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為了尋求真理和救國良策,創(chuàng)建了大批進步社團。在雨后春筍般的社團中,惲代英創(chuàng)辦的利群書社可謂獨樹一幟。1920年,惲代英和林育南、李書渠等人籌辦利群書社。惲代英用個人積蓄和親戚捐款,在武昌街頭租了幾間房屋。
1920年2月1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利群書社在鞭炮聲中正式營業(yè)。不久,惲代英以他本人、沈光耀等12人的名義在《時事新報》副刊《學刊》上發(fā)表《共同生活社會服務》宣言書,介紹了利群書社的宗旨、預售書刊、活動規(guī)則等內容,使書社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利群書社的宗旨是“利群助人,服務群眾”。書社成員不拿工資,在書社食宿,以期通過半工半讀,實行獨立自給的生活。書社還創(chuàng)辦了利群毛巾廠和浚新學校,作為生活的實驗基地。
1920年春,惲代英到北京與李大釗等人建立了聯(lián)系,利群書社成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陣地,經(jīng)銷了不少進步書報刊,諸如《共產(chǎn)黨宣言》《資本論入門》《新青年》《湘江評論》等。1920年7月,毛澤東路過武漢曾住在利群書社,與惲代英暢談革命理想,交流創(chuàng)辦書社經(jīng)驗。為了組織進步青年讀書,利群書社還出版了白話文刊物《我們的》和《互助》。
1921年6月7日夜,湖北督軍王占元的嫡系部隊陸軍第二師在武昌發(fā)動兵變,城內火光沖天,利群書社毀于一炬。1931年4月29日,年僅36歲的惲代英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于南京。(摘自《團結報》,董中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