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悅
【摘要】當今我們身處信息時代,網絡隨手可及,知識更新異常迅速。在這樣的時代環(huán)境下要培養(yǎng)學生適應環(huán)境快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自主有效的處理信息。基礎教育改革規(guī)劃也指出要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從老師教轉換成學生自主學習。WebQuest作為探究性的網絡學習方法和任務單導學結合在一起,用任務單指導學生學習的順序和大方向,運用WebQuest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本文章以具體教學案例分析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該模式的教學效果進行總結和反思。
【關鍵詞】WebQuest;任務單;中學信息技術教學
1 WebQuest任務單的概念
WebQuest是一種基于Internet的資源型學習模式,指學生主要利用Internet信息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給學生呈現一個待學習的問題或待探索的主題,學習者必須對這個問題或主題進行分析,教師對問題不能給予對與否這種簡單直接的答案,學生根據問題借助Internet網絡、圖書資料和其他多媒體信息資源收集信息,在材料收集的基礎上對信息加以分析和解釋,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并提交討論結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任務單是對未完成的任務進行一個系統(tǒng)的整理,并以列表的形式列出來。教師依據學情,為了達成目標而設計任務單這個學習活動的載體。運用任務單可以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參與任務,通過WebQuest學習模式對資源進行分析和整理,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學習習慣,提升學習能力。
所以本節(jié)課將WebQuest模式與任務單相結合,通過任務單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教師指定的網絡資源中完成任務并形成記錄,便于學生記憶和分析。這兩者都是以學生為中心,改變知識灌輸的模式,讓學生自主處理信息。
2 WebQuest教學模式的應用案例
2.1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粵教B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jié)《熟悉計算機的基本硬件特性》,該課是計算機基本知識講解,綜合應用性較強,適合WebQuest教學。在此之前學生對計算機硬件軟件只有大體概念,具體了解較少。在本課學生將自己發(fā)掘面前這臺計算機的參數和配置,通過本節(jié)課講解學會配置滿足自己需求的計算機。
2.2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大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很感興趣,十分期待上信息技術課。但是課上為了維持課堂紀律,學生交流很少,大多數情況都是學生聽老師的講解和操作演示,重復老師剛剛的步驟自己練習。遇到問題的時候根本不思考直接舉手提問。初二的學生接收新知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已經逐漸形成,但是分析判斷能力還不夠成熟,自控力較弱,合作意識有所欠缺。學生已經接觸了很多年計算機,但是卻從未系統(tǒng)了解過計算機的具體參數。本課運用WebQuest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參與進來,采用任務單豐富理論課程的學習模式。該課將學生引入到一定的情境中,根據任務單引導學生自己根據書本了解面前的計算機,培養(yǎng)學生從書本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2.3教學目標
知識層面:
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系統(tǒng)的基本信息。
使學生掌握系統(tǒng)硬件的組成與詳細信息。
使學生學會如何自主選配計算機的硬件設備。
技能方面:
讓學生更加了解計算機,提高學生操作計算機的能力。
情感方面:
培養(yǎng)學生做事情的條理性。
培養(yǎng)學生按照要求進行利弊分析,權衡選出最符合自己要求的計算機。
2.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CPU、內存、硬盤、光驅等主要部件的特點和性能。
能根據工作任務選擇相應的外部設備。
教學難點:
了解并查看計算機硬件型號與特性。
掌握“赫茲”等單位。
2.5教學準備
1.任務單1--查看自己的電腦配置類型及主要性能參數,填寫此表。
2.任務單2--查看自己的電腦體驗指數并填寫此表。
3.任務單3--利用模擬攢機網站給自己選配一臺臺式電腦,價格8000元以內。
2.6教學流程
前期問卷調查
為了對學生學習情況前后形成對比,我在上節(jié)課讓同學們填寫了有關信息技術課堂的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設計的內容主要是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認識和想法,比如學生是否愿意參與課程,課堂上紀律問題,作業(yè)完成情況,喜歡怎樣的教學方式。回收的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在課上并沒有動腦思考而是單純的復制粘貼老師的操作。具體情況見圖表1,2。
教學實踐:《熟悉計算機的基本硬件特性》
創(chuàng)設情境,分析目標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在電腦教室上了一年的課了啦,今天我們就來考考大家,看看你是否熟悉你面前這臺計算機呢?你是否知道你面前計算機的牌子,CPU型號,內存大小,外存大小呢?
