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現(xiàn)實中“學生怕作文,老師煩作文”的現(xiàn)象一直存在。文章結合教學實際從“豐富寫作資源、修煉寫作技能、提升寫作水平”三方面,淺談筆者關于作文教學的思考。
關鍵詞:素材;方法;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彪S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學生的生活可以說是多姿多彩。但當前小學作文卻依然存在不少問題,特別體現(xiàn)在“無話可說,無從下筆”,不少學生一聽寫作文就頭疼。作文課上,要么腹中空空、不知何為,要么馬虎應付、胡編濫造,常為沒有米下鍋而犯愁。如何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呢?筆者認為,應該讓作文走向生活。
一、 素材——豐富寫作資源的源頭水
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人在生活中隨時需要作文,所以要學作文?!彼€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的流個不歇?!薄白魑倪@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笨梢?,作文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又為生活服務。所以說豐富學生的生活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關鍵,開拓學生的寫作源泉,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使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
那么作文教學的內容,就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入手,讓習作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我的實踐,也是從生活中來,向生活中去,用我手寫我心。我要求學生建立《百字素材本》把自己每天經歷的事情,或者是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內容寫下來。
平時注意從生活中挖掘寫話的內容,關注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如:學生的錢丟了,我便要求學生寫下丟錢后的感受;考完試后我也及時布置學生寫下自己拿到試卷后的感受;節(jié)假日利用學生制作賀卡的機會,我要求學生寫出制作的過程;寫校園,自然少不了帶著學生到校園里轉一圈,實地觀察;寫課余生活也把學生帶到架空層去活動一翻;我甚至和學生在教室里種起了小豆小蔥之類,指導學生去觀察記錄,到最后寫成觀察日記;為了寫秋天的景色,我先讓學生去畫下自己眼中的秋天,眼中有物,筆下自然也就有話了。
二、 方法——修煉寫作技能的熔爐火
現(xiàn)在的孩子雖然物質生活豐富,但一天又一天重復的生活,他們就是感覺不到每天的新變化,不會記錄每天的新感受,捕捉不到新的東西,所以沒有東西可寫,不會寫,自然也就不愿去動腦了,變得有眼不會看,有耳不會聞,有口不去說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呢?我們經常埋怨學生不會想象,不會生動具體地描述,內容平淡無奇,平白無味,缺少靈動時,有沒有站在學生角度去想一想?他們缺少的不是觀察,而是方法的指導。就像已經找到水源了,還要經常去疏通一下渠道,讓水源自由順暢地流過。像寫我們的校園,你也許會指導學生寫作要有順序,要仔細觀察,要有想象,與其紙上談兵,倒不如帶孩子們到校園里轉一圈,然后教他們列個提綱:①剛才我們到了什么地方?②每一處地方你最喜歡什么?③加上你的想象把你喜歡的景物寫下來吧。④再抒發(fā)下你的心情吧。當然在這當中離不開表揚和激勵的手段。像于永正老師的方法對學生就很受用:能夠把事情寫清楚的就合格,能夠加上自己的想象,用上好詞好句子的就加分。這樣難度降低了,學生的興致來了,作文對他們來說就不再是難于上青天的事了。待到學生喜歡上作文了,閱讀肯定就能跟上去,寫作能力隨之肯定就能提高。
此外,還要進行一些簡單的作文技巧的指導。比如提供一些輔助詞匯,讓學生學會形容詞連用;指導學生如何把文章寫具體的方法,而不是只是不停地要求孩子寫具體,寫具體;當然還有修改作文的方法等等。這樣來降低寫作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水平。記得三年級孩子剛開始學寫作文的時候,就特別需要一步一地教,比如文章構段的“三段式”;比如片段練習把內容寫具體。我經常做的練習就是,給一個詞,讓學生寫一段話。比如“高興”“緊張”“安靜”……從開始的模仿,到漸漸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這就是學習寫作的過程。修煉寫作技能,從教方法開始,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耐力。“真金需要火煉”,掌握方法,反復訓練,才能練成一招一式。
三、 興趣——提升寫作水平的加油站
有人說: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鼓勵是最好的方法。因為每一個人的潛意識里都有被人承認、肯定的渴望。如果每次寫作得到的都是老師的批評、指責,提起作文立刻心生怯意,學生怎么可能還會有寫作的動力呢?我們常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提高寫作的最大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走進生活,主動作文,逐步養(yǎng)成表達的習慣。寫作文沒有趣肯定是不行的,沒有趣就吸引不了學生,靠逼很辛苦,學生辛苦老師也累,所以是一定想辦法讓學生覺得寫作文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才行。這樣學生才會用心去體驗生活,才會主動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鼓足學生寫作熱情,一是要保持新鮮。關注學生生活,了解班級學生喜歡的話題,選擇有意思的素材,讓其保持不吐不快的感覺。二是享受成功。興趣依賴于成功。給學生搭建一個可以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舞臺。通過班級《閱讀與寫作》欄目,經常展出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出版《苔花清香》班級作文集,讓每一個孩子都有發(fā)表的機會。經常推薦作文去小太陽報、青少年報等報刊上去發(fā)表,這一切都是成功的體現(xiàn)。成功的體驗是鞏固和發(fā)展習作的興趣關鍵。三要尊重個體。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而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方式通常老師紅筆一勾定成敗,這是對寫作個體的不尊重?!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要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要尊重學生這個寫作主體。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改變一成不變的評價方式,通過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家長參與評改、以激勵性評價為主,通過作文點評課等途徑講評習作等方式,促使學生勤于動筆,更樂于表達,讓作文這棵幼苗在多種激勵評價方式中茁壯成長。
當然,讓學生愿意寫作,愛上寫作,還有很的方式和手段。筆者的探索來源于自身的教學實際,還有一定的局限性。讓我們一起來記住葉圣陶先生的這幾句話:“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論到根本,除了不間斷地向著求充實的路起飛去、更沒有可行的預備……必須尋到源頭,方有清甘的水喝”。作文如此,教學研究亦然也。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任琨.幫學生“找米”與讓學生自己“找米”[J].小學語文教師,2006(3).
作者簡介:
吳清平,廣東省梅州市,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湯西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