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生于富貴之家,從小錦衣玉食,可這樣的家庭非但沒給他幸福,反而成為他筆下悲劇的靈感源泉。 “雖在白晝,有著寬闊的窗,屋里也嫌過于陰暗……屋內(nèi)的陳設(shè)看不十分清晰,一切丑惡和凌亂還藏在黑暗里?!薄度粘觥分忻枋龅脑掖笤?,幾乎就是曹禺童年寓所的翻版。
曹禺的父親是一個軍人出身的官僚,愛好詩文,當(dāng)過黎元洪的秘書,后來郁郁不得志,脾氣暴躁,動輒發(fā)火。哥哥與父親不合,簡直到了仇恨的地步,曹禺說過, 《雷雨》中周樸園和周萍父子身上就有他父兄的影子。在話劇《北京人》里,曾家長子文清抽大煙,其父跪求兒子不要再抽。這個場景是曹禺家中真實(shí)發(fā)生過的,他父親就曾給他哥哥下跪,說: “你是父親,我是兒子,我請你不要抽……”
曹禺的父親也沉迷大煙,和他的繼母整夜躺在大煙榻上,直到天亮才睡。曹禺每天起床上學(xué)時,“整個家沉靜得像墳?zāi)埂?,陷在死一般的迷茫中?/p>
曹禺整日把自己關(guān)在臥室中讀書,逃避家庭的一切,總是一臉落寞,憂心忡忡。他讀中學(xué)時,父親還不解地問: “你整天皺著眉,搞什么名堂!小小年紀(jì),哪來那么多苦悶?”這是曹禺自己也解釋不清楚的??鄲炟灤┧囊簧?,他曾對他的傳記作者田本相說: “你要寫我的傳,應(yīng)該把我的苦悶心情寫出來?!?/p>
曹禺的生母在生下他三天后病逝,父親娶了母親的孿生妹妹,既是姨母又是繼母的薛氏對他付出了真心的愛。但在曹禺五六歲時,跟繼母鬧了矛盾的奶媽出于報復(fù)心理,偷偷對曹禺說: “她不是你的親媽?!?/p>
對于一個天性敏感的孩子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打擊。直到古稀之年,提起年僅18歲就為他凋零的生母,他仍背負(fù)著沉重的傷痛。不少文藝研究者認(rèn)為,對母親的懷念和對父親的懼怕,促使曹禺在劇作中總是賦予女性無限的贊美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