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敏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開展,對學生的教育不應該局限于學生的成績,而是要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塑造學生的品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因此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不應該只是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而是要在教學中加入情感體驗分析,讓學生能夠更加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深層含義,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情感教學法;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9-112
引言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對事物的感情已經(jīng)開始有了初步的認知,在這個階段教師應該注重與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情感體驗能力,它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激發(fā)一定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自己內心所想與文章內容形成共鳴,并通過文字來表示出來,實現(xiàn)對閱讀內容的深度理解。情感體驗教學法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突破情感上的束縛投入到對文章的閱讀和理解中,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成績
1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不再是要求學生去讀懂文章中生字、生詞,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將其應用到寫作過程中去。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不僅能夠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也能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擴展自身的知識儲備,給日后的寫作積累有用的素材,實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學生在閱讀、寫作過程中也可以充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表達對現(xiàn)實事物的看法,為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現(xiàn)狀
由于部分教師對小學閱讀教學的理解不夠深刻,認為教會學生認識文章中的生字詞,并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含義就可以了。在課后也只是讓學生去一遍遍地積累文章中的生字詞,導致在考試過程中學生的基礎成績非常好,但是課外閱讀卻一塌糊涂,學生在做閱讀和寫作時也表現(xiàn)出了抵觸情緒。這是因為學生的思想受到了禁錮,把閱讀僅僅是當成積累生字詞的過程而不是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讓生動形象的閱讀教學變得枯燥乏味,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此外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有經(jīng)驗的教師會在課堂上設置讓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取文章中的某一個句子,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來概括這一句子的表達形式,并進行防寫。但是一些年輕教師在教學時,往往是讓學生進行簡單的發(fā)言,然后把事先準備好的教案念了一遍,而下面的同學也就跟著記錄標準的答案這就導致學生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只是單純的去記老師練的答案,而失去了對問題的思考能力和概括能力,讓學生的思想也受到了禁錮。
3情感體驗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3.1營造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場景
感情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就如同我們看到鮮花和青草時會感到充滿活力,在看到漫天飛舞的落葉時也會感到一些生命的凄涼。在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生動形象地將文章中的內容描繪出來,讓學生置身其中,實現(xiàn)情感的體驗。語文閱讀并不僅僅是對文章內容的閱讀,更是學生與作者以及與老師之間的一個情感交流,當學生閱讀完文章之后,他也會形成一些情感上的共鳴,并將這些情感與周圍的人進行分享,從而對學生周圍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情感上的分析,為學生營造一定的氣氛,在讀到文章的動情之處時,要讓學生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看法,并與周圍同學進行分享。
3.2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為學生渲染了一定的氣氛,并將他們帶入到情感體驗過程中后,老師就要進一步的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們根據(jù)文章的內容,充分的表達出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感情,并將這些情感與周圍的人進行分享交流。當學生對感情的表達有一定的疑惑時,老師也要耐心地去引導學生們的思想,鼓勵他們勇敢地表達內心真實所想。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正在步入青春期的過程中,他們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會有一定的轉變,此時他們的內心是比較脆弱的,教師如果能對學生進行感情上的引導將會被他們以后的發(fā)展提供很大的幫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引導與鼓勵,當學生的思想出現(xiàn)偏離后,也不要一味地批評,要一點一點地為學生解開心結,引導他們正確地抒發(fā)內心的感情。
3.3指導學生加深情感體驗
情感的體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它有一個消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是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乃至更長。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可能一篇文章一節(jié)課到兩節(jié)課的時間就可以講完,教師在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之外,也要讓學生學會更好地消化這些情感。比如讓學生在課后反復閱讀文章中的精彩之處,并根據(jù)個人的興趣選擇一個片段去理解并背誦,也可以進行相應的拓展閱讀。在做完一篇文章的閱讀之后,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找文章作者的其他作品進行賞析,并在班級內部組織讀書分享會,鼓勵學生對閱讀的內容以及情感進行分析,讓學生可以充分消化閱讀時的情感體驗,并將這些體驗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實現(xiàn)閱讀的升華。
3.4師生間相互交流情感體驗
語文閱讀教學并不是一個教師向學生單向傳遞知識的過程,更需要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老師在向學生講授這篇文章時,往往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來分析文章中的一些片段,同時也給學生傳授了一些他們理解范圍之外的知識,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有的時候學生們天真而純潔的想法也會發(fā)現(xiàn)文章中的精彩之處,而往往正是這些純真之處,更能打動人心,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這樣更有利于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
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情感體驗分析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們學會如何通過閱讀來挖掘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也學會了如何去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與他人進行分享。小學階段的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幫助小學高年級學生不斷提高閱讀能力,為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沈紅霞,孫歡.感同身受,品文會意——試談閱讀教學中的“體驗教學”法[J]. 云南教育(小學教師). 2020(Z1)
[2] 古柯. “體驗感悟”——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驗式教學策略[J]. 新課程. 2020(18)
[3] 賀吉輝.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應用[J].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 2020(03)
[4] 呂文玲.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 當代家庭教育.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