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川秋葵微粉體外降血脂作用及對小鼠腸道菌群的影響

      2020-09-24 03:14:59辛松林舒娟韋章琳徐培黃韜睿張海豹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20年16期
      關(guān)鍵詞:降血脂

      辛松林 舒娟 韋章琳 徐培 黃韜睿 張海豹

      摘要:研究川秋葵微粉體外降血脂的能力及其對小鼠腸道菌群的影響。小鼠腸道菌群試驗中,將小鼠隨機分為4組灌胃6周,即對照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10 mL/(kg·d)]、川秋葵微粉低劑量組[450 mg/(kg·d)]、川秋葵微粉中劑量組[900 mg/(kg·d)]、川秋葵微粉高劑量組[1 800 mg/(kg·d)]),采用16S rDNA高通量測序技術(shù)分析小鼠腸道菌群的組成及其變化。體外降血脂試驗中,研究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川秋葵微粉對體外膽固醇、?;悄懰徕c、甘氨膽酸鈉的吸附能力。結(jié)果顯示,川秋葵微粉各劑量組的小鼠腸道菌群組成的相似度較高,中劑量組的盲腸內(nèi)容物菌群的OTUs數(shù)量最高,說明中劑量組小鼠盲腸菌群的特異性高;低劑量組的結(jié)腸內(nèi)容物菌群的OTUs數(shù)量最高,說明低劑量組小鼠結(jié)腸菌群的特異性高;此外,秋葵微粉能提高小鼠腸道中的益生菌比例,降低有害菌比例。通過體外膽固醇吸附試驗以及體外膽酸鹽吸附試驗,初步證實秋葵微粉具有良好的吸附膽固醇、?;悄懰徕c以及甘氨膽酸鈉的能力,且呈明顯的劑量效應(yīng)關(guān)系,隨著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其吸附量逐漸上升;秋葵微粉對?;悄懰徕c的吸附量較甘氨膽酸鈉的吸附量多,即秋葵微粉與牛磺膽酸鈉的結(jié)合能力更強。結(jié)果表明,川秋葵微粉具有體外降血脂的能力,且對小鼠腸道內(nèi)環(huán)境健康具有改善調(diào)節(jié)作用,低劑量更具有實際應(yīng)用價值。

      關(guān)鍵詞:川秋葵微粉;小鼠腸道菌群;降血脂;OTUs

      中圖分類號:R2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0)16-0228-07

      人類腸道內(nèi)微生物的數(shù)量約是人類體細胞和生殖細胞的10倍[1],腸道菌群對人類健康有重要作用。相關(guān)研究報道,腸道微生物不僅參與宿主主要化學物質(zhì)的代謝[2],還與腸道疾病密切相關(guān)[3]。

      秋葵是一年生錦葵科的草本植物,在我國許多省份均有較大的種植面積[4]。秋葵作為具有保健作用的蔬菜,富含多種生物活性物質(zhì)[5],如果膠、多糖等黏性物質(zhì)[6],多酚[7],黃酮類物質(zhì)[8]。其中,果膠、多糖不能被胃消化酶分解,可以促進腸道中某些微生物的特異性生長,有利于腸道健康[9];同時也具有降血脂[10]、降血糖[11]的作用。目前,關(guān)于秋葵微粉改善動物腸道及體外降血脂的研究報道較少。張海文等報道,黃秋葵粉添加到日糧中對肉雞營養(yǎng)物質(zhì)消化吸收有影響[12]。吳佳靜等報道,秋葵葉粉喂養(yǎng)海蘭褐蛋雞后對其盲腸微生物及腸道組織結(jié)構(gòu)有影響[13]。本研究采用16S rDNA克隆文庫的方法,研究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秋葵微粉對小鼠腸道菌群的作用;通過測定體外膽固醇、?;悄懰徕c、甘氨膽酸鈉吸附量研究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秋葵微粉的體外降血脂作用,旨在為秋葵微粉在食品添加劑、醫(yī)療、保健用品等的開發(fā)利用上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動物、材料與試劑

