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彩吉 陳秀凡
摘要:英語是聯(lián)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對外經濟政治交流逐漸增多,英語的重要性不斷提高。英語作為高中主要學科,其中英語閱讀在試卷中占比較大。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具有部分合理性,但也存在著管理模式僵化、教學形式化等諸多問題,不利于學生個人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進步。本文根據(jù)當前問題展開深入思考。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改革
引言
目前我國閱讀教育較為死板,進入高中英語詞匯量大幅度增加,英語語法難度雖然提高,但是未與英語閱讀成功融入,因此學生閱讀水平未有顯著提高。學校應以“以人為本”的教學宗旨引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使教學管理更靈活,激發(fā)學生自覺學習英語的興趣,最終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和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目的。
一、當前問題
(一)教學模式僵化
當前英語教學的一大問題是未提供現(xiàn)實的語言環(huán)境,應試教育下高校采取傳統(tǒng)的教師單方面教學的模式,沒有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給學生大量灌輸閱讀高分技巧,忽略訓練,學生對英語閱讀思考減少,學習積極性下降,被動學習無法真正提高英語閱讀水平與個人能力。
(二)閱讀內容單一
傳統(tǒng)教學為使學生更好拿分,閱讀材料層次劃分明顯,框架清晰,應試問題突出,且未與時代接軌,可能基本閱讀能力都無法得以保障,模式化的教材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甚至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對英語閱讀產生厭倦心理。
(三)傳統(tǒng)思維定式
“漢語式英語”是當前教學的重要問題。對英語文章簡單地英譯漢后以固有的中文思維進行文章理解,導致對文章理解存在偏差。這種情況在教學中也依然存在,使學生思維僵化。固化的思維不僅對英語閱讀的準確率沒有幫助,而且無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二、策略改進
(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理解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分配閱讀任務,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多選擇符合時代發(fā)展趨勢的課題,尊重學生,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做好課前預習,課上引導同學大膽發(fā)言,表達自己的理解,增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信心,使英語閱讀離生活更近。課堂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多聆聽學生的意見,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激發(fā)課堂活力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英語文章理解更深入,理解文章的真正主旨,培養(yǎng)英語語感,在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教師應帶領學生克服畏難心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個人閱讀能力,根據(jù)課堂情況優(yōu)化接下來的課堂教學設計,總結經驗,完善教學,使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發(fā)散思維,實現(xiàn)思想的碰撞,提高學生個人水平,培養(yǎng)語言能力。
(二)提高閱讀質量
由于當前閱讀材料存在模式化問題,傳統(tǒng)單一的閱讀材料不利于提高個人能力,教師應擴大范圍搜集多樣化的英語閱讀資料,改進教學,使學生了解各類英語文章框架,避免死板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使學生對接下來的文章保持新鮮感,而非以提高閱讀準確率為目的而選擇機械做題,這種方式更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的英語水平更好地與時代同步,為未來更深層次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三)培養(yǎng)閱讀方法
應試教育下教師更注重閱讀技巧而非閱讀方法,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在文章生詞較多的情況下理解文章大意,同時利用文章大意整體猜測生詞含義,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擴展學生詞匯量,更好理解熟詞生義。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學會分析文章,培養(yǎng)英語語感,使閱讀方法與日常閱讀融會貫通,增強真正的閱讀能力,在提升成績的基礎之上提高個人素質、增強閱讀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高三英語必修五的“Great scientists.”的reading部分時,教師應該抓住核心框架,帶領同學根據(jù)每段第一句話概括出段落大意,前三段是對Join本人的總結與部分介紹,從第四段開始,每段段首都有“first”、“next”這類表明層次的詞語,分析Join為找到理論依據(jù)而進行的一系列工作,抓住關鍵詞從而進行整理歸納,并在歸納總結中找到Join的個人特點,為閱讀選擇做好準備,培養(yǎng)學生總結文章框架的習慣,只有將文章結構層次劃分清晰,才能真正做好英語閱讀。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開展一系列小組競賽、角色扮演等課堂活動,使學生對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學生自選題材時增加學生的英語閱讀量。
(四)利用現(xiàn)代技術
傳統(tǒng)閱讀教學只停留在紙質教材與PPT的結合,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學資源的豐富,教師應充分利用計算機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多媒體教學,可以選擇圖形演示等方法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難點。同時應將理論知識延伸到生活中去,使原本平面化的英語閱讀更加立體,加深學生印象,這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實現(xiàn)了與日常生活的對接,將生活與英語閱讀相結合,增強學生理解能力。
結束語
綜上可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校在進行教學安排時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安排個性化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進行科學管理,教師也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改善教學方法,使枯燥的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同時也應使英語教學與時代接軌,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外國文化,進行信息化教學,充分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提高閱讀材料的質量,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方面著重下功夫,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個人素質,引導學生主動閱讀,促進學生的未來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澤.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教學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7.
[2]紀炯炯.關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策略的思考[J].海外英語,2017,02:12-13.
[3]伍浩君.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策略的思考[J].中國培訓,2017,0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