師:看來大家確實不大了解面前的計算機,那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你面前這臺計算機的硬件特性。
介紹任務單,引導自主學
師:為了讓同學們自主探索計算機相關的性能,我設計了任務單,任務單主要包含任務,過程和資源,你們要根據任務單上指引的過程,利用任務單提供的資源,來完成其中的任務提交上來,請開始你們的學習,注意,有不懂的地方請你咨詢下你的課本,看看它可不可以幫助你。
學生活動:認真閱讀任務單,根據任務單和課本自主學習。
教師活動:在教室里巡回指導,對不明白任務單任務的同學進行講解,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通過仔細閱讀任務單完成。
組織評價,小組互助
師:我看大部分同學都完成了任務單,那么請同學們看看彼此的電腦配置是否一致呢?看看小組內有沒有同學沒做完,請你幫助他完成。
總結評價
師: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到了什么?
生1:更加了解了面前這臺計算機。
生2:學會自己選擇硬件配置組合自己喜歡的計算機。
師:兩位同學總結的很好,我們這節(jié)課主要完成了以上任務,那么請同學們上交作業(yè)并填寫調查問卷。
教學實踐的效果評估
此次教學實踐的效果,我從三個方面來反映其成效,第一是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第二是學生作品完成的情況,第三是學生的自我評價反映。
第一,從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態(tài)度來看,大部分同學都積極參與完成任務單,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小組合作課堂氛圍很好,上課表現很積極。第二,在學生的作品完成方面,之前傳統(tǒng)教學的課堂上,學生遇到不會的操作會依賴于老師,直接詢問老師而不是自己思考解決。這樣的學習沒有經過大腦的深層加工,總會對技能的掌握不是很熟練。在這節(jié)課中我鼓勵學生自己研讀任務單或者閱讀書本,詢問同學。學生自主學習后記憶的時間更久。因此,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的更好,教學目標完成的很好。最開始還是有很多學生習慣性舉手問老師,在習慣之后慢慢發(fā)現解決問題得到的快樂和自豪感,形成良性循環(huán),學生越來越想要自己解決問題。
后期問卷調查
在課后,我針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邀請學生參與了調查問卷來調查學生的評價反饋,從問卷中可以看到學生反響很好,本節(jié)課參與度很高。證明本節(jié)課使用的教學模式是有效果的。
3 對WebQuest教學模式應用的思考
在這次問卷調查中,我發(fā)現很多學生并不是不想學,而是習慣了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或者學習能力較差跟不上課堂進度,但是老師并沒有注意所以越來越不想學。教師演示的時候學生只是機械性的記憶教師剛剛操作的步驟,而沒有進行自主思考。教師演示的時候已經看到了得到的結果,所以對結果并不感興趣。采用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中有一個發(fā)現和思考問題的空間,帶著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去探索理解知識,這樣記憶的比較牢固也比較有成就感。信息技術學科本身就是一個實用性較強的學科,任務單的設計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在教學過程中任務單也可以很好的起到導向作用,不會讓學生偏離學習路線。基于WebQuest的任務單學習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增加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適合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可以進行實踐。
參考文獻
[1]鐘日輝,陳宏珊. 基于WebQuest的課程教學效果的研究[J]. 《現代教育技術》,2007,17(5):79-82.
[2]廣東省初級中學課本信息技術八年級上[M],廣東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14-20.
[3]王文笑.WebQuest學案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實踐探索[D].揚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