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宏倫
摘 ?要:近年來,隨著STEM教育成為國際教育改革的創(chuàng)新方向,為科技科普創(chuàng)造了新的途徑與渠道。在STEM教育的基礎上與展品教育進行結合,能夠結合不同學科和不同的探究眼光,從而對相關工作提出新的思考與實踐。本文將通過STEM教育與展品教育的結合,對科學技術展館工作提出新的思考與探究,旨在為展館工作提出創(chuàng)新。
關鍵詞:STEM教育;展品教育;新思考;創(chuàng)新
引言:
近年來,隨著相關部門對STEM教育的提出與大力發(fā)展,STEM教育已經逐漸成為科技展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大特色。隨著我國對STEM教育的大力度推進,這一教育已經不再是高等教育的代名詞,相反而是成為全民學習的必要組成部分。從而幫助學者進行思維的開拓與綜合能力與知識的提升等,STEM教育與展品教育的相結合成為提高成人科學技術認知的新的代名詞。
一、二者的特點分析
(一)STEM教育特點
近年來許多科技館引進了STEM教育項目[1]。STEM教育是基于理論基礎與認知基礎的實踐手操,有效地將科學與工程項目進行結合,因此有利于跨學科的進行學習與實踐。這一教育方式強調團隊的合作,因此其教育理念能夠緊密聯(lián)系實際社會生活而由不局限于實際社會生活,融合例如抽象知識卻又不拘泥于知識的抽象化。STEM的設計領域廣闊,不僅包括科學技術類知識,同時又包括工程、數學等學科知識,以及各類學科知識的實際運用等,具有涵蓋面廣泛的特點。這一教育理念注重各類知識的開放性學習與記憶,重視理論的落實,因此具有先進性的特點等。
(二)展品教育特點
展品教育實際上就是以科學、技術、工程等學科進行融合后的展出載體,通過各類學科的成果展出,從而對于觀眾起到影響與啟發(fā)等作用。展品教育的實質在于展出的同時進行教育,這一點是展品教育的優(yōu)良之處,通過展品的解說或者對展品構成、設計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提高觀眾的綜合知識,對觀眾的各類學科造成理論落實的思維影響。展品教育為觀眾提供了理論的實踐成果,同時又提供了觀眾可實際動手操作的學習工作,以及設計圖紙等理論信息的提供,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觀眾的知識面拓展以及邏輯性思維的開發(fā)。
二、展品教育現狀與STEM教育融入特性
(一)展品教育發(fā)展現狀
科技展館的作用就在于將相關的科技成果進行展出,在展出的同時為觀眾提出教育意義,以多個學科的設計與融合為理論基礎,以展出的方式進行成果的展示。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對于人才的高度要求,科技展館也發(fā)揮了其重大的教育意義。展品教育是當下人們提高綜合素質與思維拓展的有效教育方式,尤其在重視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學科發(fā)展的當下,展品教育為各類學科的理論提供了具有高度價值的成品展出。在展品的展示過程中,配備的展品輔導員會對各個展品進行理論的解說、設計的分析以及實踐操作重難點介紹等,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觀眾造成重大的影響與實踐的啟發(fā)。展品教育的發(fā)展目前成為一種普及范圍較廣、適應人群較廣的新型教育方式,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提倡下,展品教育也逐漸深入人心,成為教育的一大創(chuàng)新形式。
(二)STEM教育融合的特性
相關的展館在進行展品展出的同時,開展STEM教育的活動方式,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獨特性,STEM教育在展品教育中的融合具有很多優(yōu)點和創(chuàng)新之處,首先就是這一教育方式杜絕了傳統(tǒng)教育的課時性質,減少了學習的時常與精力的投入,相比傳統(tǒng)方式而言,STEM教育這一教育方式更是在休閑中進行的教育,這是與傳統(tǒng)教育的最大不同。其次,STEM教育具有結合理論與實際的優(yōu)越性,由于傳統(tǒng)教育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在知識的實踐性與可行性不做更加深刻的探討,STEM教育就很好地彌補了傳統(tǒng)教育中的這一點缺陷。STEM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不僅是針對理論結果的分析討論,同時對其結果產生的原因、構成的必要條件、參與的各類學科知識以及設計理念等都進行詳細的傳達與教育,幫助觀眾更加深刻的認識某一展品的各個組成方面。STEM教育自身所具有的融合特性比較強,對于不同學科的知識,不同材料的分析等進行相互融合,從而組成了這一復合型教育方式。
三、兩者的教育實踐
在展品教育中融合STEM教育,科學教育與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2]。是對于兩種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實踐,但事實證明這一方式是可行的。在實踐的展品教育過程中,融入STEM教育方式,幫助觀眾進行展品陳列的原則、展品的組成結構、涉及的學科、利用的材料、設計的靈感等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分析,杜絕了傳統(tǒng)展品教育中知識單一且影響不夠深遠的缺陷。通過兩種教育方式的相互融合,不僅幫助展館中的觀眾進行展品的全方位了解,同時也促進了相關工作人員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對多個學科的設計,對各類知識的了解與學習以及對設計的詳細分析等,都能夠使最終的教育奠定可靠的理論教育基礎。再通過相關的理論基礎對觀眾進行實踐的手動操作,對于設計的內部結構與核心組織進行充分的解讀與分析,幫助觀眾進行知識面的全方位拓展,促使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與長遠的發(fā)展意義。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于知識的攝取以及對各個不同學科知識的渴求,通過新的教育方式進行知識的補足成為了熱點話題,而STEM教育與展品教育的交互融合,幫助觀眾對于各類信息來源進行采集、組合,再對其進行教育性展出,則能夠很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提高展出的質量與集體的個人素質等。
參考文獻
[1] ?周文婷. 基于展品資源,引進STEM教育理念,對接課標——科技館"館校結合"項目開發(fā)的思考與實踐[J]. 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9,4(01):45-50+87-88.
[2] ?梁志超. 基于展品資源,用表演搭建情境,融入STEM教育理念——科技館館校結合教育活動的思考與實踐[C]// 科技場館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第十一屆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論壇論文集.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