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懷東
四川省甘洛縣海棠鎮(zhèn)中心小學校
隨著現代的進步,現在教育新課標也多次提到要隨著時代方針進行教育改革,不能再僅僅局限于教師在講臺上自己講,不管學生學習效率如何,效果又是怎樣的情況,這樣的教學模式在當下必須做出改變。中華文化五千年,語文又是其中的重點,而小學生正處于懵懵懂懂的階段,所以小學語文教師的啟蒙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學生探究出相應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高效學習語文。
語文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交際工具,其承載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記錄。小學語文教學則是整體語文教學的啟蒙,其教育對象一般是6-12 歲的學齡兒童,對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素質具有著重要作用?;诎l(fā)展層面而言,小學語文有效教學具體指的是教師靈活安排教學計劃,在啟發(fā)式教學過程當中實現教學目標的開發(fā)與互動,重視對于科學精神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通常而言,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包括了四個基本要素,分別是閱讀與思維、情境與問題、練習與反饋、互動與引導。
正所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其針對小學生而言具有典型性意義。小學生正處在身體與心理快速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對于外部事物具有高度的好奇感,迫切的想要知道自己所處環(huán)境情況。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一點,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注重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比如設置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構建豐富的知識鏈,并將多種教學手段結合起來,以更好地推動整體教學目標的實現。
當前因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比較重,各種類型的考試測驗以及課后作業(yè)已經是讓他們疲于應對。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往往是有話不敢說,或者是有問題不敢提,最終將自己框入到了學習誤區(qū)當中。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做的就是從根本上解放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創(chuàng)新,能夠大膽的去質疑,大聲的提問,要明確的告訴他們“沒有質疑則不會產生進步”。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教學方法是否能夠得到妥善運用,能夠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質量,同時也是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應該是基于語文學科性質以及教學目標角度出發(fā),突出語文教學特點。語文學科具有明顯的情感性與形象性特征,而且重于實踐,由此也就決定了在教學方法選擇上應該是區(qū)別于數學、音樂等其他學科,實驗法、演示法在此并不適用,而是要采取朗讀、討論、談話以及讀書指導等方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技巧,提升口頭表達能力。例如:讓學生課前預習,由于學習語文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然而若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直接去接觸一篇陌生的課文,學生可能會感到緊張和無從下手,不能完全理解老師課堂上所講的知識,學習效率也會大大降低,因此在新課講解前,老師要適當的安排學生去課前預習,讓學生自己提前去了解新知識,學生還要在預習課文時把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進行標記,這樣在課堂上學生不僅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要學習的知識,而且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也會更加輕松,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小學語文采取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導致了課堂有效性無法切實提升。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引導式教學,即積極創(chuàng)設條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避免被動灌輸知識。小學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去主動的獲取知識,能夠自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創(chuàng)造性學習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質疑問難。而教師則是要精心設計難度適宜且深具思考性的問題。比如在《狼和小羊》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在課文內容基礎之上,讓學生戴上之前已經準備好的頭飾,然后表演狼與小羊的對話方式,讓學生更為深入的體會到大灰狼的兇惡與強橫,以及小羊的溫順與善良。學生借助上述實踐操作能夠驗證一個教育真理:“聽到的十分容易忘記,只有自己動手做過的才可以更好地理解。”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一直以來是小學語文老師工作的重點,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還比較低,不能夠獨立地、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因此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最主要的陣地。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管是從教學過程,還是從教學的效果來看,都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因為有效性教學不僅體現在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還體現在老師的教學效率上,這需要學生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此外還需要結合一系列科學的教學方法,因此老師要積極去分析目前的教學現狀,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并且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才能夠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