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林
【摘 要】目的:分析手術室護理與麻醉工作配合對心臟手術術中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影響。方法:觀察對象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心臟手術患者60例,對患者實施術前、術中、術后麻醉配合護理,記錄分析所有患者手術情況。結果:60例患者均成功麻醉,手術成功率為60例(100.00%),且術中未發(fā)生疼痛、窒息等不良反應,因此,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0例(0.00%),術后均被安全送至病房,術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術前,P<0.05。結論:對心臟手術患者實施科學合理的手術室護理與麻醉工作配合,可保證手術質量,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麻醉工作;心臟手術;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472.3【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224-01
前言:手術治療是臨床常見的治療手段,在許多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手術效果由許多因素共同決定的,其中包括手術操作技術、護理與麻醉工作配合等[1],再加上心臟手術具有較高的的風險,為保證手術進行順利,這對手術室護理與麻醉工作配合提出較高的要求,要求護理人員熟悉手術室護理與麻醉有關的知識,熟練掌握護理和麻醉操作技巧,更好的配合主刀醫(yī)師和麻醉師,提高麻醉和手術的安全性。此次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月接受心臟手術患者60例作為觀察對象,分析手術室護理與麻醉工作配合對心臟手術術中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心臟手術患者60例作為觀察對象,男35例,女25例,年齡25-60歲,平均年齡(45.61±7.23)歲。納入標準:均為我院手術室患者,均行心臟手術治療。排除標準:手術禁忌癥;腦血管疾病;甲亢;心功能不全者;高血壓;癲癇;精神障礙疾病;認知功能障礙者。此次探討觀察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所以患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均給予患者術前護理配合:(1)術前訪視:護理人員需與患者直面溝通,記錄患者基本信息和過往病史,如身體、年齡、并發(fā)癥、感染情況及麻醉史等,并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過程,對患者的問題需耐心解答,消除患者內心的不良情緒,向患者講述成功案例,建立起治療信心。(2)護理人員需謹記患者每項檢查,不可忽略任意一項檢查,且根據(jù)患者的病情提前做好手術準備,如為血色素低的患者給予血制品,利于在短時間內為患者提供血漿。(3)評價麻醉風險意識,針對麻醉風險較大的患者給予特別關照,并告知麻醉師配合,保證手術開展順利,給予患者術中護理配合:(1)環(huán)境護理:護理人員需提前調好手術室內溫濕度,避免患者由于溫度不適所產生心室顫動。(2)體位護理:根據(jù)患者情況合理擺放患者體位,心功能較差的患者,由于患者平臥不適,護理人員需調整床,利于患者呼吸通暢,但需滿足麻醉相關需求。(3)麻醉插管護理:可分為氣管插管、吸除分泌物、固定四肢等內容。(4)建立靜脈通道:護理人員需提醒麻醉師注射其他藥物,若藥物與麻醉相悖,可暫停其他藥物的注射。(5)護理人員應適量分擔麻醉師工作,促進麻醉師集中注意麻醉,主要檢測患者生命體征,如血壓、心率等,尤其是注意“4個時間點”[2]。術后護理配合:(1)觀察患者胸腔引流管位置是否合適,待麻醉師完成相關工作后,可夾閉引流管移動患者,不可用力過猛,需輕輕移動患者,避免因劇烈震動導致患者脈搏驟停。(2)輔助麻醉師保證各個監(jiān)護設備連接完整,在患者移動前反復確認引流管通暢,待所有工作無誤后開始移動患者。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記錄患者手術情況,觀察患者術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術前術后生活質量情況,如精神、飲食、睡眠及心理。用量表評分制,每項分值為6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處理軟件:SPSS21.0。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描述性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x±s)描述,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組內及組間比較進行卡方分析。
2 結果
2.1 60例患者均成功麻醉,手術成功率為60例(100.00%),且術中未發(fā)生疼痛、窒息等不良反應,因此,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0例(0.00%),術后均被安全送至病房。
2.2 術前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術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術前,P<0.05,P<0.05。見表1。
3 討論
手術室和麻醉是醫(yī)院重要科室,兩科室同時負責配合外科醫(yī)生手術進展順利、確?;颊甙踩闹匾ぷ?。心臟手術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這兩科室有共同的任務和目標,護理人員需熟悉掌握對手術治療的充分了解和麻醉相關知識[3],才可以與麻醉師相互配合,完成好手術治療全過程的護理,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提高手術成功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此次分析手術室護理與麻醉工作配合對心臟手術術中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影響。分析結果顯示:60例患者均成功麻醉,手術成功率為60例(100.00%),且術中未發(fā)生疼痛、窒息等不良反應,因此,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0例(0.00%),術后均被安全送至病房,術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術前,P<0.05。
綜上所述,對心臟手術患者實施科學合理的手術室護理與麻醉工作配合,可保證手術質量,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麗,宋冬卓,呂佳瑞.心臟手術中手術室護理與麻醉工作的配合效果[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9,29(23):196-197.
[2] 楊碧霞,何蕾.心臟手術中手術室護理與麻醉工作的配合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9,13(07):175-176.
[3] 仝海艷.心臟手術中手術室護理與麻醉工作配合的滿意度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1):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