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的德性倫理思想比較探析

      2020-09-10 07:22:44崔雪嬌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 2020年1期
      關鍵詞:中庸之道道德

      崔雪嬌

      摘 要:《倫理學大辭典》認為德性“即道德品質。”古希臘時期的亞里士多德和中國傳統(tǒng)儒家學派關于道德德性這一問題有著內容近似的闡述。本文論述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提出的道德德性觀點,結合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關于道德倫理的觀點,對道德德性作為“適度的品質”與儒家的“中庸之道”為主線展開比較研究。以比較研究的視角,探討亞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論與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的互通,在學說思想上形成互補,對道德與道德德性問題作出補充性解讀。

      關鍵詞:道德;道德德性;適度原則;中庸之道

      中圖分類號:G40-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1-0016-02

      亞里士多德與孔子的哲學思想在倫理層面上有一定的相通之處:亞里士多德認為“德性”是有德之人所擁有的品質,這種品質就其本身而言不是人生而固有的,而是通過后天教導而逐步形成的,以及通過習慣而培養(yǎng)出的道德德性,體現(xiàn)為溫和或節(jié)制。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德性是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而來的一種穩(wěn)定的個人品質,因此他極為重視習慣對道德德性的重要影響作用;對于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哲學而言,更多地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這不僅體現(xiàn)在倫理學的層面上,還體現(xiàn)于哲學的層面。儒家關于道德內容的闡發(fā),奠定了中國幾千年來的道德傳統(tǒng),對后世乃至當今時代都有著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一、道德與德性

      在希臘語中,道德是指通過習慣而獲得的品性、品質。亞里士多德說:“靈魂的狀態(tài)有三種:感情、能力與品質,德性必居其中之一。”感情囊括怒氣、恐懼、妒忌、愉悅、愛、恨、嫉妒、憐憫等,總體上是指令我們自身感到快樂或痛苦的那些情感。能力,是指能夠讓我們的內心感受到憤怒、痛苦或憐憫的東西。品質,則是指我們同這些感情的好與壞的關系。德性作為一種使人成為善良、并獲得其優(yōu)秀成果的品質,存在于我們日常行為處事的適度原則之中。這表明擁有德性促使我們按照理性的要求去做合乎我們自身意愿的行為。

      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德”的本義是升高,后來引申出德行、品德的含義,而“道”的意義層次則要高于德,德是道的實踐和體現(xiàn),其修德、養(yǎng)德目的在于達到道的最高原則?!暗赖隆倍诌B用始于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比寮沂侵袊鴤鹘y(tǒng)思想中最近于談論倫理道德觀念的學派。在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中,關于“德性是品質”這個觀點的來源即是孔子的“仁”學思想??鬃印叭省钡母拍钍菑娜藢θ说牧己玫那楦兄幸瓿鰜淼?,他認為 “為仁由己”,是否做符合仁的事完全取決于人自己?!叭省奔仁且环N道德行為,也是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后來“仁”之“泛愛眾”觀點確立了仁愛作為群體本位的傳統(tǒng),使仁在道德層面上獲得了普遍的意義。

      二、合德性的行為與儒家禮義思想

      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德性是在道德實踐活動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獲得的,我們只有先做合乎德性的事,才能稱得上是有道德德性的人。這正如儒家所講的“繪事后素”的觀點,要獲得道德德性就必須先有良好的質地,而后才能進行道德修養(yǎng)上的加工。因此,這個原則也適用于理智德性,因為理智德性是通過教導而產(chǎn)生的,良好的質地更能成就教導成果的實現(xiàn)。亞里士多德認為實現(xiàn)活動的性質造就一個人的品質,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對于個人品格的塑造而言至關重要。

      亞里士多德進一步指出,合德性的行為不僅具有某種性質,而且是出于某種狀態(tài)的。亞里士多德將這種合乎德性的行為看作是“本身處于不斷重復公正和節(jié)制的行為的結果”。亞里士多德對此的解釋是:“德性不僅產(chǎn)生、養(yǎng)成與毀滅于同樣的活動,而且實現(xiàn)于同樣的活動。”他以是否擁有快樂來說明“節(jié)制”的含義,認為節(jié)制快樂能培養(yǎng)一種節(jié)制的品質,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快樂。這是一種反身印證、循環(huán)上升的認知過程,它恰如柏拉圖在“洞喻”中的表述,試圖表明人的靈魂是通過“轉向”來認識事物的本質的。即通過再三反思,使知識得到上升發(fā)展。

