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云
摘要:一直以來,我國大部分學校和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語文閱讀教學的相關工作,導致閱讀教學存在一定的缺點和不足。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作為語文學科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在教會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各項能力。伴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fā)展,閱讀教學的地位在不斷提升,它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手段,也是增強他們語文積累的主要途徑,它可以幫助其更好地學習語文和其他學科。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促進高效課堂的建立和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引言
我國《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例如整合課本資料或素材等能力,這樣才有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當高中生形成一定的閱讀習慣和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時,才能保障他們更加符合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因此,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目前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對這些狀況進行深刻地分析和探究,并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促使學生擁有正確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以此實現(xiàn)其全面和終身發(fā)展的目標。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目前,大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和以往教學經驗的影響,采取的閱讀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日益發(fā)展的學習需要,致使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第一,過于注重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缺少對閱讀形式、方法、時間等內容的具體指導,導致學生的閱讀效率過低。第二,閱讀教學目標不明缺。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時只是單純地以教材為核心,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拓展閱讀和分析研究,缺少教學的前瞻性和引導性。第三,過分依賴多媒體信息技術而沖淡了對閱讀教學本真的追求。多媒體技術(如圖片、動畫、視頻等)使得閱讀教學的形式雖然多樣,但實際教學與預期效果不符。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對話課本文本,明確教學目標
閱讀是人們陶冶情操、放松身心的主要手段[1]。但閱讀不是單純對文字的理解,而是要從文字中感受思想,感悟情感,從中認識世界,理解世界,并且閱讀也是一種與文本、與作者的交流過程。因此,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和模式,積極開展多文本閱讀教學,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精準對接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與文章對話、與作者對話,讓學生與文章和作者產生共鳴,從中獲取信息、把握情感、陶冶情操、提升能力。
例如,教學《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必修2教材第四單元)時,由于課文本身的閱讀難度不大,因此教師應當首先明確需要完成的閱讀目標,讓學生明確語句的邏輯關系,并深入了解其基本含義,了解演說的中心思想,實現(xiàn)與文本對話的目標,為后續(xù)的內容理解提供可靠的基礎。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強化語文教學的閱讀效果,使學生能夠掌握課文的結構和思想脈絡,達到獲取知識培養(yǎng)情感的目標。
(二)鼓勵學生質疑,營造閱讀氛圍
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除了課本,其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文章都是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托,其內容是學生與教師、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的依據(jù),閱讀是對文章進行自我理解的一種行為,其中可以體現(xiàn)他們的內心情感和價值理念[2]。所以,這就要求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開展閱讀學習,鼓勵學生在閱讀時將自己不會或不懂的地方勾畫出來,在整篇文章閱讀完畢后,積極提出問題、主動交流。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起到引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和學習氛圍,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班級環(huán)境下進行閱讀,以此更好地提高閱讀質量和效率,促進閱讀能力等多方面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我有一個夢想》(必修2 教材第四單元)這一課時,教師應當首先要求學生閱讀文章題目,并介紹相應的歷史背景,讓學生能夠了解文中“夢想”一詞的豐富內涵。隨后,教師應當設計合理的問題,激發(fā)學生閱讀文章的興趣,使他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此外,還需要指導學生,要求他們將文中難以理解的語句圈出,以便后續(xù)的閱讀研究與教師指導。通過這些方式,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較為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實現(xiàn)良好的探究效果。
(三)尊重個性特征,指導閱讀方法
在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下,要求學校和教師完善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3]。對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不斷改革教學模式和方法,及時轉變自身的角色,不再主導閱讀課堂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征,不以學習成績?yōu)樵u價學生能力的全部,還要注重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情況。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該主要訓練學生對閱讀方法的運用能力,讓他們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對文本進行創(chuàng)意的閱讀,個性化的解讀,以此提高其閱讀的效率和質量,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lián)網+”的教育大背景下,在以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為前提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下,閱讀對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決定其終身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但是對于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務,而是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家長多方面的支持才可以完成。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豐富情感,啟迪智慧。因此,必須改革閱讀教學的模式,提高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質量和效率。
高中語文教師要切實做到深挖文本內涵,營造閱讀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尊重個性特征,指導閱讀方法等等,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效率,促進其各項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付慶菊.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
[2]汪華寧.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在課改后的有效實施策略[J].新課程(下),2019.
[3]廖珂.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與改進對策[J].新課程(下),2019.
貴州省鳳岡縣第一中學 5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