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維清
摘要:在常態(tài)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因為對課文有了一定了解而對課堂學習失去了興趣,課堂教學常會缺乏主動的狀態(tài)。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充滿想象空間,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與活力,提升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能力。
關鍵詞:語文課堂;主動探究;想象
在平時研討活動中的一節(jié)語文課堂中,我們觀察到這樣一種情形:一節(jié)課看似行云流水,教師的問與學生的答配合得嚴絲合縫,毫無破綻,整節(jié)課顯得非常成功。但當我們就課堂學習狀態(tài)對52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時發(fā)現(xiàn):有82.4%的學生認為課堂所學的知識在課前已經學會,有79.3%的學生認為課堂中教師的語言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有77.6%的學生認為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缺乏新意。這樣的調查結果令我們震驚,同時也引起了我們深深的思考:為什么我們的課堂看似熱鬧,實則低效?教師看似講得興高采烈,學生卻學得索然無味?為什么我們的語文課堂教與不教一個樣,學生未曾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呢?在與調查學生進行交流時,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老師這節(jié)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我們都能猜到。他說了前一句,我們就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可見,課堂缺失了新鮮感,學生自然也就缺失了學習的好奇心和主動性。新時代的學生面對的是多彩而又豐富的自媒體世界,他們對外界的認知與思維已經大大超出了我們的理解。如何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生動起來,重新點燃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真正實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的文化價值呢?
一、設計充滿想象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主動探究
教學內容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主體部分,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重要媒介和載體。一篇課文是教學內容的依據(jù),但不是全部。在課堂教學前,大多學生都已經對課文進行了預習,認真的學生甚至已經能夠背誦,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就課文講課文,難免會讓學生感到無趣和乏味。一位高明的語文教師應能夠從普通教學文本中提取出適合本節(jié)課教學的有價值的內容。這些內容必定是學生自學時未曾發(fā)現(xiàn)的,同時又能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想象興趣,是學生語言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在每一節(jié)課中,這些充滿未知的教學知識都能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新鮮體現(xiàn),學生又怎會不對語文課充滿期待呢?
如羅才軍老師教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緊扣“喜”字不斷生發(fā),引導學生從詩中想象發(fā)現(xiàn)七重未知之“喜”:喜從天降、喜極而泣、喜笑顏開、欣喜若狂、喜不自禁、現(xiàn)實之喜、想象之喜。整節(jié)課既依托文本內容,同時又高于文本內容,教學內容從文本中來,卻又處處充滿想象。課堂教學時,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探索未知的新鮮的學習氛圍之中。
二、淬煉生發(fā)想象的教師語言,讓學生享受其中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對話是引導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的語言既作為一種傳播信息的媒介,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語言表達的重要對象,因此,教師語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應當受到我們的重視。然而,不少老師在課堂中往往呈現(xiàn)出隨意的表達習慣,缺乏嚴密的語法邏輯,缺少應有的語言美感,甚至每一節(jié)課總是那么幾句耳熟能詳?shù)奶釂栒Z,試問這樣的教師語言又如何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情趣呢?一位出色的語文老師尤其善于修飾自己的語言,無論是課堂中的提問語,還是對學生表達的評價語,抑或是對文本講讀時的解說語,無不充滿著詩情畫意,引發(fā)學生的奇思妙想,并且這些充滿著文化情味的課堂語言又是多變的、新鮮的,學生聽來如癡如醉,沉浸其中。學生在對教師語言的想象與享受中獲得語言的熏陶和感染,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自然也就日漸熏染、潛移默化了。
如王崧舟老師在教學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一詞時,課堂語言充滿變換,時而如溪水潺潺流過,時而如飛瀑急流直下,教師語言和文本語言交相輝映,對學生的評價語也是恰如其分、妙語連珠。學生身處這樣的學習氛圍,浸潤于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頭腦中充滿想象,思維不曾停歇,又怎能不愛學習?
三、根植善于想象的學習策略,讓學生獲得發(fā)展
語文課堂的學習,根本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技巧,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豐富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由于學習的內容不同、目標不同,因而一般教學時選擇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自然也就不盡相同。然而語言文字的學習離不開含英咀華、潛心涵泳。這正是需要教師指導的文字想象的學習策略。針對不同文本的教學,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總是善于在不同的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恰當而高效的想象學習策略,幫助學生利用適宜的方式開展活動,積極想象,主動學習,獲得應有的發(fā)展。
如薛法根老師在教學《黃果樹瀑布》一課時,先讓學生觀看一段視頻,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再讓學生到文中去選擇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體會,隨即又引導學生關注文中對瀑布聲音描寫的比喻句,體會文中比喻描寫的準確性和情感性,進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也用比喻句贊美一下瀑布,最后讓學生理解作者在文中移情的寫作手法,并用課堂中學到的寫作策略嘗試修改一段文字,體現(xiàn)表達的準確性和生動性。在課堂中,教師利用想象指引學生由現(xiàn)實走進文字,再由文字回到現(xiàn)實,在這樣一進一出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思維在快速運轉,想象在奇妙生成,真實經歷著由不會到會的神奇轉變,學有所得,學而能得,令人為之贊嘆。
小學生對于新鮮未知的事物天生就充滿好奇,對于想象有著天生的優(yōu)勢,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學生的這種好奇天性,在語文課堂中巧妙設計充滿想象的知識內容、生發(fā)想象的課堂語言、善于想象的學習策略,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技巧的想象活動中來。這樣的課堂才是最新鮮、最美麗的。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才能真正發(fā)展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