一同居住于藍田。
三、曲折婚姻
蔡文姬生不逢時,正如《胡笳十八拍》中所寫:“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天使人不仁兮無以降離亂,地使人不仁兮降天使我無以逢此時。”注定了她悲苦飄零的一生及一波三折的婚姻。
(一)初嫁仲道。初平三年(192年)春,蔡文姬大約16歲時,遠嫁衛(wèi)仲道,安家洛陽。衛(wèi)仲道,河東人,漢靈帝建寧元年生(168年),西漢名將衛(wèi)青后裔,曾受學于蔡邕,才華橫溢。夏,司徒王允巧以“連環(huán)計”殺死董卓,蔡邕聽到后既吃驚又感嘆,表示出同情,被王允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于獄中。冤也,悲也,一顆劃時代的巨星于長安隕落了,年僅61歲。轉瞬間,蔡文姬家破人亡。而雪上加霜的是,興平元年(194),蔡文姬為父親服喪期間,丈夫衛(wèi)仲道又病亡。短短的幾年里,蔡文姬一下子成了一片亂世無依的飄萍柳絮,只得隨母返回陳留圉蔡家莊。
(二)二嫁胡中。更不幸的是,漢獻帝興平二年(195)秋,董卓舊部引胡人南匈奴右賢王進入函谷關,從洛陽到潁川許昌東北(今尉氏縣洧川)(引自《匈奴史》與《歷代詩歌選》。)胡兵到處,燒殺擄奪,戰(zhàn)火蔓延至蔡文姬家鄉(xiāng),結果她遭遇了人生中最殘酷的劫難。那是什么樣場景呢?《悲憤詩》中有最真實的描寫:“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蹦谴魏巳肭?,擄去了無數(shù)的財寶,擄走漢民數(shù)以萬計,蔡文姬就在其中。《后漢書》中所載:“興平中(公元195年)文姬(時年18歲)為胡騎所虜,沒入南匈奴左賢王,居匈奴十二年,生二子。”
(三)三嫁董祀。所幸,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亂世梟雄曹操統(tǒng)一了北方,文治武功,鼎盛一時。曹操痛惜漢末詩書被戰(zhàn)火燒毀,又“素與邕善,痛其無嗣”,聞知忘年之交蔡邕的女兒蔡文姬流落于南匈奴,深感遺憾和憐惜,“遣使以金璧贖之”。后將她嫁于董祀。董祀,史書記載不全,出生不詳,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市董村鎮(zhèn))人,具體官職為長安屯田都尉(都尉為郡的最高武官)。
四、詩情才藝
在父親蔡邕的悉心指導與教導下,蔡文姬博覽群書,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韓愈 “中郎有女能傳業(yè)”),在音樂、書法、文學、歷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音樂。蔡文姬自幼就已經(jīng)有著卓越的音樂才能,《后漢書》明確記載:“蔡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于音律,其父邕彈琴絕,琰聞之曰第一弦也,復斷,聞之曰第四弦也,父甚異之?!?可見她的善琴和父親的循循善誘、啟發(fā)引導、悉心培養(yǎng)是分不開的?!度纸?jīng)》中說:“蔡文姬,能辯琴?!?漢書中載文姬:“善琴,能為離鸞別鶴之操”?!肚偈贰酚涊d說,蔡文姬在十歲的那個時候就已經(jīng)能準確判斷和奏出自己七弦琴的美妙音質(zhì)。
(二)書法。蔡文姬的書法受父親真?zhèn)鳎绊懮钸h,其墨跡在唐代尚有流傳,可惜今日已無緣見到真跡。北宋大書法家黃庭堅曾見過蔡文姬所寫的《胡笳十八拍》的殘片,為此留下一段題跋:“蔡琰《胡笳引》自書十八章,極可觀,不謂流落,僅余兩句,亦似斯人身世邪?!笔聦嵣?,蔡文姬對我國書法藝術的傳承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她流傳到了后世。正是她,將蔡邕的書法“飛白書”傳授給鐘繇,鐘繇又傳授給衛(wèi)夫人,而衛(wèi)夫人則是王羲之的啟蒙老師。在書法傳承順序中,蔡文姬是“書圣”王羲之的師祖之一。
(三)文學。蔡文姬是位杰出而偉大的詩人,流傳下來的只有她創(chuàng)作的三首詩詞:兩首《悲憤詩》和一首《胡笳十八拍》。《悲憤詩》,長達一百零八句,五百四十字,被列入中國歷代詩集,世代傳頌。詩中字字見血、聲聲落淚地傾吐著戰(zhàn)火紛飛中不幸婦女的悲慘遭遇,以及“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這樣巨大的社會變亂中,千萬個不幸婦女屈辱、悲憤的共同命運。這是中國詩史上首次出現(xiàn)自傳體五言長篇敘事詩,也是騰耀出強烈現(xiàn)實主義色彩的光輝詩作,峰巒起伏,氣勢磅礴,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郭沫若評價說:“這是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重返中原故土的途中,百感交集,借用匈奴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胡笳音調(diào)創(chuàng)作的琴歌作品。唐代詩人李頎寫道:“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p>
(四)歷史。蔡文姬歸漢后,寓居藍田蔡府村,為追念亡父繼未竟之業(yè),也為感恩曹操重金贖歸,以驚人的毅力,默寫蔡邕遺著四百多篇。這在《后漢書·董祀妻傳》中有明確記載:“曹操問文姬日:“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之否?”文姬日:“昔之父賜書四千多卷,流離涂炭,罔有存者。今所頌憶,載回百余篇耳?!辈偃眨骸敖癞斒故艟头蛉藢懼??!蔽募眨骸版勀信畡e。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為命?!庇谑强槙椭臒o遺誤?!彼龑Σ嚏咦髌返恼砼c保留起到了深遠的影響,對后世研究古代歷史和文學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中國文化遺產(chǎn)做出了巨大貢獻。
五、隕落藍田
三國時,長安東以藍田為中心,長安屯田都尉董祀,率領數(shù)以千計的官兵,在此復耕生產(chǎn)。蔡文姬在完成父《續(xù)后漢書》遺篇后,隨丈夫董祀前往長安,定居藍田。從那以后,再也沒有聽到她的聲音,沒有看到她的作品,史書里也找不到她后半生的記錄。
蔡文姬躬耕藍田,有資料可供考證。從現(xiàn)有的歷史資料來看,蔡文姬的后半生是在藍田度過的,約從長安(218年)移居直到終老于斯,有36年之久。蔡文姬在藍田,以農(nóng)為業(yè),布衣躬耕,生一男一女(《后漢書·董祀妻傳》中記載)。《三國演義》第71回有這樣的描述。兵出潼關,操在馬上望見一簇林木,極其茂盛,問近侍曰:“此何處也”,答曰:“此名藍田。今邕女蔡琰,與其夫董祀居處”。 曹操聽說藍田,遂令軍馬先行,自己去蔡文姬家里拜訪。這說明了曹操早就知道蔡文姬和董祭一起來到長安屯田,也早就知道了蔡文姬住在藍田。
總之,本文從蔡文姬的出身背景、成長歷程、曲折婚姻、詩情才藝、隕落藍田幾方面進行了初步的研究。由于個人能力有限,對她更為深入的研究任重而道遠。蔡文姬的出現(xiàn)豐富了中國古代女性文學的領域,也豐富了中國歷史文化,她在動亂中誕生,在悲苦中沉淀,在痛苦中汲取,她用她的頑強和才華與命運抗爭,譜寫時代最強音,她就是茫茫夜色中那顆熠熠生輝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