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志剛
近來韓美關系出現(xiàn)諸多預示不和諧的變化。
一方面,在中美博弈烈度加大背景下,美國不斷向韓國施加壓力,要求韓國在中美之間結束美方認為的“腳踩兩只船”策略,加速與中國在外交、軍事、科技乃至經貿合作上的漸次脫鉤。
另一方面,韓國為維護自身戰(zhàn)略利益和國家尊嚴,也不斷展現(xiàn)出韓式韌性應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例如,韓國駐美大使李秀赫關于“前70年受制于美國,后70年韓國應自主決定”的言論,被認為是直接挑戰(zhàn)韓美關系底線。美國智庫人士則警告,韓國正在推動的“疏美、親北、順中”政策,已經構成了對美國國家安全及戰(zhàn)略利益的威脅。
美國加碼施壓及露骨挑撥,督促韓國盡快亮明態(tài)度選邊站,服務美國東北亞地緣競爭及印太安全博弈,為其充當馬前卒的自私考量,引發(fā)了韓國“官產學”各界的民意質疑和不滿。近日,韓總統(tǒng)文在寅特別助理文正仁公開表示,“如果美國強迫韓國加入反華軍事同盟,韓國將陷入兩難境地”,這顯然是對美方的一種抗議。
韓國固然是美國的同盟,但韓國也是一個主權國家,既要尊重多數(shù)民意的選擇,也不能做出損害本國利益的決定。所以,三個基本判斷決定了美國持續(xù)施壓韓國最終將適得其反。
一是今日的韓國不是昔日的韓國。戰(zhàn)后的韓國飽經獨裁、專制,如今的韓國結束了外交及地位上任人擺布,可以主動選擇發(fā)展模式,積極參與雙邊和多邊的區(qū)域合作,進而承擔作為新興國家的區(qū)域及全球責任。韓國的國家地位和國際形象也不斷提升,主導自身命運的綜合實力也與昔日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文在寅執(zhí)政以來,大力推進半島和平進程,在處理東北亞大國及多邊關系上發(fā)揮了獨特的地緣及協(xié)調者作用,韓國的內外決策自主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彰顯。
二是今日的美國也不是昔日的美國。作為“盟主”,美國需要尊重盟友,赤裸裸地干涉內政終將自食其果。對待韓國,美國掛在嘴上的動輒是“幫助韓國擺脫專制獨裁,贏得自由民主”云云。但美國對韓國,并非單純的自由民主乃至人道主義那么簡單,攫取東北亞乃至亞太地緣霸權,布局冷戰(zhàn)大環(huán)境也是無法掩飾的目的。對此,韓國展現(xiàn)更多的自主性,既是主權獨立性的體現(xiàn),也是依托同盟走向強大的正當訴求。在要求韓國卷入不應介入的大國紛爭時,美國不為盟友換位思考,把盟友逼入絕路,只會物極必反,不僅會讓美韓同盟名存實亡,還有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三是今日的中韓關系也不是弱不禁風的臨時組合,總體的穩(wěn)定與健康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v覽中韓兩國自1992年建交以來近30年的友好往來與互利合作,堪稱高速度、高水平和高質量,并非一股外力就可輕易撼動。
相互依賴的經貿合作和日益緊密的友好紐帶,不僅帶動了兩國稅收、就業(yè)、基礎設施建設等極大提升,也使兩國相互理解、創(chuàng)新合作深入人心,造福民生福祉關乎核心利益,這不是域外勢力一兩句話、三兩個恐嚇就能輕易拆散的。
韓國不選邊站,盡量充當區(qū)域協(xié)調者、建設者的姿態(tài),也體現(xiàn)了韓國的務實目標,韓國執(zhí)政黨在今年4月的國會選舉中大獲全勝佐證了民眾對政府的支持。我們相信,韓國政府會繼續(xù)做出有利于國家增強獨立性、民眾形成凝聚力、融入周邊合作洪流的正確選擇?!ㄗ髡呤呛邶埥∩鐣茖W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