      1.1.1 動物 SPF級(無特定病原體動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昆明小鼠,雄性,體質(zhì)量18~22 g,購自成都達碩實驗動物中心,動物證號:SCXK(川)2015-030。

      1.1.2 材料與試劑 川秋葵1號,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提供;正大鮮雞蛋,超市購買;糞便基因組脫氧核糖核酸(DNA),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取試劑盒;膽固醇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生產(chǎn);?;悄懰徕c、甘氨膽酸鈉,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其他試劑為分析級,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生產(chǎn)。

      1.2 儀器與設(shè)備

      XDW-2C小型低溫超微粉碎機,濟南達微機械有限公司;Sartorius BP121s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X-200型高速中藥粉碎機,浙江省永康市溪岸五金藥具廠;TDZ5-W5型離心機,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XW-80A型渦旋混合器,上海青浦滬西儀器廠;YXQG02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山東新華醫(y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FX101-3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樹立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1.3 試驗方法

      1.3.1 川秋葵微粉準備 鮮川秋葵→預處理→護色處理→熱風干燥→粗粉碎→微粉碎→過篩→成品→干燥密閉保存?zhèn)溆?。果莢長度為7.0 cm左右。預處理:選擇無腐爛、無病蟲害的新鮮川秋葵,清洗、瀝干、去蒂,橫切成0.5 cm左右的小段。護色處理:用90 ℃沸水燙漂新鮮秋葵30 s。干燥時間為 7.4 h,干燥溫度為51.0 ℃。微粉粒度:150.0目。

      1.3.2 動物喂養(yǎng) 將小鼠隨機分為4組,即對照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川秋葵微粉低劑量組,每天450 mg/kg;中劑量組,每天 900 mg/kg;高劑量組,每天1 800 mg/kg。每組10只小鼠。灌胃6周,1次/d,自由攝食和飲水,灌胃后觀察小鼠的精神狀態(tài)、活動、覓食量等指標。

      1.3.3 樣品采集 小鼠于末次灌胃后禁食12 h,脫頸椎法處死,分別取小鼠盲腸、結(jié)腸及其內(nèi)容物。

      1.3.4 DNA提取和測序 采用DNA提取試劑盒提取各組小鼠結(jié)腸及盲腸內(nèi)容物中的微生物總DNA。對樣品進行PCR擴增、產(chǎn)物純化、文庫制備與庫檢及Miseq上機測序。利用overlap將雙端數(shù)據(jù)進行拼接,并進行質(zhì)控、嵌合體過濾,獲得高質(zhì)量的有效數(shù)據(jù)。由于序列數(shù)量龐大,本試驗對最終獲得的有效數(shù)據(jù)進行97%的相似度聚類,為了降低假陽性率,會過濾singleton序列,獲得最終的OTU豐度及代表序列,進一步進行多樣性分析、菌群不加權(quán)算術(shù)平均組對方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UPGMA)聚類分析、主坐標分析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及微生物菌屬組成差異分析等。

      1.3.5 體外降血脂功能的測定

      1.3.5.1 體外吸附膽固醇能力的測定 參照鐘希瓊等的方法[14],鮮雞蛋蛋黃100 g中加入900 g的蒸餾水,攪打成乳液,加入秋葵微粉,分別定容至5、10、15、20、25 mg/mL,即5個濃度組。調(diào)節(jié)蛋黃乳液pH值分別至7.0和2.0,37 ℃吸附2 h,4 000 r/min 離心20 min,吸取0.04 mL上清液,采用鄰苯二甲醛法[15]在550 nm下比色測定膽固醇含量。膽固醇吸附量計算公式:吸附量(mg/g)=(吸附前膽固醇量-吸附后膽固醇量)/蛋黃質(zhì)量。

      在秋葵微粉濃度對膽固醇吸附能力的影響的試驗基礎(chǔ)上,選擇吸附量最好的秋葵微粉濃度,研究吸附時間對膽固醇吸附能力的影響,設(shè)置5個吸附時間,分別為1.0、1.5、2、2.5、3.0 h。

