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平
摘 要:從青少年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對體能教學體能模塊的融合進行探析。強調體能訓練的科學性。針對速度、靈敏、耐力、力量等素質從準備到放松,從生化角度進行科學剖析,提供了可借鑒、有指導價值的理論依據(jù),可操作的訓練方式方法。
關鍵詞:高中體育;體能訓練;創(chuàng)新體系
前言: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體能訓練體系與發(fā)展趨勢需要依托于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的理論與方法、體能訓練計劃的制定與實踐、功能性動作篩查(FMS)理論與應用、抗阻力量訓練的理論與方法、速度與靈敏訓練的理論與方法、運動能力(體能)的測試與評估、體能訓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運動損傷的預防與康復、動作準備與回復再生訓練方法等多個國際體能訓練的熱點理論來支持創(chuàng)新。
一、關于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現(xiàn)狀分析
(一)現(xiàn)階段高中生的體質所帶來的思考
軍訓一天,暈倒率10%。廣州市四所中學的3600名學生,開學前他們在一個訓練基地統(tǒng)一集訓,每次短短40分鐘的操練時間里,總有學生暈倒在地或者因為受傷去了校醫(yī)院,一天下來暈倒率竟達10%。在電視新聞報道中,這樣的新聞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并且根據(jù)調查我國18歲以下的肥胖人群已達1.2%,中國12至18歲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可見我國高中生體質還有待于進一步強化,適時出現(xiàn)的體能訓練正是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有效途徑,體能訓練在中學中如何開展、如何成為一種有成效的教學手段、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將成為提高學生體質的新手段、新方法,也是各位一線體育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1]。
(二)現(xiàn)階段高中體育教師關于體能訓練的專業(yè)程度需要進一步提高
高中體育教師能夠以專業(yè)的訓練方法為依靠,成為一個帶動增強高中生體質的一個關鍵點,帶動學校的一個面,提高體育課的授課質量,對學生體能、體質有所促進。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體能訓練是有效的載體手段。體育老師應不斷提高專業(yè)度能夠提升中學體育教學工作質量、提升教育內涵的同時,也進一步發(fā)展自我專業(yè)水平、開拓視野,學習和掌握更多的科學有效訓練方法,掌握體育領域的先進的前沿的知識理念[2]。事實上,對于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師而言,面對高考、學習等各個方面的壓力,很多的體育老師會忽視高中階段體能體系的創(chuàng)建更難說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了。
二、關于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創(chuàng)新體系創(chuàng)建策略的闡述
(一)在實踐教學中引進先進的科學手段
在一些活動訓練中采用心率檢測跟蹤,用心率監(jiān)測系統(tǒng)科學監(jiān)控,對體能的教學手段的運用和體能練習的密度提供了更精準的依據(jù)。用先進的科學手段穿插于整個教學過程,教師不僅僅檢測和分析體能教學的方法,也學會了用心率監(jiān)控作為教學手段去掌握課堂及學生練習的強度和密度。
(二)對常見的體能訓練方式進行新的研究
比如:小步跑的“扒地”動作的合理性;過早專項化訓練的不可取性;靜力拉伸、動力拉伸,對提升運動表現(xiàn)的不同效果,放松對預防運動損傷的積極意義等。從“肌筋膜放松、有氧運動、肌肉激活、動態(tài)拉伸、神經(jīng)系統(tǒng)激活”五個部分對速度、靈敏、力量等素質的練習,更加細化體能訓練的體系模塊[3]。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探索體能教學訓練模式,爭做學習型體育教師,積極吸收科學前沿的教育教學方法及訓練手段,并運用到實踐中,服務課堂,服務每一個學生,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
(三)學校積極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
上文中提到了,高中教師對于體能訓練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的重要性以及促進意義,因此學校需要積極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能夠有效的幫助體育老師能借由培訓,關注體能訓練,在體能訓練和體育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希望通過本次體能訓練研修產(chǎn)生思想碰撞的火花,使我們的體育課變得更加的多樣和豐富,能夠以體能訓練為基礎,以技能學習為核心,讓體育課變成改善學生體質的有效途徑[4]。從課堂體能教學開始,為學生健康發(fā)展、增強體魄做出體育教師應有的努力,并在自我成長與職業(yè)發(fā)展中,加強學習,進一步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四)體能訓練的創(chuàng)新方法
高中階段的學生,身體處在發(fā)育的高峰期,在體能訓練方面應該要顧全整個的身體素質發(fā)展,在體育課上,可根據(jù)體育課的上課內容來安排體能訓練,并且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是上課前訓練,首先是要進行全方位熱身運動,其次是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安排具有正對性的體能訓練,主要是為了防止在課程項目的實踐過程中學生的身體機能因劇烈運動而產(chǎn)生的一定程度損傷;另一個方面是上課后體能訓練,這個訓練主要是在課程項目的基礎上鞏固學生身體素質以及對全身的肌肉進行放松。
兼顧身體素質發(fā)展敏感期,合理配置項目。根據(jù)身體素質發(fā)展的敏感期,對不同年齡段學生進行不同內容的體能練習[5]。依舊以14~15歲學生為例,他們正處在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在反應速度、靈敏度、協(xié)調性方面能夠通過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使這些素質得到非常好的發(fā)展,故高中體育教師可在體能訓練中安排一些韻律感較強的有氧體操、反應力游戲、爭節(jié)拍游戲等內容。
統(tǒng)籌兼顧,全面發(fā)展。完成訓練目標的同時,還要堅持全面發(fā)展的原則。如,運動強度偏大的訓練內容之間,適宜穿插以靈敏、協(xié)調和反應等身體素質的項目,而運動強度偏小的技巧類或者是投擲類訓練之間,則適宜穿插負荷強度比較大的諸如位移速度、一般耐力或者是一般力量的身體素質單元。在訓練計劃制定時,就要兼顧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具有組織、示范、講解等基本教學能力,也要能寫好教案,練好口令、隊列隊形等基本功;其次,在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身體素質參差不齊,可采用多樣化、專項化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適應不同能力的學生學習需求。還有就是,不斷地學習進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不斷的進行鉆研、深究,更好幫助高中階段的青少年成長。
參考文獻
[1]井玉輝.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強化學生體能訓練[J].學周刊,2014,28(14):185-185.
[2]梅文豪.淺談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發(fā)展學生的體能素質[J].新課程(中學),2016,31(21):875-875.
[3]劉光標.體能訓練在高中體育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體系分析[J].運動,2015,39(25):131-132.
[4]鐘賢清.探討現(xiàn)代體能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6,22(52):006-006.
[5]楊娟.淺談拓展訓練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10(35):194-194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創(chuàng)新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