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
摘要:黨課是對黨員進行培養(yǎng)教育的重要方式。優(yōu)秀的黨課,需要優(yōu)秀的教師、豐富的資料和生動的教學。開展共建式黨課是一種有效解決內容、師資、資源和形式等方面局限性的好方法。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合作共建,其核心目標是實現(xiàn)不同黨組織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促進黨課教育質量的提升。在黨課共建過程中,要堅持維護中心、務實求真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努力做到黨組織間的務實共建、內容素材的充分共享和方式方法的有效協(xié)同。
關鍵詞:共建;黨課;黨員;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講道: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廣大黨員能否堅守住初心,能否忠誠于使命,直接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成敗,也直接牽動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培養(yǎng),使廣大黨員能夠堅守和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這既是黨加強自身建設的要求,也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黨課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培養(yǎng)教育的重要方式。黨課是否上得深刻,是否講得生動,是否讓人有所收獲和感悟,直接影響對黨員的教育效果。開展優(yōu)秀的黨課,需要優(yōu)秀的教師、豐富的資料、生動的教學等。然而不是每一個黨組織都能完全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當前黨組織開設的黨課,容易存在以講授為主,形式相對單一;以理論為主,內容不夠生動;以組織內部人員為主,隊伍不夠壯大等問題;最終會影響黨課的質量。
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們要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同時以黨建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天津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品黨支部響應“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教育號召,借助思政實踐課教學平臺,與天津濱海新區(qū)北塘街道寧車沽東村黨支部及北辰區(qū)雙口鎮(zhèn)中河頭村黨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共建式黨課。
一、共建式黨課的實踐
思品黨支部教師先后帶領學生黨員來到中河頭村和寧車沽東村。在中河頭村,師生參觀了第一位天津籍共產黨員、天津工人運動杰出領導人安幸生烈士的故居,并開展了義務勞動。黨員在安幸生烈士雕像前重溫了入黨誓詞?!皯c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宮開貴同志、村鎮(zhèn)負責同志與思政教師共同進行了“丹心系沃土 青春獻祖國”專題授課。通過黨課,學生黨員了解了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和天津黨組織的發(fā)展歷史,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筑牢了初心使命。在寧車沽東村,師生參觀了村民居住的欣華苑小區(qū),觀看了文藝表演,體驗了村黨務工作者的工作環(huán)境。天津市優(yōu)秀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大學生村官王金清同志、村黨支部班子成員與思政教師共同進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根基層、振興鄉(xiāng)村”專題授課。通過黨課,學生黨員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進一步認識到了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意義。
二、共建式黨課與傳統(tǒng)黨課的比較與分析
與傳統(tǒng)黨課相比,共建式黨課在本質上保持了黨課的基本要求,包括以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為核心內容,以黨員為知識傳授對象,以課堂講授為形式等,但也存在明顯的不同之處。
(一)授課形式更加多樣化
授課環(huán)境的變化讓學生產生更多的神秘感和新鮮感。實地觀摩、體驗,讓學生產生更多的感性認識。在安幸生烈士故居,學生們了解了天津黨組織的發(fā)展歷程和革命先烈為國家和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事跡;在寧車沽東村,學生們望著林立的高樓、整潔的街道、基層黨務工作者忙碌的身影和村民們臉上幸福的笑容,真切地感受到新時代農村的發(fā)展變化,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理論與實踐結合更加緊密
實地觀摩后開展現(xiàn)場授課,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能夠幫助學生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思政教師從宏觀上宣講黨的理論,并結合先進模范與自身經歷暢談思想感悟,使黨課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三)教學雙方更加容易產生共鳴
與模范人物近距離接觸,給學生黨員帶來很大震撼。宮開貴同志作為一名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老黨員,曾參加解放太原戰(zhàn)役、解放蘭州戰(zhàn)役等,并榮立三等功。望著老人胸前閃亮的黨徽,聽著老人諄諄的教導,學生黨員們從心底里產生敬佩之情。王金清同志作為研究生,投身鄉(xiāng)村工作,兢兢業(yè)業(yè),榮獲天津市優(yōu)秀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她的成長經歷深深地打動了學生,極大地激發(fā)起學生努力學習,建設國家的熱情。