      1.3.5.2 體外吸附膽酸鈉能力的測定 在50 mL含0.1 g?;悄懰徕c(甘氨膽酸鈉)的0.15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0.500 g秋葵微粉,調(diào)節(jié)pH值為6.0,此時秋葵微粉濃度相當于10 mg/mL[16]。同上配制5、15、20、25 mg/mL的秋葵微粉溶液,采用磁力攪拌使其完全分散,37 ℃吸附2 h,取出后靜置。準確吸取上清液2.0 mL于具塞試管中,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60%的硫酸溶液6 mL,70 ℃水浴20 min,冰浴 5 min,在波長387 nm處測定吸光度,根據(jù)標準曲線確定膽酸鈉含量,計算秋葵微粉對?;悄懰徕c(甘氨膽酸鈉)的吸附量[17]:?;悄懰徕c(甘氨膽酸鈉)的吸附量(mg/g)=(吸附前的質(zhì)量-吸附后的質(zhì)量)/?;悄懰徕c(甘氨膽酸鈉)質(zhì)量。

      1.4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各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19.0等軟件。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川秋葵微粉對小鼠體質(zhì)量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秋葵微粉灌胃小鼠1周,各劑量組小鼠體質(zhì)量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2~6周,不同秋葵微粉劑量組小鼠體質(zhì)量與對照組差異極顯著(P<0.01)。喂養(yǎng)6周,對照組小鼠增質(zhì)量明顯,增加49.05%;而秋葵微粉高、中、低劑量組小鼠增質(zhì)量不明顯,分別增加了1.21%、0.34%、0.87%??赡芤驗榍锟缓嗵荹18]、果膠[19]等成分,能夠讓小鼠具有飽腹感,同時秋葵的熱量較低,因此秋葵微粉組小鼠體質(zhì)量增長緩慢。另外,秋葵微粉本身具有一種特殊的氣味,可能會干擾小鼠的攝食;試驗中發(fā)現(xiàn),各劑量組小鼠的攝食量少于對照組。此結(jié)果提示秋葵微粉可作為減肥代餐,但需要做進一步試驗研究證實。

      2.2 秋葵微粉對小鼠腸道菌群的影響

      2.2.1 菌群多樣性分析 序列按97%的序列相似性聚類為分類單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得到每個群集的序列及其代表序列(即為OTU)。在OTU水平上對不同樣本之間的異同進行統(tǒng)計,圖中每個圈代表1個組樣,圈和圈重疊部分的數(shù)字代表組樣之間共有的OTUs個數(shù),沒有重疊部分的數(shù)字代表組樣的特有OTUs個數(shù)。從圖1可以看出,對照組盲腸內(nèi)容物(MA)的OTUs個數(shù)為 5 257;低劑量組盲腸內(nèi)容物(MB)的OTUs個數(shù)為 5 011;中劑量組盲腸內(nèi)容物(MC)的OTUs個數(shù)為 5 429;高劑量組盲腸內(nèi)容物(MD)的OTUs個數(shù)為 4 503,OTUs數(shù)量最多的為秋葵微粉中劑量組,最少的為秋葵微粉高劑量組,表明中劑量組小鼠盲腸內(nèi)容物中菌群的豐度很高。低劑量組與對照組未重疊的特有OTUs個數(shù)為856,中劑量組與對照組未重疊的特有OTUs個數(shù)為1 046,高劑量組與對照組未重疊的特有OTUs個數(shù)為828,表明中劑量組小鼠盲腸內(nèi)容物中菌群的特異性較高。

      對照組結(jié)腸內(nèi)容物(JA)、低劑量組結(jié)腸內(nèi)容物(JB)、中劑量組結(jié)腸內(nèi)容物(JC)及高劑量組結(jié)腸內(nèi)容物(JD)的文氏圖見圖2。中低劑量組的結(jié)腸內(nèi)容物菌群的OTUs數(shù)量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明顯,OTUs數(shù)量最多的為低劑量組,為 5 640,最少的為高劑量組,為4 512,表明中低劑量組小鼠結(jié)腸內(nèi)容物中菌群的豐度很高。低劑量組與對照組未重疊的特有OTUs個數(shù)為1 002,中劑量組與對照組未重疊的特有OTUs個數(shù)為984,高劑量組與對照組未重疊的特有OTUs個數(shù)為745,表明低劑量組小鼠結(jié)腸內(nèi)容物中菌群的特異性較高。結(jié)果證實,秋葵微粉有利于腸道菌群的增值,可豐富腸道菌群數(shù)。

