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美琴
摘要:閱讀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內容?;谛抡n改形勢下研究閱讀教學的具體實踐內容極具現(xiàn)實意義。鑒于此,本文將立足于部編版小學低年級閱讀閱讀教學,具體分析小學語文課改中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以此為基礎研究小學語文課改中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旨在通過創(chuàng)新的閱讀教學方法來激活小學生的才智,促使小學生全面提高閱讀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現(xiàn)狀;新課改;實踐策略
當前,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不斷地深化改革,促使語文教學模式的轉變。而閱讀學習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小學語文一線教師基于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形勢下孜孜不倦地研究基于新課改下閱讀教學的實踐,對于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事實上,當前小學語文課改中的閱讀教學存在不少問題。
一、小學語文課改中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研究
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注重提倡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融入其中,使其更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來把握語文基礎知識以及提升自身核心素養(yǎng)。盡管當前小學語文課改在不斷地深化,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舊有部分教師沒有透徹把握新課改的具體要求,貫徹落實創(chuàng)新教學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具體而言,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當前依舊有不少語文教師在實際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采用灌輸式的理論教學任務,具體表現(xiàn)為教師主講閱讀理論教學內容來給學生傳授閱讀基礎知識?;趥鹘y(tǒng)的閱讀教學背景下,沒有牢固的語文閱讀能力、認知基礎水平的小學生是難以融入到閱讀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實施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
顯然,受對小學語文課改中閱讀教學的認知水平存在差異的情況影響,當前小學語文課改中的閱讀教學情況并不容樂觀。但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重難點,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視。針對這些情況,接下來筆者將立足于部編版小學低年級閱讀閱讀教學案例來課改中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
二、小學語文課改中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轉變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思想,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當前小學語文課改中閱讀教學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思想認識上的缺陷。針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一線教師基于課改實現(xiàn)閱讀教學,首先就需要轉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思想,在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來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者作用的基礎上,顛覆灌輸式的理論閱讀教學來采用創(chuàng)新的閱讀教學方式來構建具備開放性特征的閱讀教學課堂,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使得學生更好地融入其中來落實新課改中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全面提高閱讀學習效率。
比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秋天》的備課過程中,筆者注重滲透提高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教學思想,顛覆傳統(tǒng)灌輸式的閱讀理論教學,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特點等具體情況來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如根據一年級小學生具有極強好奇心的特點來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和設問引導,具體是用電子白板播放與秋天相關的音樂視頻,并向學生提問“秋天是什么樣子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本課教學活動中,探索秋天的世界來把握本課的閱讀情況,從而全面提高閱讀學習效率。
(二)整合教材中閱讀教學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盡管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發(fā)深入,但教材依舊是課堂教學的主要資源。故而,一線教師在基于課改中實踐閱讀教學,需要注意整合教材中閱讀教學的相關內容,透徹分析當前語文教學目標和教材整體,把握閱讀教學中的重難點,然后結合小學生的具體學情進行有效的整合,并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來收集與之相關的課外閱讀教學內容,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來進行閱讀思考,有效保障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
比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閱讀教學中,筆者首先透徹分析本單元的閱讀主題來總結本單元與四季相關的閱讀主題,然后結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目標和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確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以此為基礎利用互聯(lián)網來尋找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課外閱讀資料進行有效地整合,全面激發(fā)小學生對于未知世界的探索閱讀興趣來提高課堂閱讀教學的效率。
(三)課前制訂詳細閱讀教學計劃,科學地開展閱讀教學
古語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痹敿毜慕虒W計劃能夠幫助教師更順利地開展教學活動。特別是面對語文基礎和認知水平、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小學生,小學語文一線教師基于課改要求來實踐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在課前根據教材教學目標和內容、本班學生智力發(fā)育情況和個性特點來制訂詳細的閱讀教學計劃,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閱讀興趣、明確閱讀學習方向,促使小學生全面提高課堂閱讀學習效率和質量。
根據具體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經驗總結,筆者認為一線教師在制訂閱讀教學計劃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中滲透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自身的教學態(tài)度,同時嚴格按照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具體規(guī)范要求,并科學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當然,教師還必須要保證這一教學計劃得以實施下去,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思考解決問題,這樣的話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來提高課堂閱讀學習的效率。
(四)科學使用創(chuàng)新的閱讀教學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傳統(tǒng)灌輸式的理論閱讀教學方法顯然不能達到小學語文新課改對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因而,一線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來科學使用創(chuàng)新的閱讀教學方法,在新課改閱讀教學實踐中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當前,符合小學生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等情況的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有情境創(chuàng)設法、巧妙設問法、小組合作法等等。
在閱讀課堂上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的實踐中,筆者主要以閱讀教學文章的內容為依據,來借助信息技術的幫助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境展開閱讀教學。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比尾巴》的課堂教學中,筆者就在互聯(lián)網上尋找文中各種動物尾巴圖片來制作PPT,并在課堂教學中播放該PPT來創(chuàng)設情境,使得學生在觀看PPT的過程中體驗該情境,更好地深入把握各種動物的尾巴特點來進行比較全面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和學生的閱讀能力。
而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荷葉圓圓》的課堂教學中,筆者主要采用巧妙設問法、小組合作法等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具體實踐是通過透徹分析《荷葉圓圓》的閱讀內容來設置“荷葉的樣子是怎么樣的”、“荷塘景色美嗎”、“小蜻蜓是如何立在荷葉上”一系列問題,然后指導學生采用詳讀、略讀等等方法進行自主閱讀課文活動。等學生閱讀完畢后,筆者再組織學生針對閱讀內容進行小組討論來討論問題的答案。這樣的課堂教學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在“親身體驗、探索”的過程中更好地把握本課閱讀知識,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結論
縱觀筆者在上述內容中對于“小學語文課改中閱讀教學的實踐”這一課題的有效研究,可知盡管小學語文課改在不斷地深化閱讀教學,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基于新課改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依舊面對認知上的缺乏這一重大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一線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思想來踐行基于新課改下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全面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效率。除了以外,教師還可以從“巧妙設問、激活才智”等維度出發(fā)探究小學語文課改中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借此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來落實小學語文課改的閱讀要求。
參考文獻
[1]賈志鴻.新課標教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路徑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9(27):91-92.
[2]張?zhí)m芳.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85-86.
[3]李忠民.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9(07):26.
[4]楊永華. 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質量[A]. .教育理論研究(第九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