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芬
從2015年給相關(guān)方寫一封信開始,到2017年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到2018年寫一篇文章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18歲的一代人閱讀,到2019年寫關(guān)于勞動的演講稿,再到2020年寫參加班級讀書會的發(fā)言稿,近幾年的高考語文全國卷作文題,幾乎每年都采用了“交際語境寫作”的命題方式。這標志著我國高考作文命題技術(shù)的重大進步,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日益突出的表現(xiàn)。
目前,學生在寫作這類作文時,存在身份不清、對象不明、目的不清等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強化“交際語境”的寫作策略。當我們把交際任務(wù)具化為“我是誰”“為誰寫”“為何寫”“寫什么”四點時,學生對交際語境寫作的基本要素就有了清晰的把握。
一、開頭處亮身份、明對象——明確“我是誰”“為誰寫”
作文開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讓交際語境突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開頭段點明自己的身份、寫作的對象。以2018年高考滿分作文《你我之夢,中國之夢》為例,文章開頭寫道:“十八年前,庚辰龍年,我隨新千年來到人世間走這一遭;十八年后,戊戌狗年,你接過火炬來到人世間走這一遭。”開頭語言簡潔凝練,但已經(jīng)把作者身份、寫作對象明確了,有非常強烈的交際意識??梢?,開頭處亮身份、明對象,是“交際語境寫作”最常見的好方法。
二、結(jié)尾處說目的、明任務(wù)——明確“為何寫”
以2019年勞動演講為例,筆者通讀廣東省的滿分作文,發(fā)現(xiàn)這些作文最后一段幾乎全是“同學們,讓我們投入勞動,享受勞動吧”“同學們,讓勞動幫助我們成長吧”這樣的內(nèi)容,只是表述不盡一致。這說明,在結(jié)尾處說目的、明任務(wù),是大家交流時常用的思維模式,是可以借鑒使用的。
三、行文中運用詞語強化——在“寫什么”時生成語境
交際是貫穿于寫作整個過程的,如果只在開頭、結(jié)尾處明確,而不在行文中時時顯露,說明作者還是沒有完全融入這個交際語境當中。為了取得更強的交際效果,筆者總結(jié)了三個容易操作的小技巧。
1.人稱詞語時時變——不唱獨角戲
“寫信的我”“啟信的你”“我們這一代人”“那么你們呢?”“請你一定要懂得”……行文中多用變化的人稱詞,可以快速營造交流的氛圍,不會給人唱獨角戲的感覺,正是心中時時有交流的表現(xiàn)。
2.時空詞語要轉(zhuǎn)換——不原地踏步
“2018 年,我在時光這頭,你在時光那頭,我望著你?!薄?035 年,我在時光那頭,你在時光這頭。你望著我?!薄靶率兰o,你我都在時光這頭。你我的夢,中國的夢?!背巳朔Q詞,“我”所處的機遇與“你”所處的環(huán)境也是不一樣的,時空詞的轉(zhuǎn)換會讓讀者感受到關(guān)注的目光,是能激發(fā)交流欲望的。
3.關(guān)系詞語要出現(xiàn)——感情要升溫
交流的目的終歸是達成一致,由隔閡到理解,由陌生到共鳴。好的交流,交流雙方應該有心靈的碰撞。在適當?shù)臅r候,把人稱代詞換成“我們”,預示著“我們”的情感有了升華。這就是交流的目的,這也是最高境界。
“交際語境寫作”是寫作的大趨勢。思想上重視它,掌握一些寫作策略,多有裨益。
參考資料:
[1]榮維東《交際語境寫作:我國寫作教學的發(fā)展方向》:《語文教學通訊》,2013.04,第4頁
[2]榮維東《交際語境寫作與高考作文命題技術(shù)的進步》:《語文學習》,2019.07,第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