      2.2.2 菌群UPGMA聚類分析及PCoA分析 利用UPGMA方法對樣品進行聚類,樣本間的分支長度越短,2個樣本越相似。從圖3可見,JB、JC和JD在物種組成上較為接近;MB、MC以及MD在物種組成上較為接近;而JA和MA在物種組成上較為接近。

      基于上述計算獲得的2種不同距離進行主坐標分析,通過PCoA分析可以觀察單個樣品或樣品組之間的差異,不同樣本間的距離代表其物種組成的差異情況,樣品距離越近,說明樣品之間的微生物組成結(jié)構(gòu)越相似,差異性越小。從圖4所示,JB和JC在物種組成上較為接近;MB和MC在物種組成上較為接近,與UPGMA聚類分析的結(jié)果一致。結(jié)果表明,秋葵微粉可改善小鼠腸道菌群組成。

      2.2.3 菌群構(gòu)成分析 從圖5可以看出,JA、JB、JC以及JD 4組樣品的微生物組成在屬群的水平上,以未分類的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_unclassified)、未 分類的石斑科(Porphyromonadaceae_unclassified)、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和未分類的反芻球菌科(Ruminococcaceae_unclassified)為主要物種,所占比例均在63.84%以上。腸道菌群主要歸屬為厚壁菌門和擬桿菌門[20-21]。乳桿菌屬是對人體腸道有益的微生物,對照組(JA)中占5.74%,而低、中、高劑量組(JB、JC、JD)中的比例分別為20.73%、13.39%、24.84%,表明秋葵微粉有助于小鼠腸道中乳桿菌屬的增加,其中高劑量組的增加效果最為突出。擬桿菌屬(Bacteroides)在對照組中的所占比例為1.29%,而低、中、高劑量組中的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分別為0.46%、1.13%、0.76%。另枝菌屬(Alistipes)可能導致腸道炎癥,在對照組中的所占比例為1.71%,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降至1.02%和1.53%,而高劑量組升高至2.05%。異桿菌屬(Allobaculum)導致人體炎癥及并發(fā)癥(不孕不育),在對照組中含量高達4.98%,但其含量在低劑量組中為0.70%,中劑量組中為2.90%,高劑量組中未檢測出。結(jié)果表明,秋葵微粉的攝入有利于益生菌增殖;同時對病原菌的生長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從而改善小鼠腸道菌群。

      從圖5還可以看出,MA、MB、MC以及MD 4組樣品的微生物組成在屬群的水平上,仍以毛螺菌屬、未分類的石斑屬、乳桿菌屬和未分類的反芻球菌屬為主,所占比例均在64.02%以上。乳桿菌屬在對照組(MA)中占7.31%,而低、中、高劑量組(MB、MC、MD)中的比例隨秋葵微粉濃度增加而增加,分別為25.01%、26.52%、31.82%。擬桿菌屬在對照組中的所占比例為0.55%,而低、高劑量組中的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分別為0.43%、0.17%,而中劑量組為0.61%,略有增加。另枝菌屬在對照組中的所占比例為1.10%,低、中、高劑量組的含量均降低,分別為0.46%、0.60%、0.31%。對照組中異桿菌屬含量高達5.80%,低劑量組為0.18%,中劑量組為3.62%,高劑量組為0.02%。與小鼠結(jié)腸內(nèi)容物的菌群分布結(jié)果類似。

