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元
摘要:《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盡可能使用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盵1]根據(jù)國家教育部、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停課不停學”的相關文件精神,筆者結合學情,借助云端技術,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活動;整合;教材;評價
非常時期,非常教學。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當前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改變我們熟悉教學方式。借助云端,搭建平臺,打破局限,實施云端教學,不僅僅是21世紀教育教學必然趨勢,更是未來教育的一種趨勢。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云端教育技術與線下教育深度融合?如何保證云端教與學達到最優(yōu)化的效果?如何借助云端教學,促使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落地?如何讓云端,為線上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2]筆者通過線上直播新授課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4課第三課時《購物講文明》一課,就云端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分享如下,以期投石問路,“拋石激浪”。
一、引入趣味活動,激發(fā)參與熱情
小學道德與法治是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推進,引入趣味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進而達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活動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在設計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結合了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了選拔“文明購物小使者”四個關卡:“文明購物小偵探”“文明購物辯論臺”“文明購物我會做”“文明購物小測試”,運用游戲闖關的方式,將整個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串聯(lián)。云端教學必須要在教學設計上花心思,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教學活動,接地氣的教學情境。只有在鮮活的教學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學生才能在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情境中,樂于參與,享受學習。
二、關聯(lián)生活實際,實現(xiàn)科學深度整合
線上教學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學的可控性問題。囿于線上教學即云端教學,在知識演繹和結論推導等方面有一定的客觀局限性,再加上授課老師和上課學生,面對的是電腦里的課程,課程內(nèi)容是否吸引人,教學資源是否豐富,教學內(nèi)容是關聯(lián)生活實際,這些都很重要。所以,在準備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做了大量的“硬件”準備。教師要及時通過網(wǎng)絡搜集與本課相關的圖片或音頻、視頻等資源,并進行二度開發(fā),研發(fā)和有機整合。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與時俱進,因時而動”,引入疫情期間人們該如何進行文明購物這一話題,引導學生回歸生活場景,結合自身體驗,目的是建立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本節(jié)課的生活指導意義。學生們都能結合話題,根據(jù)特殊時期防疫要求,都能認識到:人們在購物的時候要注意遵守防疫措施,做好個人衛(wèi)生。當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建立密切的聯(lián)系,都是學生切身的體驗,他們就能關注到我們的生活實際,尤其是疫情非常時期,特別的購物方式,印象深刻,教學效果顯著。
三、合理使用教材,實現(xiàn)無痕德育
我們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nèi)容,都是以學生的生活為載體。在引導學生自讀劉曉明案例之后,筆者及時在云端直接擺開辯論臺,讓學生自由選擇正反方進行在線辯論,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辯論結束后,劉曉明在購物中不文明的言行舉止被學生“看得很緊”。根據(jù)案例,學生得到正確結論后,筆者順勢將案例以填空的方式就地反轉,圍繞主題:劉曉明知道自己的錯誤后,后來他去文具店又來買文具盒,他會怎么跟營業(yè)員溝通呢?進一步引導學生以“案”說“案”,知行合一。學生在反轉的案例中,能結合具體的情景,大膽自信的交流。從而,巧妙突破了購物要講文明用語這一教學目標。這樣的設計,不僅活用了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實現(xiàn)了用“教材教教材”,整個課堂教學注重體驗與實踐,有效地開發(fā)了課堂教學資源。同時,又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與交流的欲望,有助于打開學生的思路,將教材中的案例與現(xiàn)實生活情境互共生,實現(xiàn)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獨特的無痕教育。[3]
四、精準落實評價,有效培養(yǎng)學生能力
線下教學不可控,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質(zhì)量督導不可控。所以,教學評價是云端教學目前存在最大的問題——如何設計有效的教學評價手段。大家都知道,線下教學語數(shù)英學科可以通過當堂檢測得以實現(xiàn)的,而線下教學不會因為時空上的不可控及局限性,我們的云端教學質(zhì)量的檢測可以實時進行,有效監(jiān)控,數(shù)據(jù)收集起來也會精準、高效。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應該也可以實現(xiàn),這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同樣適用!其實,這也是為了做好復課后線下與線上教學有效銜接。于是,在課程結束之前,教師設計了一些選擇和判斷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了當堂檢測。學生們紛紛參與其中,參與意識都很強,形成了良好的線上教學互動。云端教學評價,不僅能及時實現(xiàn)教學同步反饋,檢測學生學習效果,鞏固課堂所學,還能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
五、貫穿法治精神,培養(yǎng)學生法治意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法治”教育有明確的要求,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也必須始終貫穿法治精神,培養(yǎng)學生法治意識。為培養(yǎng)學生法治意識,引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并結合相關的法律條文,對購物場所中的消費者的權益,以及經(jīng)營者的義務,在云端上對學生給予解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除了要提升學科素養(yǎng)之外,還要引導學生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不失時機地提升學生“法治”意識。因為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相比其他學科,具有更高的價值取向。
通過拓展法治教育資源,進一步將《購物講文明》引入到深處,與我們真真實實的生活相聯(lián)系,也對學生關于購物方面的知識進行一個普及性的教育,通過法律條文,約束自我行為,規(guī)范購物文明行為,對學生價值觀的建立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筆者相信:云端教育技術與課堂深度融合,必將助力課程實施,而且也會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也必將推動新一輪的課堂教學新革命。特殊時期的云端道德與法治教育,將我們的課堂“搬”到了家中,師生也被屏幕隔在了兩端。然而,先進的信息技術卻又能將師生聚首在“云端”,在看似虛擬的空間,卻能架設起一道通往知識圣殿的“橋梁”——這就是“云端道法”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12-1.
[2] 李偉.“課堂革命”助力學生未來[N].中國教師報,2017年.
[3] 吳閃燕.疫情背景下的德育課程運行機制探索[J].《中小學德育》2020年 第3期.
廣東省東莞松山湖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