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也是提高學生綜合文學素養(yǎng)的關鍵階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完成教材閱讀活動,更要指引學生對閱讀一些國內(nèi)外名著,不斷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很多學生在進行經(jīng)典名著整本書閱讀時,會出現(xiàn)走馬觀花的情況,閱讀效果不佳,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實際,對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指引,以此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下面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
前言: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其對于學生綜合發(fā)展有極大幫助。新課程標準提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指引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以此豐富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拓展學生閱讀視野,并引導學生形成獨屬于自己的閱讀方式,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閱讀鑒賞能力的提升。
1.高中生整本書閱讀現(xiàn)狀分析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能全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強化學生閱讀水平,并且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從當前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實際看,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閱讀中會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書籍,如果是學生不感興趣的書籍,其很少涉及。即便是一些學生選擇了自己不感興趣的書籍閱讀,也大多是草草了事、敷衍老師,并沒有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從而導致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效果相對比較差。此外,還有的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經(jīng)常會選出某一個篇章進行閱讀,這種閱讀情況很難滿足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全面提高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效果,是每一個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
2.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2.1依據(jù)學科特點,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需要幫助、引導學生積累文學語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促進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提高。整本書閱讀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也需要結合學科的特點,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育,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語文學科整本書閱讀不僅要引導學生獲取情感、精神引導,更好指引學生學會經(jīng)典作品中的語言運用方式,以此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高中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單純的停留在情感、精神層次是很難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的,也無法將語文學科的本質展現(xiàn)出來,教師要注意對于整本書的閱讀不能停留在主題思想、人物性格、社會意義等層次上,還需要考慮學生是否從閱讀中學會了語言運用。例如在《邊城》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分階段的閱讀活動,第一階段是自由閱讀階段,主要讓學生通過自由閱讀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性格、情感精神內(nèi)涵等;第二階段是專題研究階段,要求學生對小說中的語言應用進行專題分析,如分析小說的語言特色、藝術手法等,以此強化學生的語文素質。
2.2結合學科情特點,強化閱讀體驗
對于高中生整本書閱讀,應該是學生在課外時間,以自主閱讀、記錄筆記、討論交流等為主,教師要盡量減少講解,避免對學生的閱讀、思考造成限制。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中,教師應該更加看重學生的閱讀體會,整本書閱讀具有時間長、內(nèi)容豐富、自由度高等特點,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體驗整本書閱讀的過程,與小說中的人物一同思考、對話,強化學生的閱讀體會、感悟,加深學生的收獲。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定期對學生的閱讀狀況進行檢查,并督促學生可以按照既定的閱讀計劃完成閱讀活動,同時要與學生共同討論閱讀中的問題,欣賞小說中的美好之處。例如在《老人與?!烽喿x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閱讀過程中喜歡的優(yōu)美句子摘抄下來,并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自己對這些句子的體會,讓學生相互間交流閱讀經(jīng)驗,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體會。
2.3加強閱讀指導,突出自主學習
在閱讀活動中,經(jīng)常會涉及到讀寫練習、專題研究等,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期間,提示學生將自己研究的專題內(nèi)容記錄下來,或者在書中標記出來,然后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當然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獨特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可以在寫作中加深對整本書的感悟。例如學生在閱讀《三國演義》這部作品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三國人物傳”的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在作品閱讀中,找出自己喜歡的人物,收集小說中的人物信息,把握人物發(fā)展過程,并找出能展現(xiàn)人物特色的經(jīng)典事跡,或者是對人物細節(jié)、心理、語言、動作等進行細致描寫的語句,整理成一篇人物傳記。通過這樣的閱讀活動設置,可以指引學生更加深入的把握作品。
2.4注重閱讀評價,重視全面發(fā)展
由于整本書的閱讀量非常大,需要學生長時間進行閱讀,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的讓學生保持閱讀熱情。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對學生開展閱讀評價活動。在整本書閱讀評價中,教師要做到評價主體、評價方式多元化,如讓學生進行相互評價、自我評價等,整本書閱讀活動中,學生處于絕對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做好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寫閱讀隨筆,教師根據(jù)學生寫的閱讀隨筆判斷學生閱讀狀況,并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建議,促使學生可以更好持續(xù)的進行整本書閱讀。
總結: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強化學生語文整體素養(yǎng)。因此,在實踐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科學、合理的引導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孟曉冬.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策略探討[J].新校園:中旬刊,2018(4):145.
[2]梁杏煒.探尋“整本書閱讀”的策略[J].課外語文,2018(07):196.
[3]張靖.淺談整本書閱讀的策略與研究[J].甘肅教育,2017(16):100.
[4]申龍.分享式閱讀教學在“整本書閱讀”中的探索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8(10):152.
作者簡介:楊桂芳,1979年1月,女,漢,最高學歷:大學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高中語文的教學方法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