      2.3 川秋葵微粉對體外膽固醇的吸附能力

      為體外模擬人體胃環(huán)境和小腸環(huán)境下的膽固醇吸附情況,分別測定pH值2.0和pH值7.0條件下秋葵微粉對膽固醇的吸附量,不同質(zhì)量濃度秋葵微粉對膽固醇吸附量見表2。膽固醇只有溶于混合膠束中才可以被運輸?shù)叫∧c中吸收。秋葵微粉富含膳食纖維、果膠,其本身是生物大分子[22],具有一定的空間網(wǎng)絡(luò)結(jié)構(gòu),經(jīng)微粉碎處理后,膳食纖維網(wǎng)絡(luò)結(jié)構(gòu)松散,比表面積增大,截留能力增強[23],故可與膽固醇競爭進入膽鹽膠束并取代膽固醇,從而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從表2可以看出,在pH值7.0和pH值2.0的條件下,秋葵微粉對膽固醇的吸附量均隨著其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提示富含多糖的秋葵微粉對膽固醇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且呈劑量依耐性。這與Zhang等的研究結(jié)果[24]一致,即蘋果皮、麥麩和大豆種子殼中的各類膳食纖維對膽固醇均具有吸附能力,蘋果皮中SDF顯示出更好的吸附作用,且在中性腸環(huán)境中DF表現(xiàn)更優(yōu)異。然而,在質(zhì)量濃度低于20 mg/mL時,對膽固醇的吸附量隨濃度增加而顯著增加(P<0.05),后期吸附量變化不顯著(P>0.05),可能是吸附過程達到動態(tài)平衡,即秋葵微粉中的多糖對膽固醇的吸附量接近飽和了。另外,秋葵微粉質(zhì)量濃度較低時(5~15 mg/mL),同質(zhì)量濃度的秋葵微粉在不同pH值條件下對膽固醇的吸附量的差異不顯著(P>0.05),隨著秋葵微粉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差異顯著(P<0.05),即秋葵微粉在中性條件下(pH值7.0)的膽固醇吸附量優(yōu)于酸性條件(pH值2.0),本結(jié)論與馮雁波等的研究結(jié)果[17]一致,即多糖在中性環(huán)境中更利于吸附膽固醇。

      從表3可以看出,秋葵微粉質(zhì)量濃度為 20 mg/mL 時,隨著吸附時間的增加, 秋葵微粉對膽固醇吸附量呈增大趨勢,提示秋葵微粉對膽固醇的吸附量與吸附時間有關(guān),且呈時間依耐性。當 pH值7.0時,與1.0 h對應(yīng)的吸附量比較,1.5 h時吸附量極顯著升高(P<0.01);1.5 h對應(yīng)的吸附量與2.0 h時吸附量差異不顯著;與2.0 h對應(yīng)的吸附量比較, 2.5 h時吸附量顯著升高; 與2.5 h對應(yīng)的吸附量比較,3.0 h時吸附量極顯著升高。當pH值2.0時,秋葵微粉在1.0 h和1.5 h時對膽固醇的吸附量差異極顯著,秋葵微粉在1.5 h和2.0 h時對膽固醇的吸附量差異顯著,秋葵微粉在2.0 h和2.5 h時對膽固醇的吸附量差異顯著,秋葵微粉在2.5 h和3.0 h時對膽固醇的吸附量差異不顯著。結(jié)果表明,秋葵微粉對膽固醇的吸附在開始的2.5 h內(nèi)基本達到吸附平衡量。另外,秋葵微粉在pH值7.0條件下對膽固醇的吸附量優(yōu)于pH值2.0條件下的膽固醇吸附量,這與前面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當秋葵微粉對膽固醇的吸附時間為1.0 h時,秋葵微粉在pH值7.0和pH值2.0時的膽固醇吸附量差異顯著,其他吸附時間的膽固醇吸附量差異均不顯著。

      2.4 川秋葵微粉對體外膽酸鹽的吸附能力

      膽汁酸是膽固醇分解的主要產(chǎn)物,可通過排出體外從而保持機體內(nèi)膽固醇平衡。若膽汁酸在腸道內(nèi)被其他成分相結(jié)合,膽固醇就會大量降解,且增加血液中膽固醇進入肝臟的量,從而使血液中的膽固醇量減少,最終達到降血脂的作用[25-,27]。因此,在體外通過模擬人體胃腸環(huán)境進行膽酸結(jié)合試驗可以初步判斷秋葵微粉的降血脂效果。從表4可以看出,不同質(zhì)量濃度秋葵微粉對苷氨膽酸鈉均有吸附作用,呈質(zhì)量濃度依賴性;5 mg/mL秋葵微粉與10 mg/mL秋葵微粉對苷氨膽酸鈉的吸附量差異不顯著;當秋葵微粉質(zhì)量濃度達到15 mg/mL時,秋葵微粉對苷氨膽酸鈉的吸附量與5 mg/mL的秋葵微粉對苷氨膽酸鈉的吸附量差異顯著;特別是當秋葵微粉濃度達到20、25 mg/mL,對苷氨膽酸鈉的吸附量較5 mg/mL時極顯著增加。

