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子
“電影,就是以圖像的形式加上光線的造型,把文本化的故事呈現(xiàn)給觀眾?!睆埣侮唬晃?5后蘇州電影攝影師這樣認為。從蘇州中學畢業(yè)后,18歲的張嘉昊赴美國波士頓大學學習電影制作,后于2018年考進位于洛杉磯的美國電影學會,曾作為攝影指導參與過20多個長片和短片項目的制作。2020年,他的35mm膠片作品《carnival 嘉年華》共入圍和提名莫斯科國際短片電影節(jié)、紐約GreenPoint國際電影節(jié)、西班牙巴塞羅那獨立電影節(jié)等12個國際電影節(jié)。
說起如何走上電影創(chuàng)作的道路,張嘉昊回憶道:自己的外公以前是蘇州鐵道師范學院的音樂老師。小時候去外公家里玩,二十平方米不到的屋子里總是擠滿了學生。外公會帶著他們一起演奏、唱歌,這樣的場景是對張嘉昊最早的藝術啟蒙。除了音樂,外公還很喜歡閱讀,寫東西。從外公那里,張嘉昊獲得了要辯證看待身邊事情的觀點和視角。
張嘉昊個人作品網(wǎng)站的首頁有一句話:“The cinema world can be a real world rather than a dream world.(電影可以是真實的世界,而非夢想的世界。)”日常生活的點滴給予著他最大的創(chuàng)作靈感,“生活不常像影視作品那樣充滿戲劇性,但可以給創(chuàng)作帶去許多思考?!?/p>
在藝術領域,歷史學家和批評家們習慣于把目光聚焦于類型,以求能夠更清晰地研究風格問題。對于創(chuàng)作者的個人風格,張嘉昊認為那是無法絕對界定的,甚至一旦個人風格被固化,還很危險?!翱梢员欢x的只有一個人的生活與經(jīng)歷,是真實的過往塑造了創(chuàng)作者藝術表達的形式?!痹谶@樣的理念驅(qū)使下我們可以看到,張嘉昊鏡頭語言中的人或事,都是多面而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