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妍
焦慮是人在面臨當前的或可能出現(xiàn)的某種威脅、危險時產(chǎn)生的緊張、不安、焦慮、痛苦的情緒體驗。教師,作為對社會、對家長、對年輕一代付負有高度的群體,必然要承受心里焦慮引起的緊張和痛苦。教師如何控制心里焦慮的程度呢?
產(chǎn)生焦慮是正常的,但焦慮的程度需要有效的控制。焦慮程度過高,人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容易產(chǎn)生恐慌反應,使人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阻礙教師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但如果焦慮水平過低,扔胡身體處于麻木狀態(tài),不易激動,缺乏激勵力量。應當使焦慮達到中等程度,才會激勵教師努力改變現(xiàn)狀,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達到教育教學目標。
一、解決知識老化與新知識要求之間胡矛盾
教師應客觀地認識自我和現(xiàn)實,改變傳統(tǒng)胡“師道尊嚴”觀念。放下架子,擺正位置。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懂得尊重肯悅納學生,從而形成融洽胡師生關系。教師要努力條自己的業(yè)務素養(yǎng),防止知識老化最有效胡方法就是堅持終身學習,積極參加業(yè)務進修,開闊自己的知識面,了解更多胡教改信息,掌握更多的教學技巧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博學、謙虛/、真誠的老師會永遠贏得學生的尊重。
二、增強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
隨著改革胡不斷深入,各級各類學校開始實施聘任制。新的用人制度將有利于發(fā)揮教師的各種才干。教師可以尋找自己向往的學校,尋找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不像以前那樣調(diào)動起來很麻煩。教師應具有長遠的眼光,加強自身的職業(yè)素質(zhì),與其整天患得患失,心神不寧,不如行動起來,扎扎實實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要發(fā)揚拼搏精神,勇敢面對落后就要被淘汰的競爭壓力。同時,應相信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對于部分曾對教育做出貢獻胡落聘教師一定會做好各項善后工作。只要教師具備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要相信是‘金子’在哪都會閃光!
三、正確調(diào)整自己
1.積極的自我意象: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副自我肖像,即關于
我是誰的自我觀念。作為人的潛能是十分巨大的,我們能做的比我們想到胡要多的多。所以在自我發(fā)展方面,有這樣一個觀點:“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
2.增強自信:簡單說就是充分相信自己。我們的自信心對我們個體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我們的自信心決定我們個人成就的界限,它決定著我們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有了自信就能使我們富有新的力量、新的才華,就會勇敢地應對壓力。心里學家班杜拉說:“一個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響。能力并不是固定產(chǎn)生,能發(fā)揮到何種程度有極大的彈性。能力感強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來,遇事總是著眼于如何處理,而不是一味擔憂?!?/p>
勤奮是建立積極自我意象、自信心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勤奮往往和踏實、堅韌、刻苦聯(lián)系在一起,勤奮能克服心理能力上的種種不足之處。心理學研究表明:智商因素只決定人生20%,非智力因素決定人生80%。智商高的人可能事業(yè)無成,智力平庸的人反而表現(xiàn)非凡,智商150的人為智商100的人打工也是常見的現(xiàn)象?!扒谀苎a拙”、“天才在于勤奮”這些都是人們熟知的道理?!伴]門苦讀幾度春、刺骨寒涼不厭學”,我們不提倡這種做法,但可以提倡這種精神。
真才實學是積極的自我意象、自信心源泉。沒有真才實學的自信是盲目的自信,是沒有自知之明的狂妄自大。
世界著名指揮家,日本的小澤征爾,在一次歐洲指揮大賽的決賽中,按著評委給他的樂譜指揮樂隊演奏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不和諧的地方。期初他以為可能是樂隊演奏錯了,就停下來重新演奏,但仍然有個地方不和諧。他就向評委提出樂譜有問題。但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都鄭重說明樂譜沒問題,而是小澤征爾的錯覺。當時他還不是世界級的指揮家,而只是一個參賽者。但他稍加考慮,面對權威人士大吼一聲:“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他終于摘取了這次世界音樂指揮家大賽的桂冠。這原來是評委特意設計的圈套,前兩名雖也發(fā)現(xiàn)同樣問題,但終因趨同權威人士而被淘汰。因此,自信要以真才實學作為可靠的支撐點。
3、正面的自我暗示:
無條件地、非理性地接收外界或自己的語言或其他刺激,由此而產(chǎn)生特定的知覺、觀念、信念、情感和行動的現(xiàn)象叫暗示。人群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較強的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盲人買剪子”。醫(yī)學上暗示和自我暗示都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
自我暗示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如某人手拿一支鉛筆,在暗示環(huán)境中告訴他,你手中拿的是一只燒紅了的鐵棒,他的手指皮膚就會充血、發(fā)紅,甚至起泡。
我們提倡積極的自我暗示,每天早晨起來對自己連說三遍:我是一個有恒心的人,我是一個有毅力的人!我還有很大潛力沒挖掘出來!我一定會成功的!試試看,不出一個月你就會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如果你認為自己不行,每天都這樣消極的暗示自己,可能你真的就不行了。
總之我們要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不為外界對教師的評價所動,不為教師的經(jīng)濟、政治地位的變化所動。心理健康的一個標志就是個能全身心地投入本職工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并從工作中獲得滿足和樂趣。即使一位才華橫溢的教師,如在工作中整天怨天尤人,滿腹牢騷,斤斤計較,那么他也很難發(fā)揮自己潛質(zhì)。缺乏成就體驗也會使他經(jīng)常感到心里的壓力。教師應改變思維方式,增加積極的情緒體驗,任何事情都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若能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易使人增強信心,振奮斗志,產(chǎn)生樂觀的情緒體驗。教師應相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政府會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使教師這一職業(yè)最終成為真正意義上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從而減少教師的心里不平衡感,建立起職業(yè)的自豪感,最終提高教師的職業(yè)滿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