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德克?吾馬爾哈孜
摘要: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和平統(tǒng)一時期的初中歷史比較容易理解,因為王朝只有一個,易于實行中央集權制,不存在屬地內(nèi)番邦割據(jù)狀態(tài),所以學習難度相對較小,與之相對應的是混亂時期的歷史教學相對而言難度較大,因為王朝比較多,時間線較為混亂,十分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記憶,所以教師可以引進歷史人物故事,以此幫助學生厘清歷史背后的邏輯關系。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教學策略
引言:在進行相關的歷史教學時,教師應該以相關的歷史資料為佐證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接下來的初中歷史教學創(chuàng)造要有力的教學條件,在進行相關教學時,首先應結合相關的文學名著,通過講述歷史人物去串聯(lián)歷史內(nèi)容;其次對人物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最后有學生進行發(fā)言,師生共同研究?;诖?,本文從怎樣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講解歷史人物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為教育界提供一些參考。
一、結合相關的文學名著,介紹歷史人物
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歷史人物進行相關歷史內(nèi)容的講解,在相關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只靠歷史教材上的只言片語,難以讓學生全面的了解相關的歷史人物,更不要提了解歷史內(nèi)容了。因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文學名著,講述其中的歷史人物,從而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為接下來的歷史教學創(chuàng)造便利。
例如課程《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為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了解相關歷史人物以及歷史背景,教師可以將相關文學名著運用其中,如劉義慶《世說新語》的相關內(nèi)容,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東晉才子的風韻軼事,以及當時文人墨客之間的灑脫、豪爽、直率等真摯感情。同時,教師在講述相關的歷史內(nèi)容時,可以結合結合相關的文學名著去講述歷史人物,進而講解歷史內(nèi)容,使學生對初中歷史魏晉時期的歷史內(nèi)容以及相關的歷史人物有初步的了解。同時在進行相關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適當讓學生進行課上的交流,對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也可以積極加入其中,構建和諧課堂為接下來的初中歷史教學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
二、結合相關的歷史史料,評價歷史人物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意識到,歷史學科最終追求的是嚴謹性,歷史衍生的文學作品難免有藝術加工的色彩。而學術是最為嚴謹?shù)?,所以在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之后,教師還應該根據(jù)歷史史料講述歷史人物,結合文學作品使歷史人物形象更加具體,鍛煉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為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學習觀念,培養(yǎng)學習養(yǎng)成歷史思維。
例如,教師在講述《三國鼎立》時,教師應該了解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其實是“七實三虛”,是一本地道的“歷史小說”,所以教師可以根據(jù)相關的史料進行講述,以及《三國志》《漢書》等,通過結合相關的歷史史料,客觀評價歷史人物。如教師可以告知學生,當我們讀過《三國演義》后,我們都覺得諸葛亮足智多謀,但是真正歷史上的諸葛亮外交之才勝于謀略,而法正才是劉備賬下第一謀士。同時,讓學生知曉歷史上諸葛亮并沒有設計過草船借箭,但是據(jù)陳壽《三國志》記載,真正的草船借箭或許源于東吳之主孫權。教師還可以結合史料對相關歷史人物進行講述,如諸葛亮為身長八尺、目若朗星、容貌甚偉,通過相關史料,使學生從時人點評了解具體的歷史人物。并結合相關的歷史事件進行相應知識講解,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鼓勵學生們發(fā)言探討,研究歷史人物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還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進行發(fā)言,讓學生給出自己的看法,同時還要鼓勵學生根據(jù)相關的史料以及文學作品,或者相應紀錄片研究相關的歷史人物,教師給出相應的答案或者思路,之后學生也通過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師生相互討論,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師生關系,還可以從整體上提高班級的歷史素養(yǎng)。
例如,教師在講述《魏晉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時,教師在之前的講述中使學生對魏晉時期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在進行相關講述時,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相應的提問,教師回答相關的歷史問題,夾雜相關的歷史故事,在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歷史辯證思維。教師可以講述相關的重要人物,如開啟山水詩派的謝靈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以后第七位數(shù)字的祖沖之,水墨畫鼻祖之一的顧愷之,還有著有中國史上第一部文學理論《文心雕龍》的劉勰,教師深入講解與教學主體相關的歷史人物,以此深化學生的歷史認知。同時在教學時,教師還可以結合當時的農(nóng)業(yè)、科技、軍事等歷史人物,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史料,讓學生在史料中發(fā)現(xiàn)歷史知識,從而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廣度。
綜上所述,在進行相關的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的文學名著對歷史人物進行講述,以此激發(fā)學生興趣;其次教師還可以結合相關的歷史史料介紹歷史人物;最后教師在教學時,還應做到鼓勵學生們發(fā)言探討,為提升歷史教學效率提供便利的教學條件。
參考文獻:
[1]賈志權.初中歷史人物教學策略談[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14):24.
[2]付泉竹.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人物賞析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