      ?;悄懰徕c是肝內(nèi)膽固醇衍生而來的物質(zhì),可在盲腸末端被重吸收而進入腸肝循環(huán),導致肝臟膽固醇大量降解,從而起到降血脂作用[28]。從表5可以看出,秋葵微粉對膽固醇的吸附量和其質(zhì)量濃度之間呈明顯的劑量效應(yīng)關(guān)系,隨著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其吸附量逐漸上升。當秋葵微粉質(zhì)量濃度達到 25 mg/mL 時,秋葵微粉對?;悄懰峒{的吸附量為52.58 mg/g,與5 mg/mL的秋葵微粉對?;悄懰峒{的吸附量差異顯著。

      3 討論與結(jié)論

      3.1 川秋葵微粉對小鼠體質(zhì)量的影響

      多糖是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較多的親水基團,有助于提高小鼠腸道內(nèi)容物保水能力,增加小鼠糞便質(zhì)量。試驗中發(fā)現(xiàn),秋葵微粉各劑量組小鼠的攝食量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比較,秋葵微粉各劑量組的小鼠在灌胃6周后的體質(zhì)量增長緩慢,差異極顯著(P<0.01);小鼠盲腸、結(jié)腸的質(zhì)量增長也表現(xiàn)為遲緩,內(nèi)容物較少。這可能與秋葵微粉本身的特殊氣味有關(guān),會影響小鼠攝食。另外,可能與秋葵微粉的使用劑量有關(guān),本試驗設(shè)計了高、中、低3個劑量梯度,分別為1 800、900、450 mg/(kg·d),設(shè)計依據(jù)是鮮秋葵熱風干燥得率為12%,低劑量組相當于食用鮮秋葵 3.75 g,中劑量組7.5 g,高劑量組15.0 g,而各組小鼠分組時的體質(zhì)量為28 g左右,因此推測秋葵微粉用量較大,而秋葵本身能量較低,因此小鼠體質(zhì)量增長遲緩。相關(guān)研究報道,微生態(tài)調(diào)節(jié)劑并不是劑量越高效果越好,過高劑量的攝入在誘導雙歧桿菌增殖的同時,丁酸產(chǎn)生菌數(shù)量減少,菌群多樣性下降[29]。因此,建議秋葵微粉用量選擇低劑量為宜。

      3.2 川秋葵微粉對小鼠腸道的改善

      已有研究證明,多糖可改善腸道微生態(tài)[30-31],本試驗使用的秋葵微粉富含多糖,且制作工藝簡單、生產(chǎn)成本適中,動物試驗表明,低劑量下即可有效改善小鼠腸道內(nèi)環(huán)境健康,提高腸道菌群的多樣性,低劑量組結(jié)腸內(nèi)容物的物種組成與高劑量組較為接近,低劑量組盲腸內(nèi)容物在物種組成上和中劑量組較為接近。綜合考慮生產(chǎn)成本和改善腸道的效果,低劑量最為適宜。

