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基金項目:2016年度六盤水師范學院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六盤水師范學院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成果(LPSSYZDXK201601);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貴州當代農(nóng)民作家作品研究”(2019ZC131)階段成果。
摘? 要:貴州六盤水市作家許雯麗的長篇小說《城門》,是紀念貴州建省的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較高的作品。本文立足小說描寫的眾多女性形象,從不同的類型層面進行分析,并簡析女性形象塑造成功的原因及其價值意義。
關鍵詞:城門;女性形象;生存價值;男權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9-00-02
小說《城門》塑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的女性人物形象,巾幗英雄尹怕、道姑白玉、元朝皇后馬秀英、陳友諒的“真龍”妻子、苗族首領適恭、苗族女巫迷那、沈香、三公主、侍女阿花、天資等等。小說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主要有四種類型,分別是獨立自主型、逆來順受型、隱忍聰慧型和依附卑賤型。這些女性人物身上具有女性堅忍、善良、柔情、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品格,具有女人非凡的處世智慧與生存哲學,小說描寫了在男權中心主義的背景下女性生存的艱難與難以逃脫的悲劇宿命。
一、女性人物形象類型分析
第一類,獨立自主型女人,這類女性往往擁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堅強勇敢,敢愛敢恨,對愛情執(zhí)著堅貞,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與人生價值。在小說中,這一類的代表有美麗善良、勇敢堅強、為愛執(zhí)著,敢于與命運做斗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尹怕、沈香。按照云貴當?shù)亍皾h奴家的女兒出嫁,蒙古有初夜權”的習俗,尹怕被送予梁王行使初夜權,美麗的尹怕冷靜勇敢,在使用各種計策勸導梁王不成的情況下,拒絕梁王的威逼利誘毅然行刺梁王,保住了自己的清白之身。機智逃脫那幫土司的殘害,生死追隨多情有才的漢人使臣柳之文,勇敢地選擇自己的所愛。然而,在命運的陰差陽錯下,當?shù)弥钠扔跓o奈與沈香結合后,她認為愛情需要忠誠的,絕不能與另一個女人分享,所以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在沈香死后,在柳之文陷入困境孤獨無助時,這個女人又選擇歸來,拯救自己的愛人。同時,在小說中作者還塑造了沈香這一具有獨立人格的女性,作為江南首富沈萬三的女兒,被丈夫顧學文所騙,當?shù)弥檶W文有外遇的時候,她沒有逆來順受的忍受,機智地離開。當她和柳之文結婚后發(fā)現(xiàn)柳之文已心有所屬,這個受盡命運磨難的女子也堅決地喊出:“愛是不能分享的,必須做出選擇,如果你愛她,我便浪跡天涯”(許雯麗,2014年:319)。把自己的鹽引拿出來換鹽救治官民,不忍受辱縱身跳進火海。
第二類,逆來順受型女人,這一類女性深受封建傳統(tǒng)思想的毒害,以男人的利益和價值導向為核心,對男人處處寬容忍讓、言聽計從、逆來順受,喪失自己的獨立人格。這一類女性深受封建傳統(tǒng)思想“男尊女卑”“貞潔觀”思想觀念的影響,視男人為天,一切以男人的利益為核心,她們的心思以及生存的意義只在于如何取悅男人,對男人處處寬容忍讓、言聽計從、逆來順受,溫柔賢惠得失去自我,喪失自己的獨立人格。比如郭寧妃,深受《女誡》的毒害很深,遵照《女誡》中說的:“夫有再取之意,婦無二適之夫?!碑斪约旱恼煞蛑煸翱粗辛擞H妹妹,親手設計拆散了妹妹與藍玉的婚約。盡管內(nèi)心悲涼,但在權力的威逼下,在《女誡》的訓導下,用出賣自己的幸福,換來她眼前稻草一樣的幸福——“這是個好主意,還是寧妃理解朕的心意”(許雯麗,2014年:69)。再如,梁王的“胖妻”在其大敗,臨死前卑微的喊出:“十多年來你不斷選妃,盡管你從沒有正眼看過我,但現(xiàn)在你讓妾死,妾不得不死?!保ㄔS雯麗,2014年:197)她們的生命是這樣的無關于己,似乎只為男人而生。
第三類,隱忍聰慧型女人,她們溫柔隱忍忠貞,具有膽識與智慧,稱得上男人事業(yè)成功的“賢內(nèi)助”,諳悉女人的處世與生存之道。這一類的女性人物主要有元朝皇后馬秀英、苗族首領適恭。這類女性雖然也具有傳統(tǒng)女性的特質(zhì),對待丈夫溫柔賢淑,對待子女慈愛關懷,對待家庭勤苦操勞。但她們隱忍忠貞,具有膽識與智慧,能夠為男人出謀劃策,稱得上男人事業(yè)成功的“賢內(nèi)助”。她們諳習女人的處世與生存之道,善于利用女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手腕,懂得以柔克剛的道理,受到男人的尊重與依賴。聰明的馬秀英當?shù)弥煸鞍殃愑颜彽呐诉_蘭妃帶回宮里,她并沒有急怒質(zhì)問與撒潑吃醋,而是話中有話誘使朱元璋自己說出事實,并且把自己的怨氣與忿恨巧妙的轉化為對丈夫的擔慮與警誡:“你可以帶情投意合的良家女子回來,怎么能帶仇家的女人回來呢?這不是引狼入室?”(許雯麗,2014年:30)“因為這樣你就拿他的女人來報復,這很危險”(許雯麗,2014年:31),對于丈夫的搪塞接口,她并沒有窮追到底,而是說話點到即止“那就由你,保重!我走了”(許雯麗,2014年:31)。這樣一來,既給了朱元璋作為丈夫的面子和尊嚴,又在其心頭埋下對這個女人擁有戒備之心的火種,在發(fā)泄了勝利者的獸欲后,便把達蘭妃送走了。在朱元璋與劉伯溫發(fā)生沖突時,機智的化解其二人的矛盾,為丈夫出謀劃策,輔助朱元璋成就偉業(yè)。這樣的女子,她們善于忍耐生活的艱辛,具有堅韌的品質(zhì),具有膽識和智慧,懂得如何在男權意識桎梏與包圍中隱忍生存的處世哲學。
