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堂作為小學教育階段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它不僅擔任著弘揚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責任,它還是小學生們未來學習能否順利提高的堅實基礎。學習好語文知識不僅可以提升學習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可以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享受語文知識給他們帶來的歡樂和喜悅。本文是筆者針對如何提高小學中低段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地研究和見解。
關鍵詞:小學中低段;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
前言:
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依據(jù)學生該年齡段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為他們精心準備科學有效地教學方案和教學內(nèi)容,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讓他們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協(xié)助,共同探討,共同成長,教師要為學生營造簡單愉快地課堂氛圍,激發(fā)他們對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增添他們學習的樂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和學習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課堂質(zhì)量。
一、營造教學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填鴨式”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只進行單一機械式的知識輸出,對學生知識理解情況和掌握情況并不太在意,這樣的教學模式令課堂氛圍沉重乏味,往往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教師應當積極轉(zhuǎn)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心態(tài),不斷地進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的修改和完善,了解學生在這個年齡段更加感興趣和喜歡的事物,依據(jù)這些為他們設計更合理的教學方案和教學內(nèi)容,為他們營造團結友愛、平等互助、輕松歡快地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可以穿梭在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地長河中,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去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從而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郵票齒孔的故事》這篇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一人準備一張空白紙,讓學生以六連圖的方式,在上面分別畫出六張自己喜歡的簡筆畫,然后再讓他們將這六張簡筆畫分別裁剪下來,當作郵票,將自己想要表達的話寫在另外的紙上,將紙進行對折再對折,然后將自制的郵票貼在上面,送給他們喜歡的同伴、朋友、爸爸媽媽等,這樣不僅可以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提升他們的想象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接著再為他們導入將要進行教學的內(nèi)容。這樣輕松歡快、團結友愛、平等交流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通過學習語文知識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增加他們對語文知識的熱愛。
二、通過多媒體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學單位時間地限制,教師不能將所有的知識點全部展開,為學生一一講解,導致學生學習到的語文知識非常有限,對知識點的理解也非常的片面,嚴重地影響了他們語文知識面的寬度和深度。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被這信息化的世界完全包圍,它為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方式的便捷,更為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提供了更加豐富的信息資源。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我們帶來的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它成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好幫手,在為教師節(jié)約單位教學時間的同時,還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成效。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郵票齒孔的故事》這篇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讓學生體驗完自制郵票的艱辛之后,接著采用多媒體技術為他們展示關于各式各樣郵票的圖片和播放郵票的制作流程,然后為他們講解為什么郵票需要齒孔?同時為他們播放并講解郵票齒孔的由來。通過視頻與圖片的展示和講解,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還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和清晰地感知教師講解的教學內(nèi)容。這樣不僅可以增加他們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還可以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
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總指揮。他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極佳的語文表達能力,還要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和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為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讓他們可以在合作、交流、平等、互助的前提下,更好地完成語文知識的理解和熟練掌握。這種方式既可以有效地提升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又可以達到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紙船和風箏》這節(jié)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在課程導入前,先讓學生以合作學習小組的形式,邊為他們示范,邊讓學生們同步動手,通過手中的紙來折疊一艘小的紙船,然后讓他們將自己的姓名寫在作品上并寫下自己想說的話,在整個班級進行傳閱。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之間有更多的友好互動和團結協(xié)作,還可以養(yǎng)成他們愛動手和愛動腦的良好習慣,讓他們在平等、互助、團結、友愛的氛圍中,更好地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和找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更好地提升他們對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全面發(fā)展地優(yōu)良品質(zhì)。
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我國小學義務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課堂單位時間的有效利用,可以充分地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教師應當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和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力,拓展他們的知識面,提升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對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究和主動創(chuàng)新的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劉曉麗.淺談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方法[J].學周刊,2018,(17):102-103.
[2] 許春英.關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探討[J].語文課內(nèi)外,2018,(8):12.
浙江省諸暨市大唐街道草塔小學 金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