      3.3 川秋葵微粉體外降血脂的作用

      已有研究證明,蔬菜類膳食纖維如新鮮果蔬、豆莢等均具有較好的降血膽固醇的功效[32],本試驗通過體外降膽固醇試驗以及體外降膽酸鹽試驗,初步證實秋葵微粉具有良好的吸附膽固醇、?;悄懰徕c以及甘氨膽酸鈉的能力,且呈明顯的劑量效應(yīng)關(guān)系,隨著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其吸附量逐漸上升。但是,秋葵微粉對牛磺膽酸鈉的吸附量較甘氨膽酸鈉的吸附量多,即秋葵微粉與?;悄懰徕c的結(jié)合能力更強,這與前人對桑葉茯磚茶多糖降血脂的研究結(jié)果[33]以及粗毛纖孔菌三萜類化合物降血脂的研究結(jié)果[31]一致??赡芘c2種膽酸鈉的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悄懰徕c側(cè)鏈末端為磺酸基,而甘氨膽酸鈉側(cè)鏈末端為甘氨酸的羧基,磺酸基的極性更大,解離性更強,這有利于與秋葵微粉多糖結(jié)合[34]。

      秋葵微粉具有促進小鼠腸道內(nèi)酵解作用,可提高腸道菌群的多樣性,抑制另枝菌屬、異桿菌屬等有害菌的增殖,促進乳桿菌的增殖,3個劑量的秋葵微粉對調(diào)節(jié)小鼠腸道健康均有顯著效果,其中低劑量更具有實際應(yīng)用價值。另外,體外膽固醇吸附試驗以及體外膽酸鹽吸附試驗結(jié)果提示,秋葵微粉可能具有降血脂的作用,需通過動物試驗進一步證實。

      參考文獻:

      [1]Backhed F,Ley R E,Sonnenburg J L,et al. Host-bacterial mutualism in the human intestine[J]. Science,2005,307(5717):1915-1920.

      [2]Patrice D C,Nathalie M D. Gut microflora as a target for energy and metabolic homeostasis[J].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c Care,2007,10(6):729-734.

      [3]Zhu Q C,Jin Z M,Wen W,et al. Analysis of the intestinal lumen microbiota in an animal model of colorectal cancer[J]. PLoS One,2014,9(3):e90849.

      [4]劉 娜. 黃秋葵的綜合利用及前景[J].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7(6):27-30.

      [5]Panneerselvam K,Ramachandran S,Sabitha V,et al. Antidiabetic and antihyperlipidemic potential of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J].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Bioallied Sciences,2011,3(3):397-402.

      [6]張 娜. 黃秋葵果膠的提取工藝研究[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2,40(35):17319-17321.

      [7]劉怡彤,段振華,馬華林,等. 超聲波輔助提取黃秋葵多酚和多糖的工藝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13,34(21):247-249,253.

      [8]方晴霞,金 戈. 黃秋葵中總黃酮的含量測定[J]. 醫(yī)藥導報,2004,23(9):675-676.

      [9]李智生,于 萍,劉儒林. 益生元對益生菌影響的實驗研究[J]. 濰坊醫(yī)學院學報,2010,32(4):271-273.

      [10]王 宏. 黃秋葵降血脂的功能與作用機理研究[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3.

      [11]劉雪蕊. 黃秋葵多糖的提取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D]. 天津:天津科技大學,2017.

      [12]張海文,管慶豐,吳科榜,等. 日糧添加黃秋葵粉對肉雞營養(yǎng)物質(zhì)消化吸收的影響[J]. 飼料工業(yè),2016,37(22):42-44.

      [13]吳佳靜,周漢林,榮 光,等. 黃秋葵葉粉對海蘭褐蛋雞盲腸微生物及腸道組織結(jié)構(gòu)的影響[J]. 家畜生態(tài)學報,2012,33(3):42-47.

      [14]鐘希瓊,胡文娥,林麗超. 膳食纖維對油脂、膽固醇、膽酸鈉和亞硝酸根離子吸附作用的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10,31(5):134-136.

      [15]朱碧云. 膳食纖維的超微化對小鼠腸道菌群及血脂質(zhì)水平的影響[D]. 南昌:南昌大學,2010.

      [16]李海云,王秀麗. 荔枝殼水不溶性膳食纖維吸附NO-2、膽酸鈉的研究[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6,27(8):167-170.

      [17]馮雁波,包怡紅. 超微粉碎對松仁膳食纖維體外降血糖、降血脂功能的影響[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16,37(23):342-346,350.

      [18]Kahlon T S,Chapman M H,Smith G E. In vitro binding of bile acids by okra,beets,asparagus,eggplant,turnips,green beans,carrots,and cauliflower[J]. Food Chemistry,2007,103(2):676-680.

