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
【摘? ? 要】自主學習是當前新課改大環(huán)境下,素質教育體制所提出的一種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尤其是學習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中我就針對初中數學這門學科展開具體的探究,并就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闡述幾點個人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數學? 自主學習? 模式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179
作為教師,在長久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一個道理,那就是教師教得好不如學生學得好。因為從教學的最終目的來看,學生能力和素養(yǎng)的構建才是主體,所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和教材充當著紐帶和橋梁的作用,而在以往的應試教育教學體制下,面對各種課本考試規(guī)則的限制,我們確實一度沉浸于提高學生分數,單一培養(yǎng)學生做題能力的教學誤區(qū)中,但是根本上我們培養(yǎng)學生成才的核心思想是自始至終沒有改變的,僅僅是在方式和方法上因為環(huán)境的制約和認知的滯后性而造成了偏差。所以在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我們最先糾正的就是教育核心目的認知,即教育歸根結底是為培養(yǎng)人才服務,終端是學生,而學生是具有個性的能動性個體,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容納工具,更不是考試的額奴隸,所以素質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核心,強調學校教育要關注學生自身的發(fā)展,從興趣和能力、素養(yǎng)等方面制定教學標準,構建教學模式,從而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素養(yǎng)的發(fā)展,針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并一步步隨著年級的增長實現能力的進階。而本文中我所針對性探究的就是素質教育所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自主學習,也可以叫做自主探究式學習模式,旨在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
數學是整個基礎教育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之所以選擇數學作為探究自主學習方法的案例學科,一方面是因為數學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知識本身的難度性和復雜性導致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主性,更缺乏興趣和積極性,進而在學習過程中更加依賴教師,不想學、不想主動思考,進而陷入刻板學習、被動學習狀態(tài),更不用提構建起針對問題舉一反三運用所學公式、定理的能力了;而另一方面,自主學習最根本的就是構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思考甚至是主動探索,這也完美切合了初中數學教學目標的要求。所以本文中我就針對初中數學的日常教學需要,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呈現的各種各樣的不足,談談我們應當如何運用自主學習方法,構建趣味性、高效性課堂的同時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最終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通過導學案進行自主學習的預先引導
自主學習最關鍵的在于“自主”,而學生的主動學習要貫穿于學習的始終。尤其是針對數學這樣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之前,我們可以通過制定導學案的方式,引導學生從課前開始就進入自主學習狀態(tài)。
首先,對于數學來說,本身知識具有較強的系統性,而導學案的作用就在于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實現知識的連接,將即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內容和已經學過的知識內容將進行串聯,從而打造出一條進階橋梁。所以在制定導學案過程中我們要把控好知識難度,尤其是知識回顧和新知識預習方面,從基礎的內容入手,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感受到“沒難度”,降低學生的畏懼心理,從而在預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
其次,在課前導學過程中,我們要直接明了地提出教學要求。針對新課程,學生往往沒有自主學習的方向和目標,即使自主預習也存在效率低的問題,反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那么在導學中,我們要進一步給出具體的預習目標,比如需要掌握的重難點、預習的內容范圍等等,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對于學習內容的把握性,進而激發(fā)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的積極性。
二、通過小組合作形式,教給學生自主學習方法
結合課前預習過程中學生學習成果,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先通過小組合作,營造集體共同努力的大環(huán)境氛圍,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啟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綜合性考量學生的特點,做好對應的分組。因為對初中生來說,對抽象知識的學習依舊存在困難,并且“知難而退”是大部分學生的特性,所以我們在分組過程中要實現小組內部成員的互補,從性格、能力、學習積極性等各個方面考慮,將不同特性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四到八個人的小組有利于實現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進而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同時還能在小組合作中讓學生嘗試離開教師自主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
其次,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作用。尤其是在新知識例題的講解過程中,我們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讓學生分享討論結果,提出疑問,我們再進行系統性的講解和分析,將例題中所利用到的公式、定理用法,尤其是變形、逆推理的部分明確點出,然后告訴學生不同的問題思考的角度和對應的公式定理變形拓展等等,從而讓學生始終帶著求知聽課,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自主思考能力。
三、利用問題探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初中數學學習來說,單純掌握基礎的課本題目是不夠的,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構建學生的“復雜腦回路”。所以問題探究是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構建學生知識體系的良好方式。首先,在例題講解之后的問題探究中,我們結合學生的聽課反饋進一步加大問題的復雜度,并且給學生自主探究的自由,這里的自主探究我們可以讓學生選擇小組合作或者單獨探究的方式,然后可以先給出問題的答案,讓答對的學生去分析自己的解題思路,每個人的思路中有不相同的部分都可以分享,從而在問題探究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發(fā)現不同,展示不同的解題角度,進而實現思維的交互,教師起到最后的總結和點撥作用,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課堂教學之外,我們還要結合學生能力分層次布置不同的難度的課后探究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堂之外進一步根據自身的弱點和不足進行課下探究鞏固,也實現課堂內外聯動的自主學習習慣培養(yǎng)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對于教師來說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對于學生來說也一樣。所以課堂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結合例題給出共性的解題角度和思路,同時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個性,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實現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楊歡.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指導策略的實踐與探索[D].蘇州大學.
[2]楊雪峰.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