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群
摘要:疫情,打破了傳統(tǒng)師生面對面授課模式,網絡教學替代了傳統(tǒng)教學。優(yōu)質錄播課減輕了一線老師的備課負擔,但是錄播課不能因材施教,缺乏師生互動,情感交流不足。筆者嘗試在云課堂實施“雙師教學”,以錄播課老師為主導,任課老師輔助,在課中“慧”分工、“慧”點撥、“慧”組織和“慧”提問,使錄播課揚長避短,提升網絡教學效果。
關鍵詞:雙師教學;云課堂;教學質量
一、引言
疫情期間,線上教學被推上了從未有的高度,舉國上下大中小都開展了線上教學。網絡平臺成了老師們教學的主陣地,不少網絡平臺都面向學校開放了免費錄播課,其中不乏精品課程,這極大減輕了一線老師備課負擔,但是錄播課不能及時根據(jù)學生反饋調整教學,缺乏師生互動,學生只能學啞巴英語,情感交流不足,怎樣才能使錄播課揚長避短,提升網絡教學效果是老師們的困惑。筆者嘗試在云課堂實施“雙師教學”。
二、核心概念的內涵
本文的“雙師教學”是指在云課堂上,由錄播課老師和本班任課老師在同一節(jié)課中向學生傳授教學內容,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發(fā)揮名師資源更大化效益。
三、如何在云課堂實施“雙師教學”
1.“慧”分工,提升課堂效果
有別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雙師教學,錄播課老師不能與任課老師協(xié)同備課,而只能由任課老師進行預設和現(xiàn)演。根據(jù)兩位老師在課中所扮演的角色,分為主主式和主輔式。
錄播課是由省市名師工作室成員、市小學英語學科帶頭人,市教學能手以及市英語優(yōu)秀骨干教師錄制的,代表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前沿教學思想的課例,在新授課時,通常采用主輔式教學,錄播老師為主,任課老師為輔。上課時,任課老師發(fā)起直播,學生進入課堂,把線下班級課堂帶到了線上,任教老師組織學生觀看視頻,輔助教學。任課老師熟悉本班學生的學情,能預設學生的難點。學生在觀看錄播課時,任課老師適時在疑難處暫停講解。復習鞏固課時,主要采取主主式教學,錄播老師和任課老師分時段主教。例如,學完Unit 2 A Lets talk之后,筆者在批改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對Whos that boy/girl/ woman/man? Hes / Shes …掌握不大好,不大能區(qū)分he和she的使用。筆者播放了溫老師一節(jié)課后微課的片段,溫老師用游戲的方法幫助學生鞏固以上的單詞和句型,接著任課老師設計相應的練習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錄播課老師和任課老師相互配合,學習效果良好。
2.“慧”點撥,提升核心素養(yǎng)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郝建平老師在《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會話與閱讀教學》講座中指出“核心素養(yǎng)”就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yǎng)、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fā)展、合作參與、創(chuàng)新實踐。
例如,學習Unit1 B Lets talk 時,在Look and say環(huán)節(jié),錄播課只是用Hello,….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以師生問答的形式一帶而過,筆者認為還需再進一步挖掘,而不能只是停留在功能句型的練習,單純知識和技能的訓練。筆者課前收集了澳大利火災動物慘死的圖片,給學生以震撼的畫面呈現(xiàn),無需太多的言語表達,學生都能深刻體會到,愛護環(huán)境,保護自然的重要性。學習第二單元My family,圍繞“家”,結合近期的新冠狀毒病毒疫情對學生進行疫情防控知識的滲透。中國的疫情得以控制是英雄們逆行之舉換來的,培養(yǎng)孩子們感恩之心和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疫情無國界,疫情之下誰都無法置身事外,讓學生感受家國情懷和國際意識。
3.“慧”組織,增強師生互動
《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和富有個性地學習。學生觀看錄播課,師生間缺乏互動交流,為了增強課堂師生之間的互動,體驗課堂的真實感,還原線下課堂的情感體驗。任教老師在課中充當搭建錄播課老師與線上學生溝通的橋梁,有效的組織讓課堂更生動。
在Dub the cartoon環(huán)節(jié),筆者讓學生連線麥克風,抽取一位學生現(xiàn)場給視頻配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同時,筆者可根據(jù)學生配音情況檢測學生朗讀,以點帶面,給學生糾音,加強朗讀指導。
在Introduce new friends 環(huán)節(jié),筆者暫停播放讓學生自行練習,并用手機錄制朗讀錄音上傳到班級群,老師隨機播放學生錄音,老師可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糾音,學生也可以借鑒學習優(yōu)秀的朗讀作品。
4.“慧”提問,提升思維品質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思維源自問題。語言表現(xiàn)思維,兩者相互促進。課堂上,老師富有啟發(fā)性的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同時也能發(fā)展學生思維,提升思維的品質。
例如,學習Unit2 A Lets talk 時,在Read and Predict環(huán)節(jié),錄播老師設計了讓學生看圖片說一說A圖中的人物是誰?他們在哪里?圖中人物可能在說些什么?筆者暫停播放錄音,讓學生在互動板上打出簡短文字,檢測學生對圖片的理解。接著老師拋出問題:What might the man and the girl say? 開放性問題,打開了學生的思維,語言學習需要借助一定的場景和語境,讓學生學會讀圖猜測,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
分類能力是構成思維能力的基礎,我們在觀察、分析事物、解決問題中都需要借助“分類”能力。在學習Unit3 A Lets learn時,承接錄播課內容,任課老師出示PPT,Can you classify these animals? How do you classify them? 讓學生對動物進行歸類,在活動中學會分析歸納。What other wild animals do you know? 學生通過頭腦風暴說出更多的野生動物,以此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四、“雙師教學”注意事項
1.“慧”篩選,巧用資源
基于學生學情選用錄播課。課前,任課老師觀看相關的資源,做好記錄,哪些資源可以全部使用?哪些資源截取部分使用?預設如何與錄播課老師配合才能發(fā)揮“雙師教學”效益最大化。
2.“慧”導學,妙設學案
課前任課老師要精心設計導學案,注重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明確學習目標,學生有任務驅動學習效果更好。
3.“慧”推送,善用平臺
任課老師提前一天把導學案發(fā)到班級群,明確第二天的學習內容和要求,學生閱讀導學案,完成課前導學部分內容。學生把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發(fā)上班級群,老師課前匯總,以便在課中更有針對性的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結束語:
錄播課老師是一線的名師,教學理念先進,符合新課標,能更精準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教學設計更為優(yōu)化,課件設計精美,教學水平高。任教老師了解學生,熟悉學情,在課堂上起到組織、協(xié)調、引導的作用:根據(jù)學生課堂表現(xiàn)和作業(yè)反饋及時調整教學進度,適時答疑提升;組織互動,增強課堂活力;凸顯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云課堂“雙師教學”發(fā)揮了兩者的優(yōu)勢互補,使課堂效果更大化。
參考文獻:
[1] 乜勇,閆慧聰,穆萍. “雙師教學”:一種促進基礎教育優(yōu)質資源均衡發(fā)展的新模態(tài)[J].數(shù)字教育,2020(01) 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