第四類,卑賤依附型女人,他們往往心甘情愿為男人服務,被男人奴役,作為男人的玩物,沒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體會不到自我的生存價值,完全依附于男人。這一類女性人物主要是一些侍女,如梁王的侍女、實卜的侍女阿花、天資等。他們作為一個侍女,除了負責主人的飲食起居,還要隨時被當做主子性欲發(fā)泄的對象,或者被隨便的送予他人,沒有自主選擇的機會和權力。然后更可怕的是,她們自身并沒有意識到自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侍女沒有動情,也沒有拒絕,像木頭人一樣任梁王捏摸,從從容容給梁王穿上馬靴……”(許雯麗,2014年:5)。她們毫無覺醒意識,對這種卑賤的人生認為理所當然、心甘情愿。
二、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原因分析
首先,作者在對女性的描寫上表現(xiàn)出女性作家獨特的性別體驗。讀許雯麗的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時時刻刻在以一顆真誠透明的心對待文學,她的作品顯示出其對人生真諦的穎悟。尤其是在讀許雯麗的一些散文作品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本人就是一位多情而又聰慧的女人,她不高蹈,也不沉淪,她具有委婉而睿智的心性,至情至性。作為一名女性作家,她以自己獨特的感悟與體驗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與小說中的人物進行真誠的對話,聆聽她們內(nèi)心的聲音,并融入自我的真切體驗。作者刻畫了巾幗英雄尹怕、道姑白玉、元朝皇后馬秀英、苗族首領適恭、苗族女巫迷那、沈香、三公主等女性人物。這些人物身上或具有一般女性美麗純潔、溫柔善良的品格;或深明大義、獨立自強、擁有非凡的智慧與膽識;或諳悉在男權意識桎梏與包圍中隱忍生存的處世哲學,深得男人的尊重和依賴;或堅韌果敢,對愛情忠貞不渝、敢于追求,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都離不開作者女性獨特的生命感悟和體驗。
其次,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是指封建傳統(tǒng)思想“男尊女卑”“貞潔觀”思想的影響,以及男權意識的摧殘。東漢學者班昭著《女誡》七篇系統(tǒng)地闡述了男尊女卑觀念、夫為妻綱及三從四德、四德之儀,從此男尊女卑觀念深入全社會。女人被視為與男子在人格、地位、尊嚴、權力上不一樣的人,被排在“非人”的處境,女性從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了與男性有不一樣的命運,注定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里遭歧視、受壓制、卑于人。夫妻中的“男尊女卑”思想,使女性在婚姻中,始終處于從屬地位,不能當家做主,女性往往成為男性的附庸,往往可以為自己男人的經(jīng)濟、地位甘愿作出犧牲,從而導致完全泯滅自我意識。這些長期形成的一整套獨特而嚴密的傳統(tǒng)婚姻文化與社會準則,使女性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傳統(tǒng)習俗、社會倫理的種種制約,忽視自我、迷失自我。
三、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價值意義
在小說《城門》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形象,體現(xiàn)出作者對女性個體生命與生存現(xiàn)狀的強烈關注,一方面表明了作者對女性美好品質(zhì)的贊美,另一方面又體現(xiàn)出作者對女性悲劇命運的深切同情。作者曾說“人類是聰明的,也是愚蠢的。經(jīng)常贊美死去的生命,懷念不存在的生命,可是,對正在活著的生命,卻沒有多少人去關注它們”(袁仁琮,2012:53-55),作者在寫紀實文學《貴州女人》時,為把貴州女人寫進少有女人地位的歷史,足跡踏遍貴州的山山水水,與當?shù)氐呐诉M行交流對話,許雯麗對女性生命的關注是熾烈。小說描寫了在男權至上的社會中女性的生存狀況,無論是獨立自主型女人、逆來順受型女人、隱忍聰慧型女人和卑賤依附型女人,在男權統(tǒng)治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她們都命運多舛,結局凄涼,她們仿佛是天生的弱者,從一開始便注定難以逃離悲慘的命運,作者企圖在小說中對女性地位和生存處境問題作出冷峻地思考,對男權意識桎梏下女性身體與人格受到戕害的進行尖銳地批判,流露出對女性悲劇命運的關懷與同情。
參考文獻:
[1]許雯麗.《城門》[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319-319。
[2]許雯麗.《城門》[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69-69。
[3]許雯麗.《城門》[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197-197。
[4]許雯麗.《城門》[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30-30。
[5]許雯麗.《城門》[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31-31。
[6]許雯麗.《城門》[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31-31。
[7]許雯麗.《城門》[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5-5。
[8]袁仁琮.《心靈的對話----許雯麗創(chuàng)作引發(fā)的思考》[J].《理論與當代》.2012(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