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玲
【摘 要】目的:探討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34例孕婦,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婦科護理,而觀察組以此為基礎對孕婦開展孕期健康教育。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分娩情況。結果:觀察組滿意度為97.0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5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養(yǎng)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的孕婦數量較對照組少,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健康教育應用于婦產科護理,能夠使孕婦全面了解健康知識,自然分娩率和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有利于建立和諧的醫(yī)患關系,因此可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關鍵詞】孕期;健康教育;婦產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76-01
妊娠期是女性人生中較為特殊且十分重要的時期,妊娠期女性在心理層面和生理層面均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初產婦尤其如此。初產婦懷孕、妊娠和分娩的經驗相對匱乏,懷孕期間容易產生焦慮、煩躁和恐懼等情緒。為確保產婦順利妊娠、分娩,必須高度重視孕婦護理。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婦產科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34例孕婦,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7例,孕婦最小年齡23,最大年齡40歲,平均年齡(32.8±3.7)歲,孕婦最小孕周27周,最大孕周33周,平均30.1周,初產婦共75例,經產婦共59例,2組產婦的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護理的過程中中,對照組孕婦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為孕婦講解注意事項,針對孕婦實際情況,為孕婦建立檔案資料,督促孕婦重視并配合孕期檢查,為孕婦解答其提出的問題,觀察組基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采取孕期健康教育。
觀察組孕婦護理工作中,首先,要在科室內部建立系統(tǒng)的健康干預小組,加大護理人員培訓力度,并選擇高水平的醫(yī)護人員參與健康干預小組的工作當中,建立綜合素質過硬和業(yè)務能力較強的健康教育干預小組。明確護理人員服務的人員數量,工作人員應做好全過程護理工作,扎實護理人員的健康知識,豐富護理人員的實踐經驗,引導護理人員切實做好健康教育護理。
其次,定期開展妊娠知識宣講活動。為有效確保孕婦定期參加檢查,應為孕婦普及妊娠知識。對此,工作人員需利用不同的宣傳途徑和宣傳平臺為孕婦講解和宣傳妊娠知識,使孕婦在孕期積極主動地配合檢查和治療,增強孕婦檢查和治療的依從性。
再次,定期舉辦妊娠知識講座活動。在口頭宣傳的基礎上,醫(yī)院應定期組織開展知識講座活動,根據孕婦的概況將其分為不同批次,引導孕婦參與妊娠知識健康講座,專業(yè)醫(yī)生需針對孕婦提出的問題給予專業(yè)解答,且為孕婦發(fā)放詳細的教育資料及課程時間和課程內容設置安排,定期對孕婦開展知識講座。
最后,要鼓勵孕婦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直接影響著妊娠。如今,產婦的不良生活及工作習慣日益增多,常見的不良習慣有久坐不動、長時間的使用電子產品、頻繁熬夜、經常暴飲暴食等。對此,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引導產婦察覺不良工作和生活方式,明確不良工作及生活方式的負面影響,并為孕婦宣傳真正健康、科學的工作及生活方式,指導孕婦健康飲食,這也是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分娩方式、產后出血和母乳喂養(yǎng)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開展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36例十分滿意,22例滿意,9例不滿意,孕婦護理滿意度為86.57%,觀察組中52例十分滿意,13例滿意,2例不滿意,孕婦護理滿意度為97.01%,觀察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分娩情況比較
對照組中,自然分娩27例,自然分娩率為40.30%,產后出血6例,產后出血率8.96%,產后母乳喂養(yǎng)49例,母乳喂養(yǎng)率為73.13%;觀察組中,自然分娩51例,自然分娩率為76.12%,產后出血1例,產后出血率為1.49%,產后母乳喂養(yǎng)63例,母乳喂養(yǎng)率為94.03。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養(yǎng)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觀察組的產后出血率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現如今,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很多女性選擇生二孩。孕期孕婦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直接影響了妊娠的結果。統(tǒng)計顯示,妊娠合并致命性疾病的患者多達50萬人,至少有1500萬女性會因妊娠并發(fā)癥引發(fā)嚴重的疾病,如嚴重貧血、生殖道瘺、盆腔慢性感染性疾病等。所以在日后的妊娠期檢查過程中,醫(yī)院要積極維護女性的身體健康,保證母胎安全。
孕婦在妊娠期間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確保母胎安全,這也會直接影響胎兒未來的身體發(fā)育和健康成長。因而在孕婦懷孕期間對其開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在孕期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有效地控制并發(fā)癥,保證孕婦和胎兒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而且還可引導孕婦正確看待自然分娩,減輕孕婦對自然分娩的焦慮和恐懼,幫助孕婦樹立成功分娩的信心。不僅如此,通過健康教育,還可調節(jié)孕婦神經與其他的器官功能,提高分娩成功率。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的臨床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養(yǎng)率也更具優(yōu)勢,產后出血的人數要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為此,在孕婦懷孕期間,開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能夠使孕婦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必備的健康知識,顯著提高自然分娩率和護理滿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諧穩(wěn)定的醫(yī)患關系。因此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有必要積極推廣并應用健康教育,為孕婦普及健康知識,讓孕婦順利渡過妊娠期,增大分娩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徐飛.個體化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16).
付金娥.孕期健康教育在產科門診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