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摘要: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推行,使得事業(yè)單位財務處理工作產生了較多變化?;诖?,本研究主要針對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的財政應返還額度的新舊銜接方法進行分析;并分別從額度使用部分、到賬部分及資金收支期末結轉部分,針對會計核算工作進行分析,以期為事業(yè)單位財政應返還額度賬務處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財政應返還額度;會計核算
自新政府會計制度于2019年初推行以來,事業(yè)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改變。由于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涉及的結轉及收支科目較多,這一狀況限制了新舊科目銜接轉換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分析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財政應返還額度的處理具有一定必要性。
一、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財政應返還額度的新舊銜接分析
(一)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轉換
新政府會計制度推行后,不同制度標準中對財政應返還額度規(guī)定的差異,為事業(yè)單位的賬務處理帶來了一定問題[1]。為適應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的財政應返還額度要求,需做好新、舊兩種標準的銜接與轉換。
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將原有舊賬中的財政應返還額度分成多個部分處理,其中,部分納入預算會計的資金結存——財務應返還額度科目中,而另一部分則直接納入新賬財務會計的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范疇中。在轉換期間,對于舊賬與新賬中存在關聯的部分,即財政補助結轉,仍按照雙重轉換方法處理,對應預算會計部分的轉入財政撥款結轉——累計結轉科目中;而對應財務會計部分的,則直接計入新賬的累計盈余科目中。
為確保財政應返還額度的充分轉換,當前期賬務處理工作基本完成后,可分別利用支出功能、資金來源等依據針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綜合評估各項銜接、轉換工作的處理是否符合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
(二)原單位年末財政應返還額度處理
推行新政府會計制度后,原事業(yè)單位年末財政應返還額度相關賬務的處理,逐漸成為影響新制度運行的主要因素。為確保財政應返還額度的合理銜接,可按照如下模式,合理處理上述問題:
第一,方式類別劃分。收到來自財政部門的轉接下年使用財政資金額度批準文件后,可根據其支付方式進行分類,劃分成財政授權支付以及財政直接支付兩大類別。將財政資金額度的分類結果作為依據,采用不同方法開展賬務處理。第二,分類處理。如符合財政授權支付方式,則于參照國庫支付對賬單進行對賬確認后,將其中未使用的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注銷,并分別針對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及財政補助收入科目進行貸記、借記處理。上述工作完成后,需參照批準文件中的內容(轉接至下年使用資金額度),直接借記財政應返還額度一一財政授權支付科目,而對事業(yè)單位的事業(yè)收入、財政補助收入科目進行貸記處理。到下年年末,可參照新政府會計制度中的要求,將其結轉到單位的財政補助結轉科目中。而對于符合財政直接支付方式的部分,由于這類賬務不涉及用款指標轉移問題,當開展年終核算時,可直接參照批文中的要求,分別對該補分的財政補助收入科目、財政應返還額度一一財政直接支付科目,進行貸記、借記處理。年末時,直接支付的結轉工作處理與財政授權支付方式的處理方法相同,即將其結轉至財政補助結轉科目內統(tǒng)一進行核算處理。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財政應返還額度的會計核算分析
(一)基于額度使用的核算
事業(yè)單位使用財政應返還額度后,可依據支付方式的異同,開展會計核算處理。如支付方式為直接支付,雙體系下,預算會計負責將事業(yè)支出——財政撥款支出科目、資金結存一一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分別按借記、貸記模式處理;而財務會計則針對財政應返還額度一一財政直接支付科目進行貸記處理,其他科目(如業(yè)務活動費用等)納入借記處理范疇。如支付方式屬于授權支付,則由預算會計對額度使用進行編制分錄,即將資金結存——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歸屬于貸記范疇,同時將屬于事業(yè)支出部分的財政撥款支出納入借記范疇。財務會計則分別將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其他相關科目歸入貸記、借記范圍。
(二)基于到賬部分的核算
與財政應返還額度使用的財務處理類似,到賬部分核算工作的開展也需要依據支付方式的不同,選用適宜的方法進行處理[2]。如判定額度屬于直接支付,由于到賬通知書隨支付行為產生,因此,僅需于開展支付操作時,參照支付相關信息編制相關會計分錄;如屬于授權支付,則會直接獲得到賬通知書(財政應返還額度)。此時,分別參照雙體系模式的規(guī)定,開展相關會計核算處理。其中,預算會計將資金結存——財政應返還額度及所對應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分別分錄為貸記、借記;而財務會計則將財政授權支付及對應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納入貸記、借記范疇。
(三)基于資金的收支期末結轉核算
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由財政應返還額度資金引發(fā)的收支期末結轉問題,無疑是事業(yè)單位會計核算工作中的重難點所在。雙體系下的規(guī)范化核算方法為:預算會計:依據資金支出狀況將其結轉至單位財政撥款結轉一一基本支出結轉科目下(如有必要,可視情況結轉至項目支出結轉所對應的收支結轉科目中);財務會計:以費用為依據,將資金結轉至單位的本期盈余中,而本期盈余則按照向累計盈余轉入的模式進行核算處理,以達成收支相抵的目的。上述會計核算工作完成后,需注意參照相關明細核對與期末結轉有關的項目支出結轉處理,以是否實現收支相抵評估該部分的會計核算處理質量。
三、結論
綜上所述,合理開展財政應返還額度的轉換及會計核算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了促進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運行,應將財務應返還額度部分作為重點,嚴格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加強對相關結轉科目的處理。此外,還應注意評估會計制度雙體系下的財政應返還額度財務處理質量,以保障事業(yè)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孟劍欣.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財政應返還額度的新舊銜接和會計核算探析[J].商業(yè)會計,2019(11):38-40.
[2]劉瑞丹.解析新《政府會計制度》中基建業(yè)務核算[J].財會學習,2018(24):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