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加強
【摘要】如果作文教學強調(diào)共性,實施均衡教學,這就導致了自覺性較強、善于學習的學生由于課業(yè)要求太簡單,而喪失了深入發(fā)展的機會;對于那些懶于動筆的學生,由于作文難,進而導致學生厭倦作文學習,形成惡性循環(huán)。筆者認為重視學生個體差異,實行分層教學,不失為一個良策。本文就將討論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和具體教學措施,希望能為廣大教師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作文;分層教學;組織和實施
我們必須承認,由于家庭、環(huán)境、學生主體的努力程度的不同,導致學生的認知水平、表達能力、文化素質(zhì)、身體心理素質(zhì)也有著顯著的差別。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后疫情時期,學生的學習狀況,我們可以從網(wǎng)上聽課、作業(yè)中作出了解;知識水平,我們可以從期末考試成績中基本把握;學習態(tài)度,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回校狀態(tài)中看出。通過實質(zhì)性地摸底調(diào)查,學生經(jīng)過疫情網(wǎng)上學習之后,層次更加明顯,差異更加凸顯。而面對差異任何整齊劃一,搞“一刀切”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只有從實際出發(f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把學生分成不同層次,采用不同方法,用不同的目標來進行教學,才能使每一個層次學生的作文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1.線上學習效果因人而異,有的學生家長監(jiān)管較嚴,方法科學,盡心盡情盡責,學生本人的學習積極性也高,自覺性、主動性強,善學善思,進步效果明顯。相對來說,一些學生由于家長忙于勞作沒有陪伴監(jiān)管的時間,加之學生本身自覺性、自律性弱,學習的效果自然也差。習作作為語文中的綜合能力體現(xiàn),差異表現(xiàn)尤其明顯。根據(jù)統(tǒng)計,在一個班中,完成作文較好的有三分之一,但也有三分之一基本完成作文,還有三分之一沒有完成習作。從家長反饋給老師需要重點強化的內(nèi)容來看,最多的反饋結果是家長也無法督促好孩子的習作。學習了網(wǎng)課之后,習作完成的效果不甚理想,亟待老師加強習作教學指導。
2.學習能力基礎不同。四年級學生通過近四年的學習,在聽說讀寫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在寫方面:大部分學生,能做到作業(yè)書寫工整,部分學生的書寫美觀,并有一定的速度。寫作方面,部分學生能緊扣問題,把自己所思較完整準確地寫下來。大部分學生能通過學習,掌握一定表達技巧,具體生動地記錄自己所見、所聞、所感。個別學生書寫有待加強,無法做到緊扣問題,用自己的語言規(guī)范地表達。個別學生對于習作有一定畏難情緒,表達欲望不強。習作是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層次更加明顯。就連習作中最基本的字詞掌握,也體現(xiàn)出很大的層次。在一個班中,字詞掌握明顯分層,有10位學生較差,錯別字較多。經(jīng)過網(wǎng)上學習,有些學生原本優(yōu)秀的,也有些退步。
二、分層教學的組織和實施
1.目標分層
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將目標分為三層,即相當于將學生分成三個等級,教師根據(jù)學生日常表現(xiàn)合理劃分。以四年級學生的作文要求為例,第一層的要求可以為: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中心明確,感受生活,構思巧妙,情感真實細膩,行文流暢,幾乎無錯別字,無病句。第二層的要求:文章較流暢,雖生硬一些,但也可成文,錯別字、病句少,感情真實。第三層的要求:文章能讓人讀懂,錯別字、病句不太多。當然教師若有足夠時間,可以給每一個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切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效果會更好。其實每個目標的分層又是有針對性的,比如,《我的樂園》這篇習作,基本的要求可以以課本習作要求為準:寫清楚樂園什么樣子,喜歡在樂園干什么,怎么快樂,把這三個要點寫完整。標準的要求:選材較好,寫出自己的生活,寫得通順。更高的要求:讀寫結合,運用《鄉(xiāng)下人家》的寫法,把樂園之樂寫具體寫生動。最高的要求是,緊密聯(lián)系生活,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寫出創(chuàng)意,寫出個性,寫出特色。
2.題目選材分層
作文題目分層能給學生提供不同的選題選擇,使每個學生都有字可寫、有情可舒。難度不同的作文對學生的要求也不一樣。具有討論性、思維發(fā)散的作文題目對學生的要求較高,而一些敘事類的文章難度相對較低,對學生的要求也就低一些。在設置作文題目時,可分設不同的選題,供學生們自由選擇?;A好的學生可以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而學習困難的學生也不會因題目過難產(chǎn)生畏懼情緒。這樣可使所有的學生都發(fā)揮出自己的實力,還會適度激發(fā)出其潛力。長此以往,學生們的作文水平將會慢慢提升。如果遇到相同題目的時候,由于每個學生的興趣特長不同,關注點不同,生活閱歷不同,那么在題材選材上也可進行分層。例如,在習作《我的樂園》中,教師可針對《我的樂園》選點可以進行分層引導。對于大部分學生,教師可引導他們選擇樂園、選擇小區(qū)、家、校園、班級、公園等相對大一些的地點,這些地點有更多的活動和內(nèi)容去寫;對于作文表達中上等級的學生,可以建議選擇在菜地、莊稼地、陽臺、河邊等相對更小、更具個性的地點。至于更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建議選擇桌子、書柜等范圍更小、更具特色的地點來寫出自己在樂園的快樂。
3.作文點撥分層
在課上進行作文訓練時,教師應該在教室內(nèi)巡視,實時觀察了解學生的作文情況。對于基礎好、思路清晰的學生,教師沒必要對他們投以過多的注意力。但是對于基礎差,半天擠不出一個字急得抓耳撓腮的學生,老師可以輕輕地走到他們身邊做些指點,幫他們開個“頭”,幫他們理清思路。至于他們作文中的小毛病,簡單提示,但不要一字不漏地批評。若他們的思路正確,就可放過,以后再慢慢糾正。這樣保持了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對今后的作文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課堂習作中,有些學生能放手作文,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習作。有些需要適當點撥,寫作速度加快后,也能當堂完成。還有少數(shù)不能當堂完成的,我們也采用耐心的態(tài)度等等,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完成。這樣在寫作速度的分層,確保了每一個學生最終順利完成習作,享受到習作完成的成功感。
4.作文評價分層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學生如果在兩個月里看不到自己腦力勞動的成果,他的學習愿望就消失了。”因此,教師對學生要多鼓勵,多贊美。特別是在批閱困難學生作文的時候,教師的評語措辭要誠懇親切,包含贊賞和激勵,作文中哪怕只有一個閃光點,如,好詞好句、或者哪一段話寫的通順,都要勾畫出來,并寫好批語。這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平時他們學業(yè)平平,既得不到老師的表揚也得不到老師的關注,他們渴望被注意和表揚,及時地鼓勵能讓其重獲學習的信心。對于大部分基礎中等的學生,始終關注作文是否符合習作的要求,關注選材與表達。對于成績斐然,文采出眾的學生,有時候要適當“澆冷水”,在批閱其作文時候要從技術方面進行評價,確保他們知道進步的方向。有時候?qū)?yōu)秀的作文推薦打印出來,作為范文給大家賞讀欣賞,甚至推薦發(fā)表。
總的來說,筆者重視學生個體差異,認識到實行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在實施中抓住了目標分層、題目選材分層、作文點撥分層、作文評價分層,從而取得了家長滿意、學校認同、學生喜歡作文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