      亞里士多德與孔子在一個人如何擁有道德德性這一問題上,提出了相似的進路,他們所說的“節(jié)制”或“克己”,都是以內化的道德準則來不斷提升為個人的修養(yǎng)及道德水平。這種以行為修習德性的方法,是達到道德德性的切近路線。

      三、“適度的品質”與“中庸之道”

      亞里士多德說“不及與過度都同樣會毀滅德性?!彼麑⒌滦源_定為一種可以產(chǎn)生出最好活動的品質,而“惡”是與此相反的品質。在他看來,任何事物都有較多、較少與相等的情況,這三者又分別對應過度、不及和適度的范疇。但亞里士多德否認適度的普遍性,他認為“適度”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情況,適度也是與惡相對立的。

      亞里士多德所說的“適度的品質”在中國儒家的“中庸”思想中有著相近的內容。在儒家傳統(tǒng)中,認為人之最高的德性即是“中庸”,程頤對此的理解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這是說不偏向極端,保持穩(wěn)定不變,是一切事物追求的至理。適度是調和方法論的視域觀點,其重點是強調求取適度原則的方法上采取平和的性質。

      孔子認為“君子必須要時刻遵守“中”。而“中”放在行動的概念上就是“中行”,它是一種符合“中庸”精神的適度行為。他與偏向于進取的“狂”者(過度)或偏向于有所不為的“狷”者(不及)不同,“中行”者是在道義原則下“無可無不可”的更為靈活的態(tài)度??鬃訉ⅰ岸Y”看作是“道義原則”,在他看來,以“禮”為指導的德性,才是真正適度的德性。而中行者“禮”為指導時,能更好地協(xié)調各方面的關系,其一言一行都是“中”的寫照,這樣的行為就達到了“中庸”的要求。

      孔子同樣也認為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導和原則,就是要在思想和行為上堅守“中”,這也正是踐行 “中道”的必然要求。在道德修養(yǎng)的層面來看,“適度”將不同的觀點傾向進行調和,不偏袒于某一種而力求在兩者間找到一種平衡,這種調和的做法也可稱為“致中和”。儒家的“中庸”思想中包含著“中和”的觀念,它既是一種境界,也是圣人所發(fā)的氣象。亞里士多德與孔子對道德德性的分別探討,代表著兩個文明間不同的思考方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事功”與西方文化的探尋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將二者對比,又是另一種形式的思想上的互補。

      四、結語

      本文從德性的概念涵義出發(fā),進而提出以習慣成就道德德性的德性實踐過程,并使其不斷地內化為個人的行為準則的觀點。最后,本文以“適度”為線索,將亞里士多德“適度的品質”與儒家“時中”和“中庸之道”進行比較,討論了適度的應用范圍,提出將“適度”作為行為準則的觀點。

      參考文獻:

      [1][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廖申白譯.北京:商務出版社,2003.

      [2][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1.

      [3]王海明.道德哲學原理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張汝倫.中西哲學十五章[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

      [5]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李元.碰撞與創(chuàng)新:中西哲學特色比較研究[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3.

      [7]蘇燕.孔子中庸觀與亞里士多德中道觀的影響意義之比較[J].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2).

      (責任編輯:李凌峰)

      猜你喜歡
      中庸之道道德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中庸之道
      青年時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0:51:47
      淺談“中庸之道”的精神內涵與當代價值
      中國文化對英語課堂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36:50
      建構民辦高校青年教師激勵的“中庸之道”
      考試周刊(2016年23期)2016-05-13 19:10:58
      職業(yè)女性的“中庸之道”
      東方女性(2016年1期)2016-02-16 16:34:46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
      有必要制定從政道德法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1
      海城市| 九寨沟县| 襄汾县| 无锡市| 建阳市| 宜黄县| 怀远县| 乌兰察布市| 崇义县| 平遥县| 和政县| 杭州市| 灵寿县| 青铜峡市| 青海省| 旺苍县| 汝城县| 安徽省| 密山市| 盐山县| 色达县| 钦州市| 靖江市| 思茅市| 太康县| 保定市| 苍溪县| 龙游县| 施甸县| 林口县| 丹江口市| 玛沁县| 无为县| 天全县| 万全县| 石台县| 绵竹市| 车致| 合肥市| 昔阳县| 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