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海
摘 要:就當代社會的發(fā)展形勢來看,人們對于音樂的追求也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因此,音樂作為培養(yǎng)學生樂感和藝術感的學科,逐漸受到教育部和家長的重視?;诖耍W音樂的教學質量也嚴重影響著我國音樂的整體發(fā)展水平。本文通過深入的探究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運用課本劇的教學方式才能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問題,嘗試著提出幾種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體現出課本劇的運用方式,以期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進步。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的探究和運用。
關鍵詞:音樂教學;課本劇;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J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09-00-02
一、課本劇概述
(一)定義
了解課本劇的真正內涵是課本劇教學方式的首要任務,而這個了解的過程是十分漫長的,教育者要耐心的觀察和研究,通過觀察和研究發(fā)現問題,再評價問題。課本劇教學方法的實質非常簡單,提出問題,解答問題,討論答案,還需要提出假設,并進行推理判斷,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不斷增強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教學方法
將課本劇教學方法運用到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顧名思義就是研究出小學生如何在音樂課堂中,提高自身探究能力,課本劇教學方法主要是存在于課堂教學中的,音樂教師通過對該教學方法的不斷了解,進而提出合適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所提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做出假設,最后教師對結論進行總結歸納,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動機就會激發(fā)出來了,通過不同團隊的比拼,提升了答案正確率。[1]
(三)應用目標
課本劇教學方法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言的,教師要立足于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實際,運用課本劇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學手段要符合實際。在課本劇運用的過程當中,教師應意識到在這個過程中,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師要認清學生的主體地位,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感,提高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四)情境教學
課本劇運用效果好壞和情景教學息息相關,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如果運用到情景教學時,必須首先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精細的分析,給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以此來提高獨識。另外教師在情景教學時,要提出相關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意識到探究時的重點內容。
二、小學音樂課堂中目前存在的教學問題
(一)教育領域缺乏對音樂教學的重視
調查過很多的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不難發(fā)現一個共同的問題,便是很多學校并不重視音樂教學,首先缺乏專業(yè)的音樂教師,甚至部分學校沒有安排音樂課程。其次,很多小學音樂課堂都是以自習課的形式,并沒有真正的發(fā)揮音樂教學的作用,就算是展開了音樂教學,通常整個課堂也比較枯燥無味,實際教學中并沒有借助先進的教學設備,因此,導致整體音樂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很多音樂教師在教學中知識給學生傳授教材中的音樂知識,基于學生沒有較高的理解能力,因此,對于一些理論性專業(yè)性很強的知識,學生并不能真正的掌握。深刻剖析種種問題的存在,都是因為學校并沒有重視小學音樂課,而且受制于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并沒有結合時代發(fā)展形勢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導致音樂課程開展的并不順利。[2]
(二)音樂教室的基礎設施并不完善
很多小學在展開音樂教學時,并沒能提供專門的音樂教室,只是教師在班級內進行,由于很多小學音樂教室的基礎設施并不完善,因此,這就導致即便有專業(yè)的音樂教師,也會影響音樂教學的質量。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學校雖然設置有專門的音樂教室,同時音樂教師基礎設施也比較完善,但是實際利用率并不高。很多教師在組織音樂課教學活動時,依然離不開文化課教學的模式,并不能結合音樂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興趣,因此學生的學習動力很不強,由于教學設施非常的陳舊,因此,不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這就影響了音樂課的整體進展。
(三)音樂教師教學方式過于老套,沒有從學生實際水平出發(fā)
從目前的小學音樂課堂實際情況來看,都很老套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再加上小學生的思維邏輯,因此,對于音樂的了解只是在萌芽階段,再加之很多音樂知識難度較大,因此,音樂課的實際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和文化課學科相比,音樂教學更需要極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實現樂理知識的傳授,因此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要結合教材目標和學生的實際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再教學過程中,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進行輔助,體現學生的主要角色,來整體上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課本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幾點運用策略
(一)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改變教育理念,提升個人能力
在學校中,教師是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人,教師作為學生行為做法的一面鏡子,如果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在新型教學理念的引領下,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每一節(jié)課需要運用的教學方法,不斷地優(yōu)化教學體系和結構,教學效果必然不會達到理想狀態(tài)。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并不是教師一味灌輸而擁有的,藝術感的培養(yǎng)也不能通過文化課授課形式,要重視課堂中師生關系的打造,教師要發(fā)揮學生主要角色的作用,使學生在非常溫馨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音樂欣賞能力。音樂教師也要改變唯我獨尊的心理,要給學生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與此同時,學生作為一個有思想的人,教師要尊重和理解學生,對于學生關于小學音樂的不同的觀點,教師要給予合理的評價,已免打消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挫傷學生的信心。
(二)學生和教師之間要加強溝通和交流,打造觀念開放的現代音樂課堂
教師的權威性逐漸在減弱,學生在課堂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因此,從音樂教師的角度來分析,首先教師要改變這種唯我獨尊的思想,充分尊重學生,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改變對教師的看法,在課堂中,只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能夠引導著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游戲,組織學生一起參與,或者一起演唱等,學生對于教師的看法也會有所改變,這也促進了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性的不斷提高。
(三)在音樂課堂中融入一些趣味元素,最大程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才真正系統(tǒng)的學習音樂,小學音樂教學是基礎性教學,更具有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再加之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是很高,因此對于小學音樂的一些知識和理論,學習起來較吃力,但是又因為該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非常強大,因此,對于小學音樂教師而言,一定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優(yōu)勢,尋找到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融入趣味元素,實現娛樂的效果,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比如說,對于教材中出現的一些音樂作品,教師可以結合校園實際和學生實際來改寫,對于一些情景音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角色,進行分角色演唱。另一方面,在學習音樂課本中某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通過這一章節(jié)的主要內容,首先選定一個主題,并在課堂中,引導著學生以主題為中心,自己填充歌詞,根據自己理解的感情基調,來編排曲調。然后可以鼓勵學生表演自己的創(chuàng)作,如果發(fā)現不完善的地方,教師要及時引導,力求完美,在此基礎上,學生會實現更加省層次的發(fā)展。
(四)積極組織小學音樂實踐活動,給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
教師在音樂課中,要不斷地融入切合實際的實踐活動,引導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學生能夠將課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同時也有利于給予學生提供更好的平臺,與此同時,在音樂課程體系安排過程中,一定要體現音樂實踐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這個過程作為檢查學生的實際課堂接受能力是十分方便有效的,與此同時,也能過體現出音樂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基于此,作為校方,給予學生提供學習和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努力的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入到課堂中,從而實現學生整體上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穩(wěn)步提升。
(五)音樂中書面化作業(yè)要多樣化
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礎,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唱歌的方式來進行練習,更加有難度的方式還有:可以要求學生編排一些簡單的旋律,并自己填詞等。學生編排出來的旋律,學生之間要互相分享和交流,并且通過打分形式,教師要給予合理全面的評價,通過鼓勵和幫助來引導著學生發(fā)散思維,同時也體現出來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有效地鞏固了以往所學的知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和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介質,因此,教育領域要十分重視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作為授課的主要人員,一定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課本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胡夢瑤.課本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D].黃岡師范學院,2019.
[2]張祎.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J].青海教育,2013(Z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