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瓊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習語言的基本目標是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但由于大多數教師教學理念陳舊,在課堂上依然采用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沒有機會與老師互動。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需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綜合素養(yǎng),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增加課堂互動,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滿足學生學習知識的渴望。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基本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以自己為中心進行內容的講解,導致學生無法及時、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又因受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影響,教師對互動環(huán)節(jié)也不夠重視,即使偶爾的互動,也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機械式地回答,互相之間無法搭建溝通的橋梁,使得整體教學質量低下,學生綜合素養(yǎng)難以提高。久而久之,學生回答問題的欲望逐漸下降,學習得不到提高。在新課標的推動下,教師應豐富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給學生足夠的表達自己看法的時間。
二、提高師生有效互動的措施
(一)打破傳統(tǒng)教育理念
一直以來,教師幾乎從未重視課堂互動的重要性,加上陳舊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導致教學質量一直徘徊不前。因此,教師應打破固有教育模式,更新教育觀念,注重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與學生之間搭建良好的溝通橋梁,給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為學生優(yōu)化學習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筆者準備一包火柴,在班級中選擇一個學生扮演賣火柴的小女孩,把書本中的內容以小舞臺劇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這樣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理念,也讓學生對課文所表達的主旨更加清楚明白。在此過程中,學生扮演“主角”,既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讓他們自由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二)增加教師課堂互動的意識
在課堂上,要想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要從問題的根源出發(fā),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人,而自己是學生的引導者。因此,教師應改變自己是課堂主人的觀念,要創(chuàng)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上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充分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發(fā)言,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膽量,也讓他們了解了自己。另外,教師還應精心設計教學方案,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基點,讓學生愿意說,樂意表達,從而克服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不健康心理,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晏子使楚》一課時,筆者在課前準備一些相關文獻,把書本內容擴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在講解時,讓學生提問,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發(fā)言,然后為學生答疑解惑。
(三)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因小學生正處于情感的感知時期,所以對情感的捕捉更加敏感與敏銳。因此,在課堂互動中,教師應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犯錯采取鼓勵措施,鼓勵學生彌補學習的不足,不僅能減輕學生的恐懼心理,增加課堂的活躍度,還能提高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游山西村》一詩時,由于課本中詩歌的題材相對較少,學生在學習中不是經常接觸,因此在回答問題時會出現(xiàn)理解上的錯誤。面對這樣的情況,筆者這樣說:“雖然這位同學的理解很到位,但接下來請聽聽我的講解與這位同學的觀點有何不同?”這不僅能讓學生更加專注地聽課,也能讓回答問題的學生知道自己理解的錯誤。當其他學生看到同學回答錯誤而沒被老師批評時,就會產生想回答問題的心理,這不僅能提高教師在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的活躍度,還能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語文課堂互動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想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就要切實增加責任,提高課堂互動的有效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一個活潑、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開口、樂于開口,從被動變?yōu)橹鲃樱瑥亩岣邔W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為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發(fā)展服務。(作者單位:甘肅省山丹縣南關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