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為了適應未來新的學習,我們需要新教育的新基建。第一,要構建一個面向全體學生、全體公民的教育資源平臺;第二,要建立一個學分銀行體系;第三,要盡快推動5G的全面建設。構建一個教育資源平臺,并把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資源采購到該平臺上,這是未來新教育新基建的巨大任務。
去年我寫了一本書,叫《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這本書的目的是尋找一個面向未來的新教育方法體系。這一方法體系包括學校要從school(學校)變成learning center(學習中心)。我設計的這一未來學校,是一個終身學校,沒有上學時間,也沒有畢業(yè)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未來我們還會設計一個學分銀行體系,從開始到結束,所有的學習過程都可以被記錄下來。用區(qū)塊鏈的方法將所有學習過程記錄到自己的學分銀行賬戶上,只有自己可以打開,也只有自己可以將自己的資料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
除此之外,我們還會有好的認證體系,幫助人們更準確、更客觀地去評價學習者。所以未來的評價會是針對個人進行單獨評價,而不是和別人進行比較;同時,我們還會看出一個人的成長能力,一個人真正的好和差,其成長性和學習能力都是重要指標。這種能力的提升,通過一般的考試是無法衡量的,因為考試是一種固態(tài)的靜止的評價。
所以,未來會出現(xiàn)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各種各樣的學習可能都會在線上或者是線上與線下結合起來。有些人自學能力強,可以以線上學習為主。有些人更適合團隊學習,可以約同樣的人進行小組式合作學習。未來將會是一種以研究性為主的多元化學習。制定這樣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和合作式的學習方式,會成為未來學習的主體。未來的學習不是簡單地接受知識,學習過程本身很可能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
總而言之,我認為此次疫情給整個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所以我提出:為了適應未來新的學習,我們需要新教育的新基建。關于新基建,有幾點很重要。第一是要構建一個面向全體學生、全體公民的教育資源平臺。這個平臺應該整合中國所有的教育公司,把最好的課程全部放到上面。當然,有些可以收費,有些可以免費,有一些則可以通過國家購買后免費放在網(wǎng)上。我覺得國家應該構建一套從搖籃到墳墓的全免費課程體系,把最好的課程全部放到國家的平臺上,這樣任何家庭、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獲得最好的教育資源,而且這些教育資源通過國家的課程委員會評估后可以不斷更新。
構建這樣一個教育資源平臺,并把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資源采購到該平臺上,這是未來新教育新基建的巨大任務。
第二,要建立一個學分銀行體系。評價是教育的關鍵,如何衡量一個人有沒有學習,學習的效果到底好不好,沒有一套適合的評價體系是不行的。所以我提出要建立一個激勵性的學分銀行體系,把學習者所有的學習過程都存在銀行里,不斷給學習者返還利息,比如某種獎勵或學習券。這樣就能鼓勵大家不斷學習,建設一個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第三,要盡快推動5G的全面建設。據(jù)統(tǒng)計,全國有30%-40%的人上網(wǎng)非常不便,其中就包括我們經(jīng)常碰到的網(wǎng)絡延遲和不流暢等。以至于很多情況下我們都不敢做直播,只能選擇錄播。所以,我們要盡快推動硬件的建設,保證每個家庭和每個地方都可以非常便捷流暢地上網(wǎng),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所有人都能接收到最好的信息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