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剛
[摘要]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采用多元化的閱讀教學方法。采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拓寬學生的閱讀視角,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廣闊。文章探討了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方法,希望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群文閱讀
一、引言
部分教師并沒有正確認識到群文閱讀的教學重要性,盲目地認為群文閱讀就是將多篇文章進行簡單組合的文章羅列現象。這種錯誤認知會限制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展。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思考,借助群文閱讀的教育形式,使學生在有限的閱讀時間內掌握相關知識點,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樹立文學素養(yǎng)。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會要求學生閱讀教材中的文章。但是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量較少,范圍狹窄,缺乏知識積累,無法提高閱讀水平,所以教師可以采用豐富多元的教學形式,有效應用群文閱讀方法,引入較多的課內外知識點,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內容,打破學生的閱讀局限,通過群文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對單篇文章進行詳細講解,浪費較多的時間。而群文閱讀能夠讓學生了解到種類豐富且內容相關的文章,并通過統(tǒng)一的閱讀分類歸納總結文章的相同點,理解多元的表現手法,切實提高閱讀效率。群文閱讀的重要作用就是使學生既能夠接受傳統(tǒng)知識,也能夠有效閱讀大量與本篇文章相關的課外知識點,通過分析對比,有效深入理解文本內涵,拓展學生的傳統(tǒng)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
1.加強課內外閱讀聯系,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大部分文章都具代表性,教師可以結合文章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思考。例如學習《我們愛你啊,中國》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感悟祖國的溫暖與偉大,使學生對祖國產生熱愛之情。心中充滿愛才能更好地學習與成長。然后教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搜集愛國之類的文章,并且逐步延伸愛國知識點,將愛國之情滲透到更加廣闊的愛中。愛是時代發(fā)展的主題,應當讓愛縈繞學生心間。對課內外知識的講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探究能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而開展全文閱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采用群文閱讀方式能夠使學生認識到愛國并不是口號,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部分,應當將這一觀念融合到生活中我們應通過群文閱讀引領學生舉一反三,掌握更加多元的知識點。
通過群文閱讀方式,學生能夠感受到愛,能夠給自己與他人帶來滿足和幫助,激發(fā)感恩之情,學會付出愛。教師通過合理的思想引導,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愛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去關心呵護他人。
2.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
學生的閱讀興趣較低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部分學生抱著僥幸心理去閱讀,導致閱讀效果不盡如人意。對于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采用群文閱讀教學方式,給予學生新鮮感,并且引導學生閱讀多篇文章,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
例如在學習《大象的耳朵》這篇文章時,教師便可以選取本單元的文章《青蛙賣泥塘》《小毛蟲》《蜘蛛開店》等各類文章放在一起,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這幾篇文章屬于童話故事,表達了一定的道理。學生通過共同閱讀,能夠沉浸在愉悅的童話世界中,激發(fā)學習熱情。
由于學生的思維特點過于單一,在閱讀單篇文章時可能存在思維局限性,難以把握文章的核心內容,也無法梳理文本的思想脈絡。采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思維導圖,進行信息的延展與整合,從而構建科學完善的制度體系。所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思維探索。比如每篇文章中的小動物有怎樣的難題?它們是如何解決的?得到了怎樣的結果?說明了哪些道理呢?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理清文章的知識結構,既能夠實現全文閱讀目標,也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
3.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選取合適的群文閱讀材料
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積極地組織和引導,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熱情和主動性,讓學生學會獨立閱讀,并且掌握文章當中的基礎知識與深層次含義。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時,要認真觀察每一個學生,對學生在閱讀當中的各項細節(jié)及時記錄,并且引導學生在閱讀時針對所閱讀的篇目和掌握的學習技巧來進行記錄和總結,提高學生在閱讀當中的知識積累能力。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鑒賞探索,并給予學生積極的點評和正確的幫助,讓學生在交流和互動當中掌握更多的閱讀學習思路。教師通過培養(yǎng)學生在交流當中的合作探究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達積極性,使學生及時發(fā)現自身的不足,優(yōu)化學生學習思想。
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當中,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思路,從而更好地契合學生學習需求。教師也要熟悉語文教學當中的重點和難點,在群文閱讀教學當中,針對文章的具體結構與特點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引導。教師要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章的主旨,使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樹立科學的學習思想,在文章閱讀中探究合適的方法。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設計相應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仔細探索,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當中把握更多的內容。教師也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選材,通過調節(jié)教學材料的難易程度,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敘事文章的內容結構,也可以為高年級學生選取多元化的文章內容,激發(fā)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的熱情。
4.將自主閱讀與集體閱讀相互結合,利用群文閱讀深化學生情感體驗
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當中要注重對目標的設立,幫助學生獲得一定的閱讀學習思路,使學生準確把握文章內容,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結合學生集體閱讀的優(yōu)點,與學生自主閱讀相互呼應,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讓學生把握閱讀方法。教師要鼓勵每一個學生學會自主閱讀。
比如在學習《禮物》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深入閱讀文章內容,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通過理解一件件家人所送的禮物當中流露出的親情的內涵,學生提高了對文章主旨的深入探究能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對比《難忘師恩》這節(jié)課,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章的初步比較和理解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探究對文章進行科學總結。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補充和引導,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結構和內容,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
教師在語文教學當中運用全民閱讀教學方法,將不同主題內容的文章總結到一起,使學生開展科學的閱讀和探索。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教師也可以采用思維導圖來理清文章的脈絡和結構,通過積極地鼓勵和引導,讓學生在閱讀完文章之后寫讀后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熟悉文章的深層次含義,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生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慈母情深》這篇文章來進行全文閱讀的引導,讓學生理清知識脈絡,通過寫讀后感,把握文章的深層次結構。教師也可以積極地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在閱讀當中的體驗,感受父愛與母愛的偉大,并且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父親與母親來進行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和感恩之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優(yōu)化學生學習思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結合時代發(fā)展更新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群文閱讀教學指導模式,使學生在群文閱讀訓練中逐步拓展思維,提高理解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群文閱讀是以一篇文章為中心,對多篇文章共同閱讀的教學方式。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結合不同主題的文本合理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和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對比,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林丹.關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培訓,2017(02):134,137.
[2]曹發(fā)敏.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組文策略淺談[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l8(01):40-42.
[3]趙鏡中.從“教課文”到“教閱讀”[J].小學語文教師,2016(05):16-18.
[4]于澤元,王雁玲,黃利梅.群文閱讀:從形式變化到理念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3(06):62-66.
[9]蔣長蘭.非連續(xù)性文本群文閱讀的功用及策略[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7(03):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