三、共建式黨課的特征與要求
通過上述比較與分析,我們認為共建式黨課就是不同黨組織之間通過共同策劃、共同組織、共同協(xié)作的方式開展的黨課教育活動。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合作共建。其核心目標是將不同黨組織中心工作相結合,將優(yōu)勢資源相互補,通過交叉融合的方式,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有效解決傳統(tǒng)黨課形式單一、內容抽象、師資局限等問題,以提升黨課教育實效性。開展共建式黨課需要滿足幾個基本要求:
(一)組織協(xié)作
不同黨組織之間,要通過單項合作或綜合共建等形式建立起相對明確和相對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這種合作關系,有助于將共建式黨課的開展上升為組織行為,進而為黨課的順利實施提供基本的組織認可和組織保障。
(二)資源共享
不同黨組織要發(fā)揮各自資源優(yōu)勢,將黨課開展所需要的理論觀點、信息素材等教學內容進行共享;將具有不同專長的工作人員進行共享;將有利于黨課開展的教室、紀念館等教學環(huán)境進行共享;將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的各種技術設備等進行共享。
(三)方式協(xié)同
黨組織要跳出單一教學模式的束縛,結合黨課目標、學習內容、教學對象的特點和黨課教師的業(yè)務領域等,多種方式并用,提升黨課教學的實效性。黨課可以采用觀摩、體驗等實踐式教學,也可以采用辯論、研討等互動式教學,同樣也可以借助網絡、虛擬仿真等先進技術手段進行數(shù)字化教學。在具體實踐中,要充分考慮合作各方特點和優(yōu)勢,找出最適合的協(xié)同方式。
四、共建式黨課應遵循的原則
共建式黨課講求的是多方合作共建,在合作共建中促進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方法協(xié)同,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大化。當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有了多方的參與,就會產生在合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因此,要保證黨課的方向和效果,就需要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則,以便建立合作基礎,提升合作質量。
(一)堅持維護中心原則
《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規(guī)定,黨員教育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注重黨員教育管理質量和實效”。黨課是黨的課程,其目的自然是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性觀念,使黨員能夠在完成黨的任務中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因此,黨課必須要維護黨的權威、服務黨的建設、促進黨的工作。無論是傳統(tǒng)黨課還是共建式黨課,都必須遵循以宣傳黨的基本理論、闡明黨的基本立場,維護黨的領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基本要求,通過豐富的內容和靈活的形式,引導和幫助黨員深入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提升黨性修養(yǎng)。
(二)堅持務實求真原則
共建式黨課,不是生搬硬湊的組合,而是貼近實際的策劃,適應需求的組織,優(yōu)勢互補的合作。要努力追求實實在在的共建,開展切實有效的合作。使合作共建形成長效機制,使共建式黨課的建設朝著多元化、系列化、體系化方向發(fā)展。合作共建應以言之有物、動之有果、行之有效為前提,應把是否有利于宣傳和闡釋黨的主張,是否有利于提升黨課教學質量、是否有利于提升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作為評價共建效果的標準。
(三)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共建式黨課建設要以“人”為本,一方面要緊扣黨員的學習和成長需求而策劃、組織和實施,努力將黨的基本理論和各項主張同黨員的生活、學習、工作相結合;另一方面,要緊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和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努力將宣傳和闡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廣大人民的生產生活實踐相結合。充分從“人”的角度出發(fā),依托黨員所能接觸到、感知到的實際來解決他們思想上的疑問與困惑,進而提升黨員的思想認識水平和黨性修養(yǎng)。
綜上所述,共建式黨課具備自身特點,具有自身優(yōu)勢,開展共建式黨課也應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則。今后,我們將繼續(xù)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協(xié)同育人,并擴大合作范圍,加大合作力度,繼續(xù)深入開展共建式黨課,努力加強大學生黨員教育,不斷提高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歡歡.新時期學生黨員的培養(yǎng)與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實踐性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6):44—45.
[2]許家華.強化“四有”讓黨員愿意上黨課[J].黨課參考,2019,(18):121—123.
[3]李斌.改進黨課教育 做實思政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11):50—51.
[4]馬玉龍.黨課教育需要講好黨員故事[J].黨課參考,2019,(21):90—92.
[5]劉曉倩.關于高校加強黨課創(chuàng)新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8,(13):165—166.
編輯∕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