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元
【摘要】 ?高中階段隨著課程內(nèi)容的增多,難度也逐漸加大,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也出現(xiàn)了很多,特別是在物理這門課程中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老師對于學生在物理這門課程的學習上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熱情。
【關(guān)鍵詞】 ?高中物理 學習問題 相應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9-075-01
物理主要以實驗為基礎(chǔ),是大家公認,為比較難學的科目,特別是在高中學習階段,物理的原理不斷增多,題干也更加的復雜。這使很多同學對于物理這門學科失去了興趣。還有這門課程涉及到的現(xiàn)象都比較抽象,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學生學起來很困難。作為高中的物理老師要注意這些不好的現(xiàn)象,深刻分析學生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針對不同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一、造成學生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
(一)學生的物理基礎(chǔ)偏低
很多學生是在高中學習的過程中,成績慢慢下降,但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是在初中的學習階段就對物理這門學科有恐懼的心理,物理基礎(chǔ)不夠牢固,而一般的物理問題會有大篇的文字贅述。再加上難以理解的圖像,就會有不會做的消極想法,所以還沒仔細的審題分析就先打退堂鼓。
(二)物理知識比較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差
高中時期的物理知識比較深奧不容易弄懂,不論是抽象的概念還是復雜的實驗,都讓學生一頭霧水,但對于初入高中的學生來講,對學科中知識的變動要有一個適應的階段。學生們雖然在初中在學習中已經(jīng)掌握了一小部分的物理知識,并且也累積了生活經(jīng)驗,對于學生更好的理解一些物理的現(xiàn)象和概念有很大幫助。但大部分的學生還是不能夠?qū)㈩}目和實際相聯(lián)系,對于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無法熟練運用到學習中,所以比較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
(三)對知識點的理解不透徹,生搬硬套
初中時期的物理所研究的問題比較獨立,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些容易的知識和現(xiàn)象,但高中的物理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更加注重比較深層次的研究。因此,在高中階段學好物理,并且學好物理概念,才能更好的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物體受力分析在分析重力、彈力和摩擦力的時候,只有把這些力的概念完全理解,才能輕松的解決受力分析的問題。通過這個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出高中物理知識更系統(tǒng)化。
(四)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差
高中物理的綜合性較強,對于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較多,但學生的數(shù)學計算差空間想象能力不足。和數(shù)學學習的進度不匹配,單一的數(shù)學問題學生會做的,但是和物理問題結(jié)合在一起學生就不會靈活變通了,在學習力的合成與分解時,若題目中的字母變?yōu)榱?,學生的計算速度就會變慢。還有在物理中利用函數(shù)關(guān)系解決物理問題時,學生無法推理出相關(guān)物理量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這就將問題難度增加了。這樣就會跟不上老師講題的速度,慢慢失去興趣。
二、克服學生高中物理學習困難的相應策略
(一)教師要正確引導,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物理知識沒有完全的理解和掌握,會出現(xiàn)一學就會一用就錯的情況,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把實驗作為載體,不管是老師演示,還是讓學生親自實驗,都應該想盡辦法,讓學生自己動手,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通過親自動手增強對知識點的理解。所以老師不能為了推進學習進度而教學,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調(diào)整教學的節(jié)奏,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對物理產(chǎn)生學習興趣,老師要把物理中的抽象問題和生活中的實際相結(jié)合,舉生活中的例子使學生理解相關(guān)的物理概念,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
(二)引導學生構(gòu)建物理模型,總結(jié)同類題目的解題方法
物理中有很多模型,比如斜面模型,傳送帶模型,滑塊木板模型。對這些模型結(jié)構(gòu)的受力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老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總結(jié)解題思路和方法,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在遇到相同類型的問題時,學生就會找到切入點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剛看到題目就想自己不會,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而且還讓學生學會了思考總結(jié)和反思,并且在反思過程中不斷進步,不斷提升自我的能力。
(三)在教學中加強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應用
老師在講解相關(guān)的物理概念時,要貼近生活多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例如在將摩擦力的時候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很多學生不理解相對運動方向和運動方向,有什么區(qū)別,那老師就應該靈活的運用身邊的教學工具創(chuàng)造一個物理情景讓學生理解。比如讓學生上來走路,讓學生們分析摩擦力的方向,或手舉著書來回走的過程中,讓學生分析理解,并且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找書、課桌、人的運動方向,這樣比單一講物理概念的效果要好。
(四)教會學生學好物理的方法
物理都有一定的階梯模式,每一種題型都會有一個定的解題思路和技巧,學生只要掌握了技巧,所有的物理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老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要求,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設(shè)置不同的教學方案,讓每個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都有所收獲,并增強自信心,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讓學生在反思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讓學生相信只要學習認真、勤奮,喜歡動腦,就一定可以學好物理。
[ 參 ?考 ?文 ?獻 ]
[1]楊曉翠.興趣:淺議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教學論壇,2012(1):119-120.
[2]徐聰淺議高中物理“變式教學”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數(shù)理化學習(高中版),2013(10):61.
[3]徐一涵.淺談高中物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學周刊,2018(07):32-33.
[4]智淑坤.淺談高中物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學周刊,2017(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