      [19]任丹丹. 黃秋葵多糖提取純化及其體外結(jié)合膽酸能力和抑制腫瘤活性分析[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1.

      [20]Savage D C. Microbial ecology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 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1977,31(1):107-133.

      [21]Li J,Jia H,Cai X,et al. An integrated catalog of reference genes in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J]. Nature Biotechnology,2014,32(8):834-841.

      [22]Nsor-Atindana J,F(xiàn)ang Z,Mothibe K J. In vitro hypoglycemic and?cholesterol lowering effects of dietary fiber prepared from cocoa (Theobroma cacao L.) shells[J]. Food & Function,2012,3(10):1044.

      [23]孫 穎. 小麥麩皮膳食纖維的脫色及超微粉碎加工[D]. 無錫:江南大學,2008.

      [24]Zhang N,Huang C H,Ou S Y. In vitro binding capacities of three dietary fibers and their mixture for four toxic elements,cholesterol,and bile acid[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1,186(1):236-239.

      [25]胡 凱. 茶葉功能性成分體外降血脂的機理研究[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1.

      [26]Zarras P,Vogl O. Polycationic salts as bile acid sequestering agents[J].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1999,24(4):485-516.

      [27]段 振. 石榴皮不溶性膳食纖維的提取,體外降血脂活性研究及咀嚼片制備[D].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8.

      [28]李德海,杜令娟,康 寧,等. 提取技術(shù)對粗毛纖孔菌三萜類化合物制備及體外降血脂作用的影響[J]. 食品科學,2018,39(10):291-297.

      [29]劉 睿,潘思軼,劉 亮,等. 高粱原花青素對α-淀粉酶活力抑制動力學的研究[J]. 食品科學,2005,26(9):189-192.

      [30]陳菊紅,顧正彪,洪 雁. 改性馬鈴薯渣的功能特性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09,30(1):130-133.

      [31]郭雅靖,顏夢婷,林圣楠,等. 幾種原花青素的降血糖作用及與常見食品原料的結(jié)合研究[J]. 食品科學,2017,38(19):156-163.

      [32]李 季. 柑橘皮膳食纖維對大鼠降血脂效果的研究[D]. 雅安: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9.

      [33]曾 橋,韋承伯,韓國鋒,等. 桑葉茯磚茶多糖的響應(yīng)面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體外抗氧化降血脂作用[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18,39(18):193-200.

      [34]劉 山,李冬梅,許 喆,等. 裙帶菜孢子葉多糖體外降血脂活性的研究[J]. 食品工業(yè),2016,37(11):177-179.

      猜你喜歡
      降血脂
      含中藥保健組方治療高脂血癥的配伍規(guī)律研究
      復方樺褐孔菌咀嚼片的制備及對高血脂癥小鼠降血脂作用
      降血脂的六個誤區(qū),你知道多少?
      降血脂乳粉的生產(chǎn)工藝研究
      (2E,4E)-N-(2-氨基乙基-5-(苯并[d][1,3][二氧雜環(huán)戊烯]-5基)戊-2,4-二烯酰胺的合成及其降血脂作用
      花椒麻素和辣椒素對大鼠體內(nèi)脂質(zhì)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以油克“油”降血脂
      婦女之友(2017年7期)2017-10-24 19:19:54
      胡椒酸己二胺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實驗研究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
      黃連素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實驗性高脂血癥的降血脂作用
      三门县| 莒南县| 马尔康县| 太原市| 屯留县| 六安市| 清新县| 南靖县| 鹤峰县| 台北市| 富蕴县| 图木舒克市| 长治县| 抚松县| 张家港市| 青州市| 驻马店市| 边坝县| 盱眙县| 富阳市| 辽宁省| 和平区| 辽源市| 霍州市| 苗栗县| 祥云县| 晴隆县| 来凤县| 宜兰市| 丹阳市| 镇远县| 辽阳市| 平凉市| 焦作市| 延庆县| 东兰县| 贵州省| 梅河口市| 泗阳县| 都昌县| 安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